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齡道上海寶光壇親攜來台開荒五十二組佛燈之一咸信是島內孤品,彌足 傳 燈啟慧,性理真傳佛燈,無論佛門或一貫道,其深藴奧義,殊勝無比。
「燈」,象徵光明,代表生命源頭,代表自己本性——心燈。
一貫道三盞佛燈:上桌中央一盞,稱為「無極燈」、「燈」,象徵天地萬物主宰——明明上帝、無生老,下桌兩盞,名「日、月燈」或「兩儀燈」,其表無極生,太極生兩 儀之義。
一貫儀式中,「點佛燈」象徵明明上帝賜眾生光明,其流露著諸佛菩薩生命消息,是諸佛菩薩傳道。
古時,傳道即稱為「傳燈」。
「點佛燈」是道親一日三餐前獻香禮拜,或仙佛聖誕紀念日,及辦道前例行儀禮。
古銅揚輝,貽讚千古遙想當年,海峽兩岸萬水阻隔,交通不便,五十二組佛燈,是多 行囊呀!潘道長不避,陸路、水路,兼程上海浮艖來台,船抵基隆,轉搭火車台北,賃屋住,圖宏猷。
民國三十五年歲末,潘道長購得台北市太原路92巷57號房子,樓下開雜貨店做生意,樓上設「親德佛堂」。
他帶來了五十二組佛燈,自用一組外,凡開堂者賜予一組佛燈,如此,餘八組佛燈堂。
當時,日本侵 華戰爭畢年餘,台灣物資,佛燈係鉛、錫製,這八組銅製佛燈,之下,益顯尊貴、高雅。
民國三十六年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師大人奉母寵召,返理天。
」這樣,明知前面是死路一條,他義無反顧,一往直前,師母含淚道別。


交涉,八十五位道親於第二天獲釋,然三位點 傳師遭監禁。
民國三十七年,潘道長來台辦理懺悔班,叩求老母赦罪,拯救道場。
三十八年二月,他來台,三位點傳師監中。
回大陸後,他心中不忍,上情稟告師母,師母獲悉,心如刀割,叩求老母,祈請。
第二天,上天垂慈,三位點傳師獲釋放,他們前後總計被監禁了一年六個月。
人雖出 獄,房子與佛堂佔用,經谷椿年點傳師請教楊蔭衡律師協助,法院多次申訴,民國四十五年秋天發還。
谷椿年點傳師和陳萬枝壇主負責接收、清點,其中,呂祖銅像遺失,八組佛燈。
有識道親高價購回,陳萬枝壇主購得三組,自用並送人。
時今日,終因時代變遷,佛堂遷移,而遺失殆盡矣! 本期介紹銅製佛燈,乃陳萬枝壇主奮力尋回,護持,碩果存之一具,圓覺紀念館蒙其轉贈典藏,使萬千道親得以親仰敬瞻,乃功德耳。
佛燈有知,頷首稱是。
真理天道,寶光家風民國三十六年,師尊歸空成道,孫師母接掌道盤。
潘道長其時忙 師尊建墓、安頓劉師母及師兄。
事畢,孫師母處,跪接金線。
這時,他其他各組線前人延遲多日矣。
師母賜「真理天道」,作為寶光壇代表。
自此後, 「真理天道」四字,每一張表文上熠熠發光,伴隨著寶光道,成為寶光道場認理歸精神指標,是潘道長生命延綿。
神州變色,道長頂劫民國三十八年,大陸變色,道場、道親遭遇空前浩劫,寶光壇遷香港,潘道長安抵其地;然上海傳來無數點傳師殉難,壇主、道親數萬計正在魔爪上,脅迫潘道長出面消息。
潘道長聞訊,歸心似箭,前來叩別師母。
師母説:「你好不容易脱離虎口,未來萬國九州道務,要靠你來開辦……。
」潘道長答:「我若 回去,辜負了那麼多犧牲生命點傳師及後學;我一人頂劫,可換得許多道親生命。
待大考過去,有許多人能承續道脈,懇求師母,讓徒兒回去。
」這樣,明知前面是死路一條,他義無反顧,一往直前,師母含淚道別。
火車站裡,送別行列,道親們人人淚如雨下,潘道長瀟灑揮別道:「哭什麼!咱們理天見!」這樣,成永訣。
時民國四十二年四月某日。
哲人日,典型恆潘道長離別眾人,從容赴義,廣東東莞,即扣押,,跑馬場頂劫,魂歸理天。
於潘道善名播,殉難當天,圍觀無數不捨的羣眾道親,官方為防暴動,架設機關槍嚴陣以待。
,飛沙走石,烏雲蔽天,羣眾嗚咽,令有司亦為動容。
那一天是民國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五三年)曆 五月一日 ,令人而值得紀唸日子。
