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河濱公園日前有水牛出沒,4月29日水牛在自行車道追逐騎士,並被民眾錄下影片。其實河濱公園出現水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早在2018年就曾有水牛出沒在樹林河濱公園出沒,當時還曾遭到卡車撞傷。
今年2月,也曾有2頭水牛受到驚嚇衝撞附近露營區鐵門,引起一陣騷動。這羣遊蕩在河濱公園的水牛數量大約20多頭,出沒地點在大漢溪沿岸,三峽、土城、鶯歌、樹林等河濱地區,都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蹤影。
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高灘處)巡守管理隊小隊長蘇聖凱向窩窩表示,目前正積極和新北市動保處研擬管理策略,預計在樹林、土城、柑園等人潮多、水牛常出沒區域設置避牛樁,供民眾緊急避開水牛攻擊。
蘇聖凱説明,這些水牛曾經屬於三峽一位70多


水牛個性堅強且活潑,但在人羣中可能變得畏懼易怒。 為了保障公眾安全,我們正努力研究有效的管理策略,並在樹林、土城、柑園等區域設置避牛樁,以提供民眾緊急避開水牛攻擊的選擇。我們將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確保公眾能夠安全享受河濱公園的優美環境。
新北河濱公園水牛出沒:4月29日驚險追逐影片曝光
水牛族羣遊蕩已久,管理處將設避牛樁保障遊客安全
新北河濱公園近期發生驚險一幕,4月29日,一頭水牛在自行車道追逐騎士,這一幕被民眾錄下影片,並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其實並非河濱公園首次出現水牛蹤跡。早在2018年,就曾有水牛在三峽河濱公園出沒,當時還因為交通事故受傷。今年2月,另一起事件中,兩頭水牛受到驚嚇,衝撞了附近的露營區鐵門,造成了短暫的混亂。
據瞭解,遊蕩在河濱公園的水牛數量約有20多頭,主要活動在大漢溪沿岸,包括三峽、土城、鶯歌、樹林等地區的河濱區域,都有可能看到牠們的身影。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巡守管理隊小隊長蘇聖凱向媒體表示,目前正與新北市動保處合作,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計劃在樹林、土城、柑園等水牛經常出沒且人流量大的區域設置避牛樁,以便民眾在遇到水牛時能及時躲避。
蘇聖凱解釋道,這些水牛原本歸屬於一位三峽的李姓飼主,但在2020年,因違法使用公有水利地放牧,高灘處對該飼主開出了罰單。飼主當時表示已無力繼續照顧這些水牛,並簽署了一份放棄所有權的切結書。高灘處曾考慮將這些水牛拍賣,但由於遭到民意的反彈,這一計劃最終被擱置。2021年,高灘處曾嘗試請原飼主協助捕捉部分水牛,但由於牛羣行蹤難以捉摸,並未成功將所有水牛捕捉。
水牛在河濱公園出現已有多時,除了2018年的車禍事件外,很少有水牛與人類發生衝突的報導。通常水牛會出沒在鹿角溪濕地,但由於水利局開闢了堤外便道,加上牛羣數量增長,可能會尋找新的棲息地,從而與人類活動區域產生交集。為了監控牛羣的活動,高灘處已增設監視器,初步估計牛羣數量約有20多頭。
新北市動保處經濟組林瑋諭表示,水牛性格温馴,一般不會主動追趕車輛或人類。她認為,應該探討的是民眾是否騷擾或挑釁水牛,從而導致水牛追人的情況。根據蘇聖凱的經驗,水牛通常會主動與人類保持距離。而網傳的水牛追人影片中,前半段是民眾在追拍水牛,可能因此驚擾了牠,導致水牛被困在自行車道的圍籬內,進而奔跑。
儘管水牛性格温順,但如果發生傷人事件,責任該如何追究?蘇聖凱指出,由於水牛已成為無主牛隻,高灘處基於維護遊客安全的考慮,介入進行管理。一旦水牛離開高灘處的管轄範圍,則由新北市政府接管。然而,動保處林瑋諭則認為,在李姓飼主簽下放棄所有權的聲明書後,水牛的管理責任就落在了高灘處的肩上。
面對即將到來的鋒面天氣,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今晚至明晨(4日晚至5日晨),鋒面將逐漸經過台灣,預計將帶來一系列的天氣變化。民眾在出遊時需留意最新的天氣資訊,同時在河濱公園活動時要注意水牛的動向,以保障自身安全。生活中心/鄭餘蓉報導
當談到水牛的個性時,人們通常描述它們為堅強、勇敢和堅韌。
水牛是亞洲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象徵,被視為硬朗和耐力的象徵。
它們的個性使它們成為農業、運輸和力量的重要工具。
水牛個性的第一個特點是堅強。
無論是在農田工作還是在草原上漫遊,水牛以其強健的身體和力量驚人的承受力而聞名。
它們能夠忍受嚴酷的環境,並且在各種氣候條件下工作。
水牛的堅強個性也體現在它們對壓力和困難情況的應對能力上。
不論面對多麼艱難的情況,水牛都能夠堅持下去並克服困難。
其次,水牛的個性是勇敢的。
在亞洲的農業社會中,水牛是農民最可靠的助手之一。
它們在田地中工作時表現出勇敢和堅毅的態度。
不論是承擔農業工作的負重或是穿越洪水,水牛總是勇往直前。
它們的勇敢個性使其成為許多農民心目中的英雄。
最後,水牛個性的第三個特點是堅韌。
水牛是堅固的動物,可以連續工作很長時間。
在濕潤的稻田中工作,水牛需要忍受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的困難。
然而,即使在這種環境下,水牛仍能繼續工作。
他們的堅韌不屈的態度使其成為耕地的理想選擇。
延伸閲讀…
水牛學校- 認識牛的特性
水牛學校培養尊重生命小牧童
總結來説,水牛個性的核心是堅強、勇敢和堅韌。這些特點使水牛成為農民和農業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伴侶。
我們應該欣賞和尊重這些優秀的動物,並向它們學習勇敢面對困難並堅持到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