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位於湖南省中東部,屬於湘潭市管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縣級市。湘鄉的歷史可追溯至西漢時期,曾改名為湘鄉州,後於明朝初年復置為縣。1986年,湘鄉撤縣設縣級市。
湘鄉地處湘中偏東,面積1196.21平方千米。全市下轄3個鄉、15個鎮和4個街道辦事處。截至2022年,湘鄉常住人口為71.6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5億元。


湘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含鋅天然礦泉水、白雲石、矽石、石膏等。市內綠化資源豐富,有陸生野生動物110種,其中有二級保護動物9種,如穿山甲、水獺、果子狸等。
這座古稱「龍城」的城市孕育了許多名人,包括三國蜀相蔣琬、晚清重臣曾國藩、近現代名人蕭三、黃公略、陳賡、宋希濂、蔡和森和譚政等。此外,賀國強、成思危等也出生於湘鄉。
值得一提的是,湘鄉擁有「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市)、「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和「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等稱號,見證了湘鄉經濟、文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傑出成就。
湘鄉基本資訊表
項目 | 資料 |
---|---|
所屬省份 | 湖南省 |
所屬地級市 | 湘潭市 |
總面積 | 1196.21平方千米 |
常住人口 | 71.63萬人(截至2022年) |
地區生產總值 | 595億元(2022年) |
下轄鄉鎮 | 3鄉(東郊鄉、金藪鄉、育塅鄉) |
15鎮 | |
4街道辦事處 | |
自然環境 | 處於湘中丘岡向湘江河谷過渡帶,有含鋅天然礦泉水、白雲石、矽石等礦產資源 |
文化名城 | 著名教育家、學者蕭子升的故鄉,誕育了蔣琬、曾國藩等名人 |
湘鄉市:湖南省的歷史文化名城
湘鄉市,坐落於湖南省中南部,長沙市以西,是中國湖南省轄縣級市,也是長株潭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湘鄉市人文薈萃,歷史悠久,素有「南國文鄉」之稱,為湖南省重要的文化旅遊城市。
歷史沿革
湘鄉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秦朝建立後,湘鄉市曾先後屬於長沙郡、黔中郡。漢朝時,湘鄉市屬桂陽郡。南朝梁武帝時,設湘鄉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湘鄉縣,併入益陽縣。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湘鄉縣,屬潭州都督府。宋朝時,湘鄉縣屬潭州石鼓軍。元朝時,湘鄉縣屬潭州路。明朝時,湘鄉縣屬長沙府。清朝時,湘鄉縣屬長沙府寶慶府。
地理環境
湘鄉市位於湖南省中南部,長沙市以西,地處幕阜山脈南麓,湘江中游。全市總面積2,459平方公里,轄14個鎮、5個鄉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湘鄉市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7°C,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
年份 | 降水量 (毫米) |
---|---|
2015 | 1,320 |
2016 | 1,470 |
2017 | 1,520 |
2018 | 1,390 |
2019 | 1,450 |
經濟發展
湘鄉市的經濟發展迅速,近年來經濟總量連續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湘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00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60%。湘鄉市傳統產業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為主,近年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湘鄉市交通便利,京廣鐵路、滬昆鐵路、洛湛鐵路、武廣客專、長株潭城際鐵路等多條鐵路穿境而過。此外,湘鄉市還擁有湘潭機場,方便與國內外城市通航。
旅遊資源
湘鄉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主要景點有湘潭山國家森林公園、石燕湖國家濕地公園、三忠祠、彭德懷紀念館等。湘潭山國家森林公園,號稱「小井岡山」,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包括奇峯異石、茂林修竹、珍禽異獸等。石燕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湖南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擁有豐富的濕地生態資源,包括湖灘、沼澤、葦草羣落等。
人物名勝
湘鄉市是許多著名人物的故里,包括開國元帥彭德懷、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近代教育家楊昌濟等。湘鄉市還有許多故居和紀念館,如彭德懷紀念館、蔣介石故居、楊昌濟故居等,吸引了大量遊客。
教育醫療
湘鄉市擁有良好的教育醫療資源。擁有湘潭大學湘鄉校區、 Hunan Xiangtan university, 湖南省湘鄉高等職業技術專科學校等多所高等院校。以及湘鄉市人民醫院、湘潭市中心醫院湘鄉分院等多所醫院,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結語
湘鄉市,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藴的歷史文化名城,經濟發展迅速,旅遊資源豐富,人物名勝眾多,教育醫療資源完善。湘鄉市是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歡迎各方人士前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延伸閲讀…
湘鄉市
湘鄉網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