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九宮】到底隱藏了哪些秘密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

【洛書九宮】到底隱藏了哪些秘密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説中上天授予祥瑞兆。

相傳聖王如有德政,上天會授予河圖洛書(籙圖[1]、丹書[2]),象徵天子為天命所歸,有合法治理天下權威[3]。

兩漢時文士認為河圖洛書即是伏羲八卦洪範九疇[4],而有“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其文畫八卦,謂河圖”,“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所以次序”傳説。

當時藉此發展出一系列有文字、成篇章書籍,如《河圖括地象》《雒書靈準聽》,讖緯學融合一起[3]。

隋煬帝時,學士杜寶編纂《水飾圖經》,收集古代七十二個關於水故事;散大夫黃袞故事木頭製成「水飾」(水上機械木偶)。

其中包括河圖洛書傳説,講述古聖賢君王得天授河圖洛書,如「神龜負八卦出河,進於伏犧。

黃龍負圖出河,玄龜銜符出洛,太鱸魚銜籙圖出翠媯水,並授黃帝。

黃帝齋於玄扈,鳳鳥降於洛上,丹甲靈龜銜書出洛授蒼頡……麪人而魚身,捧河圖授禹,舞而入河」。

[5]
五代後,河圖洛書指一種宋代易學有關數字排列圖案。

五代道士陳摶提出一種包含五行生成數九宮數圖案,劉牧其河圖洛書圖象──這南宋大儒朱熹採納(不過其圖象名稱認定和劉牧相反),而成了後來解釋《周易》圖象官學論説[6]。

明朝初年,趙撝謙所得來太極圖稱為「天地圖」,説那是秘傳河圖[7][8]。

陳摶傳下來「河洛數」以及太極圖認作是中國傳統易理哲學部分,應用於風水、占卜、算命等術數當中。

不過,宋明以來,有人主張自漢宋稱河圖洛書附會古代傳説而作,,並提出説[3],如俞琰《周易集説》認為河圖玉有紋者,洛書白石而有紋者,伏羲之時,未有文字,河圖洛書紋而畫卦。

黃宗羲、黃宗炎、毛奇齡和胡渭清代學者,加考辨[6],黃宗羲、黃宗炎河圖洛書圖經、方誌,毛奇齡認為是規畫、簡策,胡渭認河圖載道寶器,洛書象形之初文[9]。

』」;《戴禮記·武王踐阼》載語。

洛书九宫 Play

後儒因緣敷會,日增月益,陳圖南鑿鑿定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數,下上左右中位為河圖;定九宮,奇正耦隅狀洛書,雲是羲卦禹範之根。

原兩相比校,影響,見有實理存乎其間,惟歐陽永叔斥為,深信,信是仲尼。

」現今孟津縣會盟鎮,黃河其支流圖河交匯處,相傳即為「龍馬負圖」地,建有「龍馬負圖寺」;洛寧縣洛河其支流玄滬河交匯處,相傳即為「神龜負書」之處,此西長水村,存有「洛出書處碑」。

2014年,河南古都洛陽市申報「河圖洛書傳説」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

河圖、洛書名稱,散見早期中國古典典籍之中[12]:15:
相傳文字發明之前,伏羲氏治理天下時候,黃河支流河邊,目睹了背負圖點祥獸“龍馬”,中領悟了啟示,進而劃陰陽、四象、八卦。

傳説河圖出現後,有「神龜負書」出現洛河,大禹治水時,觀察了洛書、河圖圖象,體會其中道理,用以治國。

[20]
明代方孔炤《周易時論》寫道:“河源遠,故圖體;洛源近,故書之用,龍寓於馬,以天行託於地行,龜者,人用北方,即此指,不躍然耶”[24]説古老傳説意義河圖洛書起源。

《經》〈繫辭傳〉文字記載,應了「河圖黃河中出現;洛書自洛水中出現」古老傳説:
研究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文字發明以前、巫覡稱受自天神圖畫,從最初寶玉或奇石上紋路或圖象,聖人(伏羲氏、大禹人)能中理解天意,後來演變有文字註解、簡牘或帛上圖書[26]:156,但形式意義,後世則眾説紛紜。

