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英文怎麼説?台灣人常用説法 | 工地英文:水泥工的專業術語 | 水泥工必學的10個英文單字

最近有朋友在問「水泥工 英文」怎麼說,其實在工地現場常會聽到不同的說法。台灣的營造業跟國際接軌越來越密切,工班師傅們也開始需要懂一些基礎英文單字,特別是像水泥工這種常見工種,跟外籍工程師溝通時特別實用。

在國際工程文件上,水泥工最常見的英文是”concrete worker”,但其實根據工作內容不同還有其他說法。像是專門做粉光的水泥師傅,英文會說”finisher”;如果是負責灌漿的師傅,可能會被稱為”pour crew”。這些細節台灣的工地主任最好都要知道,畢竟現在很多工程案都有外國團隊參與。

說到水泥工的專業術語,這裡整理幾個工地常用的英文對照:

中文術語 英文說法 使用情境
水泥工 Concrete worker 泛指所有水泥作業人員
粉光師傅 Finisher 專指表面處理的技術工
灌漿班 Pouring crew 混凝土澆置時的工作小組
泥作 Masonry work 包含砌磚與水泥作業
養護 Curing 混凝土硬化過程的維護

現在很多大型建案都會用到高空作業設備,像是BMU(Building Maintenance Unit)這種外牆維護吊籃,水泥工在上面作業時要特別注意安全。有些國際標案會要求工班要看得懂設備的英文操作手冊,這時候知道”anchor point”(錨定點)、”safety harness”(安全吊帶)這些詞就很重要。

台灣的營造業老師傅常說,現在做工地不能只靠力氣,還要會看圖說英文。像我們公司最近接的科技廠房案,圖面標註都是英文的,連混凝土強度都寫”PSI”而不是”kgf/cm²”。有個老師傅還特別去補習班學工程英文,他說現在跟年輕工程師溝通,常常要中英文夾雜才講得清楚。

說到這個就想到,前陣子有家國際建築公司在招募會基礎英文的水泥工,開的薪水比一般行情高兩成。他們說因為要配合外籍主管巡檢,需要能簡單說明施工狀況的師傅。這也讓更多年輕師傅開始重視語言能力,畢竟多會一些英文就能多接一些案子。

水泥工 英文

水泥工英文怎麼説?台灣工地最常用的説法

最近有朋友問我「水泥工英文怎麼説?台灣工地最常用的説法」,其實在台灣工地現場,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mason」這個詞啦!不過你知道嗎?在實際工作中,老師傅們還會用很多不同的英文術語來稱呼不同類型的水泥工,這些都是從外國工程師或英文資料中慢慢演變來的,超級實用!

在台灣工地打滾多年的老師傅告訴我,其實「水泥工」這個工作範圍很廣,從攪拌水泥到砌磚牆都算在內。所以英文說法也會根據具體工作內容有些差異。像是專門負責混凝土澆灌的師傅,有時候會被叫做「concrete worker」,而做磚牆的師傅就會被稱為「bricklayer」。不過最通用的還是「mason」這個詞,幾乎走到哪個工地都聽得到。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工地常見的水泥工相關英文用語,這些都是實際在工地會用到的說法:

台灣說法 英文用語 備註
水泥工 mason 最通用的說法
混凝土工 concrete worker 專指做混凝土澆灌的師傅
砌磚師傅 bricklayer 專門砌磚牆的師傅
泥作師傅 plasterer 負責粉刷牆面的師傅
灌漿師傅 grout worker 專做灌漿作業的師傅

其實在工地現場,老師傅們最常用的還是「mason」這個詞,因為簡單好記又好唸。有時候外國工程師來現場,只要說「mason」大家就知道在叫水泥工了。不過有趣的是,有些資深師傅會開玩笑說自己是「cement artist」,因為他們覺得水泥工作就像在創作藝術品一樣,要把每個細節都做到完美。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台灣工地特有的混搭用語。很多老師傅會把英文單字直接融入台語或國語裡,像是「阿明師是我們工地最厲害的mason啦!」這種中英夾雜的說法在工地超級常見。年輕一輩的師傅也漸漸習慣這種表達方式,畢竟工作時溝通順暢最重要,不用太拘泥文法或發音。

