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鏡擺放位置是藏傳佛教中一項重要的儀軌,它關乎於修行的環境和能量的匯集。準提鏡,又稱為觀音鏡,是觀世音菩薩的象徵之一,被認為能夠反射智慧之光,消除修行者的障礙,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入地冥想和修行。根據傳統的藏傳佛教教義,準提鏡應該放在一個清淨、明亮的地方,遠離污穢和嘈雜,以便於修行人能夠在冥想中更好地集中精神,並從菩薩的慈悲和智慧中獲得力量。
準提鏡的擺放位置需要根據家中的實際情況和風水佈局來決定,最好在專業風水師的指導下進行。同時,保持準提鏡的清潔和完整也是風水佈局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尊貴的準提壇法


當修持密法時,會築起類似的平台,供奉佛、菩薩像,以及其他代表諸尊誓願的器杖、印契等形相,以及供物和供具。這些壇的種類繁多,形狀和名稱因修法的不同而異。築壇的方式有許多種,包括用土築成的土壇,用木製作的木壇,甚至是在某處灑水清淨而成的水壇。壇的形狀可分為方形的地輪壇、圓形的水輪壇、三角形的火輪壇和半月形的風輪壇等。在準提壇法中,只需準備一面新的鏡子作為壇即足以進行修持。與其他咒語不同,準提壇法在建壇時並不需要揀選特別乾淨的地方,也不需要用香泥塗地,更不需要多餘的供具,因此被認為是最尊貴、最殊勝的修法之一。準提壇法被認為是密宗二十五部壇法中最為神奇的法門之一,它能消除一切魔障,增長一切功德,對眼睛所見和身上所攜帶的物品都帶來利益和快樂,並且能夠迅速獲得成就,脱離生死輪迴。
- 1.
- 2.
- 3.
將一面新鏡子放在佛像前,於農曆十五日,面朝東方而坐,隨力準備供具供養,同時焚燒安息香和清淨水。
供養完畢,心境靜謐,結手印,將手印放在心前,對著新鏡持誦準提咒108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