其中有古,有疑古的説法。

有人認為可能是易經根源、中華文化資產,有人認為神話出現信史之前、文獻採信而加以排斥。

鄭玄認為,河圖、洛書天神語,是用來治理國家參考[27]。

西漢時,孔安國解釋「河圖」是伏羲八卦有關,「洛書」是《尚書.洪範》所列「九疇」[26]:155相關。

[28]
漢朝時,河圖洛書成讖緯之學一部份。

漢代讖緯中,河圖洛書可以是玉石、龜甲、貝殼東西上紋路,或是人不能理解鳥蟲文。
洛书九宫

[29]東漢時,有傳説河圖洛書繪畫於絲帛上,繪畫了天文地理,如天體星宿、河海山川,或並記載了歷代聖王名號及歷朝盛衰。

[30]
《文心雕龍》記載: 夫正位北辰,嚮南面,所以運天樞,毓黎獻者,道緯德,勒皇蹟者哉?《綠圖》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萬物盡化。

」言至德所被。

《丹書》曰:「義勝欲,欲勝義。

」之至。

則崇其德,至德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禪矣。

(出自《尚書·帝命驗》:「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於酆,止於昌户。

其書雲:『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欲勝義者。

凡事不強枉,。

枉者廢滅,敬者萬世。

仁得之,仁守之,其量百世。

不仁得之,仁守之,其量十世。

不仁得之,不仁守之,及其世。

』」;《戴禮記·武王踐阼》載語。


五代後,研究中國古文化學者,河圖洛書有以下觀點:
宋朝之前,太極河圖洛書記述只有文字,到道家一代宗師陳摶提出了太極、河圖、洛書圖案。

陳摶首創「龍圖易」融合了漢朝唐朝九宮學説以及五行生成數理論,提出圖像,名之為龍圖。

後北宋劉牧[31]陳摶龍圖區分為「河圖」「洛書」兩種圖式:九宮圖稱為「河圖」,五行生成圖稱為「洛書」。

南宋時蔡元定它改變過來,九宮圖稱「洛書」而五行生成圖稱「河圖」。

南宋大學者朱熹則支持蔡元定學説,並記於《周易本義》卷首,確立了「圖九書十」「書九圖十」分歧,「圖十書九」成為南宋以來之通用理論。

納波利斯2012年研究,東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存在潛水者創世神話。

該神話起源,下限石器時代晚期。

[32]
河圖是點來表示組成結構,一點到十點,形成一種圖形組合:
其中奇數(1、3、5、7、9)概用白點,偶數(2、4、6、8、10)概用黑點,使得每一方位有陰有陽相配。

河圖數可溯源《尚書‧洪範》所論五行序,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次序形成,孔穎達説:「三月,春季,四季土位,五陽生,故五土數,此為生數……中宮而統乎四維,五數中,故土曰王。


戰國時期《尚書,大禹謨》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其源起於河圖、洛書數。

益圖書之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圖則左旋而相生,書則右轉而相剋。

然土於圖書五十中宮數,無定位,無專體者。
洛书九宫

揚雄説五十,改稱五五相守中央,説二五合十內,五小成,大成,合兩成可集大成[12]:18-19。

河圖-圖是因河而來。

人類要記載河流狀況位置,所以用線條來表示河流,而線條創造了圖案。

配合上八卦形成: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入中宮、六乾、七兑、八艮、九離。

這個順序,應用風水學上(是空派風水學),稱為「洛書軌跡」。

奇門遁甲中,成:一白坎水休門、二黑坤土死門、三碧震木傷門、四綠巽木杜門、五黃寄中宮、六白乾金開門、七赤兑金驚門、八白艮土生門、九紫離火景門。

河圖和中華古術五行思想印證,含生克乘侮變化次序,方位。

古術五行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陰陽,謂“氣”與“音”,類似於現在科學所謂“波粒二象”或者“質能二元”。

看過《射鵰英雄傳》朋友是否記得這樣一個鏡頭?郭靖帶着受傷黃蓉,躲進了瑛姑房子,請求瑛姑幫助,瑛姑要求黃蓉她畫九宮格裏填入數字一到九,答應幫他們。

她要求是讓九宮格縱線、橫線、斜線上數字和要相等,結果黃蓉考慮考慮,念着口訣寫上數字,讓瑛姑目瞪口呆,因為她苦思多年而不得,讓一個小姑娘如此鬆做到了。

這個口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肩,六八。

五中宮”。

縱、橫、斜相加十五,如下圖:九宮格起源於洛書,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兩幅圖案,譽為“宇宙魔方”,河圖是伏羲時代,河裏有龍馬躍出,身上有圖案,伏羲這個圖案畫出八卦,後稱此圖河圖;而洛書相傳是大禹治水時代,洛水中浮出一隻神龜,龜背上有星星點點組成圖案,大禹得到啓發而治水,後稱此圖洛書。

後來為了直觀,星星點點轉化成了數字和九宮格形式。

鄭玄認為,河圖、洛書天神語,是用來治理國家參考[27]。

洛书九宫 Play

延伸閱讀…

河圖洛書

洛書九宮格,到底隱藏了哪些秘密?

