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稱大清,簡稱,外稱「大清帝國」或者「大清國」,是中國歷史上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滿族)建立並統治全國封建王朝。
清朝十二帝,統治全國268年,入關後十位皇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
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
在位11年。
努爾哈赤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大業,後來滿族體形成,加強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於促進遼東經濟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次年為天元年。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弘曆死,始親政。


前後在位17年。
在位期間,注意發展生產,增強兵力,對明作戰,確定滿族族名,建立清國,為清王朝確立和後來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3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
6歲繼帝位,叔父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
清初滿漢民族矛盾階級矛盾,而至順治朝結束時,清廷擊敗了各種抗清勢力,完成了全國統一。
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
他了三藩叛亂,收復了台灣,驅逐了沙俄勢力,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和統一。
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創下後世產生積極影響業績,開創了中國社會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後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他有礙於皇權反對勢力撻伐,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社會奠定了基礎。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
他清朝康乾盛世推向頂峯時,它帶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後歷史進程皇帝。
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關後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開立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曆內禪即位,以是年嘉慶元年,時年27歲。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弘曆死,始親政。
在位25年。
顒琰親政後,剷貪贓枉法蠹國權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復多方採取措施,力圖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內憂外患,積重難返。
於腐敗勢力甚,缺乏新生機制,擺脱江河日下命運。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清朝入關後第六位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次年為道光元年,時年29歲。
在位30年。
在位期間,於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並整頓吏治。
但於腐敗成風,阻力過,奏效。
鴉片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他本人時勢無知,主要大臣懦弱無能,戰略動搖,反而迫害禁煙主力,不能抵抗列強侵略,釀成百年。
鹹豐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
鹹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
在位11年。
鹹豐即位時,洪秀全首太平天國起義廣西紫荊山前金田村爆發。
接踵而來有英法聯軍役,迫使鹹豐逃往熱河承德。
鹹豐在位11年,民怨沸騰,並不任戰,「大局糜爛,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籌莫展,於是沉湎於聲色,縱慾戕,臨死前兩天傳諭「如意洲花唱」。
同治帝載淳是鹹豐葉赫那拉氏獨生子。
1、努爾哈赤 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


延伸閱讀…
同治十二年親政。
次年卒,年19歲。
廟號「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此期間,清朝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一系列農民起義。
辦了一些所謂「洋務新政」。
但這些同治皇帝多關係。
當時統治者是慈禧。
載淳幼年是一個少不更事頑童,親政後,作為一個青年皇帝,確實是辜負了朝野上下他殷切期望。
親政兩年後,死於天花。
光緒帝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第七子,其母是慈禧胞妹,這種家庭環境,使他同治病故後指定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緒十三年病死,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河北易縣崇陵。
光緒帝19歲親政,他富有年人進取精神,願意接受思想,「不甘作亡國君」,積極支持變法,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救世主」。
但變法危及守勢力利益,遭到慈禧主清室貴族阻撓。
戊戌變法失敗,使清王朝改變舊章一線生機扼殺。
光緒帝沒有勇氣衝破倫理思想束縛,「天顏慼慼,常若」,心境,一生是屈辱和哀怨悲劇命運。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慈禧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
義和團運動後,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全國傳播,清王朝瀕於覆滅邊緣。
1、努爾哈赤 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
延伸閱讀…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
在位11年。
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受重創,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發展和滿族體形成。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朝奠基者,後金開國君,通滿語和漢語。
部,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遼東,建元天命。
1.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次年為天元年。
明朝十六帝,素有十三陵一説。
但清朝只有十二個。
那我問大家明朝皇帝有哪些?清朝皇帝有哪些?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瞭解清朝。
清朝總共有十二個皇帝,清朝皇帝列表是:努爾哈赤(年號天命)、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清末帝溥儀)。
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
清朝處於社會晚期,盛衰隆替,風雲變換。
它崛起為社會注入了生機,它衰落導致了社會瓦解。
這個時代12皇帝,是有開國君,有治世帝,有君,墮落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後一個朝代,統治者滿族愛新覺羅氏。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1636年(崇禎九年),皇太改國號大清,改元崇德,稱帝。
古人以為君權神授,統治者自稱受命於天,故謂天命。
努爾哈赤知曉漢文,明廷封龍虎軍,「天命」二字見努爾哈赤受漢文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