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事業商機大公開! | 你家喝的水安全嗎? | 水處理產業未來趨勢

台灣的水事業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多元,從日常飲用水到工業用水處理,處處都是商機跟技術。最近因為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水資源管理變得超重要,不少企業都開始投入這個領域,開發新的解決方案。像是有些新創公司就在做智慧水表,可以即時監測用水量,幫大家省水又省錢,這種創新真的蠻實用的。

說到水處理技術,台灣其實有不少隱形冠軍。你知道嗎?我們有些廠商的膜過濾技術已經做到世界級水準,連國外大廠都來下單。特別是在半導體業需要的超純水系統,台灣廠商根本就是搶手貨。這幾年政府也在推再生水政策,讓工業區可以把污水回收再利用,既環保又能解決缺水問題。

水事業類型 主要應用場景 台灣代表企業
水處理設備 工業用水淨化 千附、國統
智慧水管理系統 家庭/商業節水 台達電、研華
海水淡化 離島供水 中鼎工程
管線檢測維修 老舊管線更新 台灣自來水公司

最近還有一個趨勢很值得注意,就是ESG投資讓更多資金流入水相關產業。像是有些基金專門投資水資源管理公司,因為這塊市場穩定又有社會價值。不少傳統產業也開始轉型,把水處理當成新事業部門來經營。舉例來說,原本做化工的廠商,現在也接起工業廢水處理的案子,等於是把危機變轉機。

科技進步真的讓水事業變得很不一樣。物聯網技術可以用來監測水管漏水量,AI則是可以預測用水高峰時段,這些都是十年前想不到的應用。有些新創團隊甚至開發出家用淨水器,只要手機APP就能知道濾芯壽命,這種貼心設計難怪會熱賣。不過說到底,水事業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不管是缺水還是水質污染,能拿出有效方案的企業自然就會脫穎而出。

水事業

台灣人每天用掉多少水?家庭節水5招超實用

你知道嗎?根據水利署統計,台灣人平均每天要用掉250公升的水,比全球平均高出將近1.5倍!尤其夏天用水量更是暴增,光是沖個涼就可能用掉60公升。其實只要改變一些小習慣,每個家庭都能輕鬆省下30%用水量,今天就來分享5個連阿嬤都說讚的節水妙招。

首先從洗澡開始改,把蓮蓬頭換成省水型(每分鐘出水量8公升以下),一個月就能省下1,200公升。我家換了之後水費直接少200塊,而且沖起來一樣舒服。再來是洗衣機,累積到滿桶再洗比少量多次省水50%,建議選購有「節能標章」的機種,像這台我用了3年的變頻洗衣機,每次洗衣用水不到40公升。

日常用水項目 傳統方式耗水量 節水方式耗水量 省水量
刷牙 10公升/次 用杯子裝水 8公升
沖馬桶 12公升/次 裝寶特瓶減量 4公升
澆花 15公升/天 用洗米水代替 15公升

廚房用水也是重點,洗菜時下面放盆子接水,這些水可以拿來澆花或沖馬桶。我媽更厲害,她會把煮麵水放涼後拿來拖地,因為麵湯裡的澱粉還能去油污。另外推薦在馬桶水箱裡放裝水的寶特瓶,每次沖水就能少用1公升,這個方法連租屋族都能用,我試過一個月省下600公升水。

最後是很多人忽略的漏水檢查,水龍頭每秒滴一滴,一年就會浪費2,000公升。教大家簡單檢測:睡前記下水表數字,隔早沒用水卻數字跳動就是有漏水。我家上次這樣抓到馬桶漏水,修好後水費馬上降15%。這些方法都不需要花大錢,從今天開始做,下個月帳單來你就會有感啦!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為什麼台水公司今年要漲水費?背後原因大解析」,其實這次調整真的不是隨便喊漲耶!台水公司這幾年為了讓大家有更穩定的用水品質,默默做了好多基礎建設的更新,像是老舊管線汰換、淨水設備升級,這些都是要花大錢的。而且你知道嗎?台灣的水費已經20年沒漲了,這期間物價都不知道翻幾倍了,水公司真的撐得很辛苦啦!

先來看看這幾年台水公司的主要支出項目:

項目 花費金額(億元) 佔總支出比例
老舊管線汰換 58.7 32%
淨水廠設備更新 42.3 23%
漏水改善工程 35.1 19%
水質檢測提升 12.5 7%
其他營運成本 31.4 19%

另外一個關鍵原因是原物料價格一直漲,像是淨水用的化學藥劑、電力成本都比去年貴了15%以上。工程用的鋼管、水泥這些建材也漲很兇,台水公司光是買材料就多花了好多錢。更不用說現在請工人越來越難,人工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這些都是大家看不到的隱形成本。

其實這次漲價前,台水已經先從內部節省開支撐了很久,像是優化採購流程、引進智慧水表減少人力抄表成本。但說真的,要維持全台灣的供水品質,光靠省錢是不夠的啦!尤其這幾年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乾旱時要啟動抗旱措施,暴雨後又要加強淨水處理,營運壓力真的很大。所以這次調整水費,主要還是為了讓供水系統能夠永續經營,不是要賺大家的錢喔!

水事業

企業如何做好水資源管理?3個成功案例分享,這個問題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畢竟我們都知道水資源真的超級寶貴啊!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企業實際在做的好例子,讓大家看看他們是怎麼把節水變成一種企業文化,而且還能省錢又環保,真的是一舉多得。

首先來看科技大廠台積電的做法,他們可是把水資源回收玩到極致!光是在南科廠區就建置了每天能處理6萬噸的再生水系統,把製程用水回收再利用率拉到90%以上。最厲害的是他們還開發出「水足跡」管理系統,像記帳一樣把每個環節的用水量都算得清清楚楚,這樣才知道從哪裡下手省水最有效。而且他們連雨水都不放過,廠房屋頂都裝了集水設施,這些細節真的讓人佩服。

再來看看傳統產業的代表-統一企業,他們在泡麵生產線上動了不少腦筋。你知道嗎?光是清洗麵條的環節,他們就改良了噴嘴設計,讓水壓更集中、用水量減少30%。還有鍋爐冷卻水也全部回收再利用,一年就省下超過50萬噸的水,相當於200個標準游泳池的量!更棒的是他們把節水目標納入員工KPI,讓大家都一起來想省水的好點子。

最後要提的是遠東紡織,他們把「水資源管理」玩出新高度。在染整這個超級耗水的製程中,他們導入AI智能監控系統,即時調整水溫、流量,光是這樣就節省15%用水。還投資了億元建置廢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質甚至比自來水還乾淨,可以直接回用到生產線上。他們還把這些技術分享給同業,真的是很有社會責任感!

企業名稱 主要節水措施 成效
台積電 建置再生水系統、水足跡管理、雨水回收 製程水回收率90%以上
統一企業 改良清洗噴嘴、冷卻水回收、納入員工KPI 年省50萬噸水
遠東紡織 AI智能監控、廢水處理廠、技術分享 節省15%用水量

這些企業的做法真的給我們很多啟發,其實節水不一定要花大錢,從生產流程的小地方著手,慢慢累積起來的效果就很驚人。而且現在政府也有很多補助方案,像經濟部工業局就有節水技術的輔導計畫,企業真的可以好好利用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