九宮每一個可以對應世間萬物某個類別,八卦、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方位、季節、節氣、家庭成員、身體各部位,等等等等,可以這九宮中找到自己位置。

舉個栗子,一宮,底下中間那一格,它可以代表數字一,可以代表北方,代表八卦中坎卦,代表五行水,代表黑色,代表冬季,代表半夜子時、代表人體腎臟,代表五味中。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説中上天授予祥瑞兆。

相傳聖王如有德政,上天會授予河圖洛書(籙圖[1]、丹書[2]),象徵天子為天命所歸,有合法治理天下權威[3]。

兩漢時文士認為河圖洛書即是伏羲八卦洪範九疇[4],而有“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其文畫八卦,謂河圖”,“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所以次序”傳説。

當時藉此發展出一系列有文字、成篇章書籍,如《河圖括地象》《雒書靈準聽》,讖緯學融合一起[3]。

隋煬帝時,學士杜寶編纂《水飾圖經》,收集古代七十二個關於水故事;散大夫黃袞故事木頭製成“水飾”(水上機械木偶)。

其中包括河圖洛書傳説,講述古聖賢君王得天授河圖洛書,如“神龜負八卦出河,進於伏犧。

黃龍負圖出河,玄龜銜符出洛,太鱸魚銜籙圖出翠媯水,並授黃帝。

黃帝齋於玄扈,鳳鳥降於洛上,丹甲靈龜銜書出洛授蒼頡……麪人而魚身,捧河圖授禹,舞而入河”。

[5]
五代後,河圖洛書指一種宋代易學有關數字排列圖案。

五代道士陳摶提出一種包含五行生成數九宮數圖案,劉牧其河圖洛書圖象──這南宋大儒朱熹採納(不過其圖象名稱認定和劉牧相反),而成了後來解釋《周易》圖象官學論説[6]。

明朝初年,趙撝謙所得來太極圖稱為“天地圖”,説那是秘傳河圖[7][8]。

陳摶傳下來“河洛數”以及太極圖認作是中國傳統易理哲學部分,應用於風水、占卜、算命等術數當中。
洛书九宫

不過,宋明以來,有人主張自漢宋稱河圖洛書附會古代傳説而作,,並提出説[3],如俞琰《周易集説》認為河圖玉有紋者,洛書白石而有紋者,伏羲之時,未有文字,河圖洛書紋而畫卦。

黃宗羲、黃宗炎、毛奇齡和胡渭清代學者,加考辨[6],黃宗羲、黃宗炎河圖洛書圖經、方誌,毛奇齡認為是規劃、簡策,胡渭認河圖載道寶器,洛書象形之初文[9]。

黃宗炎批評周易圖學是道教學説,儒者若以此解《》,是背離經學[10],並表示:“河圖洛書説,漢世習讖緯,謂龍馬神龜貢獻符瑞,其事略兩漢言禎祥者相似。

後儒因緣敷會,日增月益,陳圖南鑿鑿定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數,下上左右中位為河圖;定九宮,奇正耦隅狀洛書,雲是羲卦禹範之根。

原兩相比校,影響,見有實理存乎其間,惟歐陽永叔斥為,深信,信是仲尼。

”現今孟津縣會盟鎮,黃河其支流圖河交匯處,相傳即為“龍馬負圖”地,建有“龍馬負圖寺”;洛寧縣洛河其支流玄滬河交匯處,相傳即為“神龜負書”之處,此西長水村,存有“洛出書處碑”。

2014年,河南古都洛陽市申報“河圖洛書傳説”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

河圖、洛書名稱,散見早期中國古典典籍之中[12]:15:
相傳文字發明之前,伏羲氏治理天下時候,黃河支流河邊,目睹了揹負圖點祥獸“龍馬”,中領悟了啓示,進而劃陰陽、四象、八卦。

傳説河圖出現後,有“神龜負書”出現洛河,大禹治水時,觀察了洛書、河圖圖象,體會其中道理,用以治國。

[20]
明代方孔炤《周易時論》寫道:“河源遠,故圖體;洛源近,故書之用,龍寓於馬,以天行託於地行,龜者,人用北方,即此指,不躍然耶”[24]説古老傳説意義河圖洛書起源。

