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行 分 布 | 性 質 | 相 生 相 克 | 生 理 功 能 | 思 緒 理 論 | 對 應 五 臟 | 屬 性 | 代 表 色 彩 |
---|---|---|---|---|---|---|---|
木 | 曲直 | 火生土 | 肝臟 | 憤怒 | 肝 | 綠 | 東方 |
火 | 炎上 | 土生金 | 心臟 | 喜樂 | 心 | 紅 | 南方 |
土 | 稼穡 | 金生水 | 脾臟 | 思慮 | 脾 | 黃 | 中央 |
金 | 從革 | 水生木 | 肺臟 | 悲傷 | 肺 | 白 | 西方 |
水 | 潤下 | 木生火 | 腎臟 | 恐懼 | 腎 | 黑 | 北方 |
相 生 相 克 原 理 解 釋
五行相生相剋,猶如一個封閉的循環體系。
–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即前者滋養後者,相生而長。
– 相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即前者抑制後者,相剋而滅。


五 行 對 應 理 論
- 五行對應季節:木-春天、火-夏天、土-仲夏、金-秋天、水-冬天。
- 五行對應五感:木-視覺、火-聽覺、土-味覺、金-嗅覺、水-觸覺。
- 五行對應身體部位:木-四肢、火-上肢、土-胸腹、金-頭頸、水-下肢。
五行在中醫中的應用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內部臟腑與五行相互對應,通過五行關係可以解釋生理病理變化。例如:
– 肝屬木,主憤怒;過度憤怒傷肝。
– 心屬火,主喜樂;過度喜樂傷心。
– 脾屬土,主思慮;過度思慮傷脾。
– 肺屬金,主悲傷;過度悲傷傷肺。
– 腎屬水,主恐懼;過度恐懼傷腎。
五行文化在中國的影響
五行學説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廣泛應用於天文、曆法、風水、醫學等領域。
– 天文: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大天體歸屬於五行之中。
– 曆法:將歲星、熒惑、鎮星、太白、辰星五顆行星與五行相配,用於制曆。
– 風水:將房屋的坐向、佈局與五行相匹配,用於改善風水。
– 醫學:將人體的臟腑、經絡與五行相配,用於中醫診斷和治療。
水、火、木:自然界的三大元素
在自然界中,「水、火、木」這三大元素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構成萬物,循環不息。
水
性質: 無色、無味、透明。
狀態: 液態(0-100°C)、固態(<0°C)、氣態(>100°C)。
特性: 溶解性強、流動性高、導熱性差。
作用:
– 維護生命:所有生物都需要水。
– 調節温度:水具有高熱容,能吸收或釋放大量熱量。
– 溶解物質:水是許多物質的溶劑。
– 潤滑:水分子間的氫鍵可以減少摩擦。
火
性質: 高温、發熱、發光。
狀態: 氣態(火焰)、固態(餘燼)。
特性: 燃燒性、氧化性、發熱性。
作用:
– 取暖:火可以提供熱量,特別是在寒冷的環境中。
– 烹飪:火可以用於烹飪食物。
– 照明:火可以提供光源。
– 工業:火可用於熔鍊金屬、製造玻璃等。
木
性質: 堅硬、有彈性、多孔。
組成: 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組成。
特性: 吸水性、燃燒性、易腐敗。
作用:
– 建築材料:木頭是傳統的建築材料。
– 傢俱製造:木頭可製成各種傢俱。
– 紙張來源:木材是造紙的主要原料。
– 燃料:木頭可以作為燃料。
水、火、木的循環
這三大元素在自然界中形成一個循環:
循環 | 描述 |
---|---|
水循環 | 水蒸發成雲,凝結成雨或雪,落回地面,再流入河流和海洋。 |
火循環 | 火焰燃燒,釋放熱量和光,熄滅後產生餘燼。 |
木循環 | 樹木生長,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樹木腐爛後,成為土壤中的有機質。 |
結論
水、火、木是自然界中至關重要的三大元素,它們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維持著地球上的生命和環境。理解這些元素的性質和作用,有助於我們欣賞大自然的奇蹟,並珍惜地球上的資源。
延伸閲讀…
五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行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