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常見成因、處理方法與就醫時機
簡介
腹瀉是消化系統常見問題,會導致大便稀水、排便頻繁加劇。通常腹瀉是暫時性的,幾天內即可自行緩解。然而,若超過幾週時間尚未改善,可能另有隱疾,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腹瀉成因
腹瀉是由小腸或大腸異常所致,可能成因如下:


類型 | 成因 |
---|---|
急性腸胃炎 | 細菌或病毒感染 |
食物中毒 | 食用受污染食物 |
腸易激綜合症 | 對某些食物、壓力敏感 |
乳糜瀉 | 無法吸收小麥類蛋白質 |
炎性腸病 | 腸道慢性發炎,如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 |
腹瀉症狀
腹瀉最主要的症狀包括:
– 大便稀水、不成形
– 排便頻繁
腹瀉處理方法
– 保持適當水分,預防脱水。
– 清淡飲食,避免刺激腸道的食物,如高糖、高油、高鹽飲食。
– 視情況調整飲食,如拉肚子時可食用水煮蛋、清蒸魚、燙青菜等。
就醫時機
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
– 腹瀉超過2週
– 大便帶血或黏液
– 伴隨腹痛、噁心、嘔吐
– 出現脱水徵兆,如頭暈、虛弱、尿量減少
– 兒童腹瀉超過24小時或出現脱水徵兆
預防脱水
腹瀉會導致水分不斷排出,容易造成脱水,尤其對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加危險。因此,腹瀉期間必須補充足夠水分,預防脱水。
水便原因
水便是指糞便含水量過多,呈稀薄狀態的排便,可能伴隨著腹瀉、腹痛等症狀。引起水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原因 | 説明 |
---|---|
感染 | 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 |
食物中毒 | 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
藥物 | 抗生素、瀉藥等藥物 |
飲食 | 食用過多辛辣、油膩或生冷食物 |
壓力 | 精神壓力或焦慮 |
腸道疾病 | 腸躁症、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等 |
消化不良 | 胰腺炎、膽囊炎等 |
過敏 | 對某些食物或成分過敏 |
乳糖不耐症 | 無法消化乳製品中的乳糖 |
避孕藥 | 某些避孕藥會導致腹瀉 |
感染
感染是最常見的水便原因。常見的感染包括:
感染 | 症狀 |
---|---|
羅塔病毒 | 腹瀉、嘔吐、發燒 |
諾羅病毒 | 腹瀉、嘔吐、噁心 |
沙門氏菌 | 腹瀉、發燒、腹部絞痛 |
大腸桿菌 | 腹瀉、腹痛、發燒 |
彎曲桿菌 | 腹瀉、發燒、腹部絞痛 |
其他原因
除了感染之外,其他可能導致水便的原因還包括:
- 食用過多辛辣、油膩或生冷食物
- 精神壓力或焦慮
- 腸道疾病,如腸躁症、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
- 消化不良,如胰腺炎、膽囊炎
- 過敏,如對某些食物或成分過敏
- 乳糖不耐症,無法消化乳製品中的乳糖
- 避孕藥,某些避孕藥會導致腹瀉
治療
水便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其原因。如果水便是由感染引起的,則需要對症治療,如服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如果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則可以通過調整飲食、服用止瀉藥或抗酸劑等方法緩解症狀。
預防
預防水便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包括:
延伸閲讀…
拉肚子怎麼辦?拉肚子原因3疾病,醫師教拉肚子吃什麼
腹瀉- 症狀與病因- 妙佑醫療國際
- 勤洗手
- 食用安全的食品
- 避免食用過多辛辣、油膩或生冷食物
- 適當管理壓力
- 及時治療腸道疾病
- 避免食用過敏食物
- 如果有乳糖不耐症,避免食用乳製品
- 避孕藥使用者,注意觀察是否有腹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