《經》〈繫辭傳〉文字記載,應了“河圖黃河中出現;洛書自洛水中出現”古老傳説:
研究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文字發明以前、巫覡稱受自天神圖畫,從最初寶玉或奇石上紋路或圖象,聖人(伏羲氏、大禹人)能中理解天意,後來演變有文字註解、簡牘或帛上圖書[26]:156,但形式意義,後世則眾説紛紜。

其中有古,有疑古的説法。

有人認為可能是易經根源、中華文化資產,有人認為神話出現信史之前、文獻採信而加以排斥。

鄭玄認為,河圖、洛書天神語,是用來治理國家參考[27]。

延伸閱讀…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西漢時,孔安國解釋“河圖”是伏羲八卦有關,“洛書”是《尚書.洪範》所列“九疇”[26]:155相關。

[28]
漢朝時,河圖洛書成讖緯之學一部分。

漢代讖緯中,河圖洛書可以是玉石、龜甲、貝殼東西上紋路,或是人不能理解鳥蟲文。

[29]東漢時,有傳説河圖洛書繪畫於絲帛上,繪畫了天文地理,如天體星宿、河海山川,或並記載了歷代聖王名號及歷朝盛衰。

[30]
《文心雕龍》記載: 夫正位北辰,嚮南面,所以運天樞,毓黎獻者,道緯德,以勒皇跡者哉?《綠圖》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萬物盡化。

”言至德所被。

《丹書》曰:“義勝欲,欲勝義。

”之至。

則崇其德,至德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禪矣。

(出自《尚書·帝命驗》:“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於酆,止於昌户。

其書雲:‘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欲勝義者。

凡事不強枉,。

枉者廢滅,敬者萬世。

仁得之,仁守之,其量百世。

不仁得之,仁守之,其量十世。

不仁得之,不仁守之,及其世。

’”;《戴禮記·武王踐阼》載語。


五代後,研究中國古文化學者,河圖洛書有以下觀點:
宋朝之前,太極河圖洛書記述只有文字,到道家一代宗師陳摶提出了太極、河圖、洛書圖案。

陳摶首創“龍圖易”融合了漢朝唐朝九宮學説以及五行生成數理論,提出圖像,名之為龍圖。

後北宋劉牧[31]陳摶龍圖區分為“河圖”“洛書”兩種圖式:九宮圖稱為“河圖”,五行生成圖稱為“洛書”。

南宋時蔡元定它改變過來,九宮圖稱“洛書”而五行生成圖稱“河圖”。

南宋大學者朱熹則支持蔡元定學説,並記於《周易本義》卷首,確立了“圖九書十”“書九圖十”分歧,“圖十書九”成為南宋以來之通用理論。

納波利斯2012年研究,東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存在潛水者創世神話。

該神話起源,下限石器時代晚期。

[32]
河圖是點來表示組成結構,一點到十點,形成一種圖形組合:
其中奇數(1、3、5、7、9)概用白點,偶數(2、4、6、8、10)概用黑點,使得每一方位有陰有陽相配。

河圖數可溯源《尚書‧洪範》所論五行序,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次序形成,孔穎達説:“三月,春季,四季土位,五陽生,故五土數,此為生數……中宮而統乎四維,五數中,故土曰王。


戰國時期《尚書,大禹謨》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其源起於河圖、洛書數。

益圖書之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圖則左旋而相生,書則右轉而相剋。

然土於圖書五十中宮數,無定位,無專體者。

揚雄説五十,改稱五五相守中央,説二五合十內,五小成,大成,合兩成可集大成[12]:18-19。

河圖-圖是因河而來。

人類要記載河流狀況位置,所以用線條來表示河流,而線條創造了圖案。

洛書 – 文字是因為要紀錄河流與分辨河流時而所作紀錄,多種文字建立書來源。

洛,是指河流。

配合上八卦形成: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入中宮、六幹、七兑、八艮、九離。

這個順序,應用風水學上(是空派風水學),稱為“洛書軌跡”。

奇門遁甲中,成:一白坎水休門、二黑坤土死門、三碧震木傷門、四綠巽木杜門、五黃寄中宮、六白乾金開門、七赤兑金驚門、八白艮土生門、九紫離火景門。

河圖和中華古術五行思想印證,含生克乘侮變化次序,方位。

古術五行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陰陽,謂“氣”與“音”,類似於現在科學所謂“波粒二象”或者“質能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