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江西、安徽,北上海、江蘇接壤。
境內河流錢塘江,江流,稱之江,稱浙江,省江名,簡稱”浙”。
省會杭州。
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直線距離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全國1.06%,是中國面積省份之一。
全省有杭州市、寧波市2個副省級城市,温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台州、麗水9個地級市。
全省下設36個縣、22個縣級市和32個市屬城區。
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477萬人。
浙江地形複雜,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有“七山一水兩分田”説。
地勢西南向東北傾斜,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六個地形區。
省內有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京杭運河(浙江段)八條水系;有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寧波東錢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島湖。
據考古成果,早在10萬年前,有古人類今天浙江境內活動。


全省陸地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全國面積1.06%,是全國面積省份之一。
其中,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有“七山一水兩分田”説。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於500平方米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省份。
浙江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雨量,是我國條件地區之一。
礦產資源: 全省發現一百多種礦產,其中以非金屬礦產主。
有12種礦產儲量位於全國前3位,其中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凝灰岩、建築凝灰岩儲量居全國首位,螢石儲量居全國第二。
硅藻土居全國第三位,名列全國前十位有硅灰石、珍珠岩、花崗巖、沸石。
金屬礦產中,銀、鋅、釩、鎘儲量居全國前十位。
生物資源: 省境內海岸線包括海島線總長6696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2414公里,可規劃建萬噸以上泊位深水岸線506公里,佔全國307.%。
浙江海域是我國漁場,可供養殖海400餘平方公里;東海陸架盆地是一個有着開發前景油氣資源區;沿海共有潮間帶灘塗資源2886平方公里。
此外,海洋旅遊資源、海洋能資源。
全省已知植物3800多種,浙江森林面積9020.4萬畝,森林覆蓋率60.97%,稱為中國“東南植物寶庫”。
“活化石”銀杏52種野生植物列入國家保護名錄;已知野生動物689種,其中列入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8種。
能源: 陸架藴藏着豐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前景。
水資源: 全省降水量2060.5毫米(摺合降水總量2134.7億立方米),總水資源量1454.8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656.2立方米。
總用水量223.2億立方米,上年增長1.4%。
全省有氣象雷達觀測站點9個,衞星雲圖接收站點25個,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1505個。
旅遊資源: 浙江歷史,文化。
浙江是中國古代文明地之一。
據考古成果,早在10萬年前,有古人類今天浙江境內活動。
“建德人”化石出土,證明瞭5萬年前已有人類這裏繁衍生息。
新石器時代蕭山跨湖橋文化遺址(距今7000—8000年)、河姆渡文化遺址(距今5000—7000年)和良渚文化遺址(距今4000—5000年)是浙江歷史文化代表。
統計,東漢以來載入史冊浙江籍文學家逾千人,佔全國六分之一;是“五四”以來,出現了魯迅、茅盾一大批浙籍文化名人;中國成立以來“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佔了近五分之一。
浙江山川,風景。
浙江風光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魚米鄉、絲茶府、文物邦、旅遊勝地”稱。
全省有西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普陀山、雁蕩山、莫干山、天台山、楠溪江、嵊泗列島、雙龍洞、仙都、雪竇山、江郎山、仙居18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4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國風景旅遊城市。
2012年全省接待境內外旅遊者3.9億人次和865.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801億元,旅遊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
義務教育中小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校生130.8萬人,上年增長8.2%,其中公辦學校讀人數98.9萬人,佔75.6%。
其中,小學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06.2萬人,上年增加7.3萬人,增長7.4%;初中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24.6萬人,上年增加2.6萬人,增長11.7%。
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學校)招生23.8萬人,在校生96.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7.8萬人,在校生87.6萬人,畢業生29.7萬人。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5所(含獨立學院及籌建院校)。
研究生、本科、專科招生比例1:8.2:6.8;普通高考錄取率為85.4%,與上年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9.5%,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全年研究生招生18748人,其中,博士生2262人,碩士生16486人,招生總數上年增加1183人,增長6.7%;學研究生54369人,其中,博士、碩士在校生9485人、44884人,學研究生總數上年增加2523人,增長4.9%。
普通本專科招生28.1萬人,上年增長3.5%,招生54.6:45.4;在校生93.2萬人,增長2.7%,畢業生24.75萬人,增長3.8%。
2012年全年全社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200億元,上年增長19.6%;於地區生產總值3.47%。
研究和發展(R&D)經費支出於地區生產總值比例2.04%,上年提高0.14個百分點。
財政科技撥款166億元,上年增長15.3%;財政科技撥款佔財政支出比重3.99%。
全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0家。
認定技術企業540家,累計4500家。
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72.9萬人,參合率97.7%;人均籌資標準為482.5元,上年增加97.9元,其中,財政補助342.2元,上年增加69.2元;所有統籌地區支付限額全部達到當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倍以上。


延伸閱讀…
全年專利申請量、授權量24.9萬件和18.8萬件,上年增長40.7%和44.4%。
全年技術市場登記13551份,技術交易額79.36億元。
2012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4個,羣藝(文化)館102個,公共圖書館97個,博物館128個。
省市級廣播電台、電視台各12座,縣級廣播電視台66家。
有線電視用户1384.6萬户,上年增長4.7%;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9.5%和99.6%。