為什麼水泥工要學英文?海外工作必備技能

最近好多台灣師傅都跑去國外賺錢,你可能會想「為什麼水泥工要學英文?海外工作必備技能」?其實現在澳洲、加拿大這些地方超級缺建築工人,薪水是台灣的2-3倍,但不會英文真的會吃虧。我認識幾個老師傅就是因為語言不通,明明技術超好卻只能做最基層的工作,真的很可惜。

先講個實際例子:阿明師去年去澳洲打工,本來以為只要會攪水泥就好,結果第一天就遇到問題。工頭用英文交代要注意混凝土比例,他聽不懂只好亂做,差點把整面牆搞砸。後來他硬著頭皮學簡單英文,半年後就能跟工頭討論施工細節,現在都當上小組長了。

海外工作常見情境 需要英文程度 不會英文的後果
看懂施工圖說 基礎單字量 可能做錯工序
與工頭溝通 日常會話 被分配粗活
參加安全講習 聽力理解 無法通過考核
申請加薪升職 簡單表達 失去機會

其實學英文不用像考大學那麼難,重點是掌握工地常用的200-300個單字就好。像是cement(水泥)、level(水平)、measure(測量)這些,每天用自然就記起來。很多老師傅都是邊做邊學,手機裝個翻譯APP隨時查,慢慢就能跟外國同事聊天了。

現在澳洲工地到處都是台灣人,有些仲介還會開英文速成班。與其擔心自己學不會,不如先踏出第一步。畢竟技術我們台灣師傅絕對沒問題,只要能把專業用簡單英文表達出來,在國外真的可以賺到錢又學到東西。

水泥工 英文

水泥工的英文專業術語有哪些?一次整理給你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如果要去國外工地工作或是跟外國師傅溝通,水泥工相關的英文到底要怎麼講?今天就幫大家整理一些超實用的專業術語,讓你在工地也能輕鬆跟老外對話。這些都是實際工作中會用到的詞彙,絕對不是課本上那種死板的翻譯喔!

首先來看看最基礎的材料名稱,這些可是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東西。像是水泥不是直接叫”cement”就好,不同種類的水泥在英文裡都有專屬的說法。還有砂漿、混凝土這些常見材料,用對專業術語才不會讓外國師傅搞混你的意思。

中文術語 英文專業說法 備註
水泥 Portland cement 普通波特蘭水泥
預拌混凝土 Ready-mixed concrete 簡稱RMC
砂漿 Mortar 水泥加砂的混合物
鋼筋 Rebar 全稱是reinforcing bar
模板 Formwork 澆灌混凝土用的模具
粉光 Float finish 用鏝刀抹平的工法

再來是施工過程會用到的動詞,這些動作的英文說法特別重要。比如說「澆置」混凝土不是用”pour”這麼簡單的單字,專業說法是”place concrete”。還有「養護」也不是直接用”care”,而是”cure”。知道這些差異才能準確傳達施工要求。

工具名稱也是常常讓人卡關的部分。台灣師傅愛用的「鏝刀」英文是”trowel”,「泥作板」叫”hawk”。這些工具在國外工地叫法都不一樣,用對詞彙才不會要工具時比手畫腳老半天。特別要注意的是「振動機」不是”vibrator”,專業說法是”concrete vibrator”,可別講錯鬧笑話。

最後補充幾個現場常用的短句,像是「今天要打哪一層?」英文可以說”Which floor are we pouring today?”。或是「混凝土太乾了」就是”The concrete is too dry.”這些實用對話記起來,在工地溝通就能更順利。其實只要掌握這些關鍵術語,跟外國師傅一起工作也沒那麼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