【武則天 陵墓】武則天陵墓之謎:乾陵兩大謎團至今難解

【武則天 陵墓】武則天陵墓之謎:乾陵兩大謎團至今難解

乾陵: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之謎

前言:
乾陵,藏匿著唐朝的諸多秘辛,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的陵寢。這座千年古墓歷經劫難,至今未被盜掘,成為眾多探秘者與歷史學家的夢寐以求之地。

武則天 陵墓 Play

陵墓概述:
乾陵依山而建,主墓位於梁山北峯,陵區佔地廣闊,仿照唐長安城規制佈局。內城城垣環繞梁山,東西橫亙,南北縱向。陵墓裝飾富麗堂皇,章懷太子墓中的壁畫更是巧奪天工,再現了唐室鼎盛時期的生活場景。

陪葬墓羣:
除主墓外,乾陵還包含十七座小型陪葬墓,安葬著皇室成員與功臣。其中,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採用獨特的號墓為陵制度。截至目前,已有五座陪葬墓被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武則天 陵墓

傳奇故事:
乾陵流傳著諸多傳奇故事。隋朝鑿山卒數千人,一夜之間離奇死亡,更增添了乾陵的神秘色彩。黃巢之亂中,四十萬大軍傾巢而出,試圖盜墓,卻毫無所獲。明嘉靖年間的大地震,震毀了陵園,卻未能撼動主陵分毫。

未解之謎:
乾陵的諸多謎團至今未解。主陵的墓道口至今尚未找到,皇后的合葬時間也存在爭議。陵墓中的珍寶更是引發無數猜測,包括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否埋藏於此。

現代保護:
新中國成立後,乾陵受到國家保護。1958年,乾陵意外發現墓道口,但發掘計劃被叫停。乾陵的未來命運,仍舊撲朔迷離。

表:乾陵陪葬墓一覽

墓主 時代 位址 發掘時間
永泰公主 唐朝 乾陵東側 1963年
章懷太子 唐朝 乾陵中側 1959年
懿德太子 唐朝 乾陵東側 1964年
薛元超 唐朝 乾陵東側 1971年
李謹行 唐朝 乾陵西側 1972年

武則天陵墓:乾陵,帝后同葬的一座宏偉陵墓

簡介

武則天陵墓,又稱乾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乾縣梁山,是唐朝女皇武則天及其配偶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乾陵始建於公元684年,在武則天去世後的公元706年竣工,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帝王陵墓之一。

陵墓結構

乾陵依山而建,整個陵園呈長方形,面積約1平方公里。陵園內主要建築包括:

建築名稱 數量 用途
神道 1 通往帝后陵寢的道路,兩側有石人石馬等石雕
2 陵園大門,表示陵園的威嚴和莊重
享殿 2 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分為東西兩殿
陪葬墓 17 武則天和唐高宗子孫及大臣的陵墓
地宮 共2個,分為唐高宗李治地宮和武則天地宮
昭陵博物館 1 展示乾陵出土文物的地方

帝后地宮

乾陵最大的亮點是其帝后地宮,它們是唐代陵墓中罕見的雙地宮結構。

唐高宗李治地宮

李治地宮位於乾陵南側,埋葬著唐高宗李治。地宮平面呈長方形,長約70米,寬約40米。李治地宮出土文物豐富,包括大量金銀器、絲綢、壁畫等,反映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和唐代的繁華盛世。

武則天地宮

武則天地宮位於乾陵北側,埋葬著武則天。武則天地宮比李治地宮更大,長約90米,寬約55米。武則天地宮尚未發掘,據説裡面埋藏有大量的珍寶,是中國考古界的一大謎團。

發現與保護

乾陵於1960年被發現並保護。2010年,乾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境內唯一一座女皇帝陵墓。

目前,乾陵陵園仍然保持著良好的保存狀態,但由於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部分建築和文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因此,加強乾陵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以確保這座珍貴的文化遺產得以永垂不朽。

延伸閲讀…

武則天葬地乾陵兩大謎團至今難解古代「葬法」怎麼看合葬?

武則天的墓為何「千年來無人破壞」?1驚悚原因曝光 – 三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