全年審查電影40部,製作電視劇75部2803集。
共有36部浙產電視劇央視及全國各衞視播出。
製作動畫片46部2968集超過35000分鐘,《鋒速戰警》11部動畫片列入國家廣電總局今年推薦動畫片。
全年廣播影視經營收入220億元,上年增長10.0%,其中電影票房收入13.7億元,增長40.5%。
全年觀影3440.6萬人次,完成30.5萬場農村電影放映任務。
全省14家圖書出版社,出版圖書10966種,總印數3.4億冊,上年增長4.6%;公開發行報紙71種,年出版量34.8億份,每千人每天擁有174份報紙;出版期刊222種,上年增加2種,年出版量0.79億冊,增長0.6%。
全省共有綜合檔案館98個,開放各類檔案12311個全宗,共計255.5萬卷,37.5萬件2012年,城鄉住户抽樣調查,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14552元,扣除價格因素,上年實際增長9.2%和8.8%。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45元,上年實際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208元,實際增長3.5%。
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5.1%,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 37.7%,上年上升 0.1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30613元,上年增加3330元,增長12.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位數為12787元,上年增加1234元,增長10.7%。
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7.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61.5平方米。
2012年,全年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083.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7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065.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731.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084.8萬人,上年增加261.5萬人、156.6萬人、84.8萬人、120.9萬人和105萬人。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水平超過2000元,居全國省區前列。
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80元,失業保險金平均水平941元,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卹金月人均提高105元。
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72.9萬人,參合率97.7%;人均籌資標準為482.5元,上年增加97.9元,其中,財政補助342.2元,上年增加69.2元;所有統籌地區支付限額全部達到當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倍以上。
延伸閱讀…
農合統籌地區政策內住院報銷比例72.1%,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統籌區域內農點醫療機構即時結報率達到100%。
年末冊低保對象67.5萬人,其中,城鎮7.8萬人,農村59.7萬人;低保資金支出17.6億元,上年增長13.8%;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476.78元和350.03元,增長8%和14%;獲得生活補助城鄉低收入家庭持證重度疾人7.7萬名,發放補助金額2.3億元,增長12.4%和36.5%。
全年支出醫療救助資金7.5億元,上年增加1億元。
投入資金19.7億元,新增各類養老機構牀位數3.2萬張,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298個。
2012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年末常住人口5477萬人,上年增長0.26%。
其中,男性人口2818萬人,女性人口2659萬人,佔總人口51.5%和48.5%。
全年出生人口55.4萬人,出生率10.12‰;死亡人口30.2萬人,死亡率5.52‰;全年增長人口25.2萬人,增長率為4.60‰。
據“五普”統計,浙江省少數民族達53個(缺德昂族和保安族),民族人口總數達39.97萬人。
人口數萬人以上少數民族有7個:畲族(170993人)、土家族(55310人)、苗族(53418人)、布依族(21457人)、回族(19609人)、壯族(18998人)、侗族(17960人),主要分佈西南部地區。
全國惟一畲族自治縣——景寧畲族自治縣浙江。
全省有杭州市、寧波市2個副省級城市,温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台州、麗水9個地級市。
全省下設36個縣、22個縣級市和32個市屬城區。
2012年,全省生產總值34606億元,5年年均增長9.6%,上年同期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63266元(約合10022美元),增長7.7%。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55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2%和8.8%。
2012年浙江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上年4.9:51.2:43.9調整4.8:50.0:45.2,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
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舟山羣島區、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温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四大國家戰略舉措”紮推進。
2012,全省糧食播種面積1251.6千公頃,上年下降0.2%;糧食總產量783.5萬噸,增長0.2%(見表2)。
油料播種面積189.4千公頃,上年減少3.4%,其中,油菜籽165.6千公頃,減少3.5%;蔬菜623.3千公頃,減少0.2%;棉花20.9千公頃,減少3.8%;花卉苗木126.3千公頃,增長5.9%;藥材31.2千公頃,減少1.2%;甘蔗11.0千公頃,減少2.9%;果用瓜101.4千公頃,減少4.3%。
生豬年末存欄1338.3萬頭,年內出欄1934.4萬頭,上年增長4.4%和0.2%。
肉類總產量180.8萬噸,上年增長2.8%。
水產品總產量541.9萬噸,上年增長5.1%,其中,海水產品產量433.5萬噸,淡水產品產量108.4萬噸,增長5.5%和3.4%。
全年新增糧食生產功能區1330個,面積111萬畝;建成11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41個省級主導產業示範區,122個省級特色農業精品園。
新增育秧中心、烘乾中心、維修中心農機化服務中心311個;新增插秧機1319台,推廣水稻機插面積241.9萬畝;新增油菜收穫機械297台,油菜機收24.9萬畝;新增糧食烘乾機械1049台(套),新增糧食烘乾能力50餘萬噸;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587.9萬千瓦,上年增長1.8%。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緯27°02′-31°11′,東經118°01′-123°10′。
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江西、安徽,北上海、江蘇接壤。
境內河流錢塘江,江流,稱之江,稱浙江,省江名,簡稱“浙”。
浙江東西和南北直線距離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省份之一。
全省陸域面積中,山地佔74.6%,水面佔5.1%,地佔20.3%,故有“七山一水兩分田”。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於500平方米海島有2878個,於10平方公里海島有26個,是全國島嶼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