西諺:「一粒麥子死,只是一粒麥子。
」潘道長頂劫,換得寶光道場爾後蓬勃發展,道傳萬國九州,麥子發芽、茁壯、豐收。
雖然,我們無緣親睹聖顏,但潘道長道犧牲奉獻精神,我們崇敬、效法。
潘道長雖離我們去,但圓覺紀念館珍藏銅質佛燈,揚輝千古,貽讚萬代。
信哉,信哉! 道長風範,永垂後世仲夏五月,榴花,潘道長成道四十八週年紀念日翩然來臨。
雖然他在台灣時間不長,多數道親大都未能親瞻他風采,然老前賢們口述道史傳世資料中,潘道長道範風骨,引領著寶光道場,後輩楷模。
緬懷先賢聖德,恭誌潘道誼如下:潘道長諱華齡,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降誕於河北武清縣良官屯。
潘家世代書香,家道,吃齋拜佛,好施。
他天資,四書五經背誦如流,出口成章,三教經典多涉獵。
修身 禮佛外,工書法,擅長、草、隸、篆各體。
商,經營銀樓,獲利多,他疏財重義,回饋鄉裏,善緣。
得道後,荷擔重任民國二十七年,緣會天津壇劉夢榮道引渡求道。
翌年,參加爐會,即發心隨師辦道,代天宣化。
二十九年,荷任壇壇主,並表白巨額功德費渡化大仙。
自此福慧增長,道緣 結,穫師大人器重。
國三十年二月,他拜領天命點傳師,旋奉命承接上海山西路寶光壇,他筆家產投入道場。
此期間國內軸心大道場設立,目前分佈於全省有十六單位,天本、天和、天合、天成、天泉、天、天律、天遵、天一、天恩、天強、天倫、天祥、天台、天法、天真單位,佛堂計三千五百,含海外五千三百餘堂。


延伸閱讀…
當時,寶光壇基礎、金光、和光、浦光並列為「上海五大壇」,其中寶光壇道務宏展。
見,散盡千金潘道長雖家財萬貫,卻自奉儉,布衣食,且平日好施,道親不分組線,令當時開荒辦道前賢們,忘懷。
發一崇德陳大姑前人嘗語當年深受潘道長關顧之恩,忘。
此外,潘道長不僅自修,渡化全家;夫人張進緣老前人,是領命開辦點傳師,女兒潘慧貞壇主,二位公子 為三才,全家奉獻道場。
※ 當時道親津津樂道是,他 五十兩 黃金和兩百畝田地財施,超拔比干大仙!他兄弟眼看他家產散光,怒斥他為敗家子,他斷來,直到大陸局勢丕變,私有財產全部充公,民國三十年(西元一九四一年)二月,拜領天命任點傳師。
奉命接辦上海山西路「寶光壇」。
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師尊恩准超拔家中先人為大仙,三十六年止七位。
民國三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開荒台灣,於台北市太原路九十二巷五七號 設「親德佛堂」。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二月三度來台巡視道場。
大陸變色,移居香港灣仔道明壇。
於西灣、銅鑼灣、九龍土瓜灣,開設秋明壇、民國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五三年)五月一日 ,於廣東東莞跑馬場頂劫成道。
寶光建德前賢簡介,內容如下:寶光建德一脈,溯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0),天津壇潘華齡老前人到上海開荒,設立寶光壇。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大陸各組線後抵台闡道。
我上海寶光壇陳志浩前人奉潘公命返台。
歷經年餘全台各地成立二十餘壇,前後有數位前人來台協助道務。
豈料正值道務略顯生機之際,遭來風考,潘公抵台視察,使日後道務得以順利進展,乃台灣道場化分四大單位,(一)台北:陳志浩、谷椿年;(二)台中:楊永江、劉長瑞;(三)台南:蘇秀蘭;(四)宜蘭:林夢麒、張至棋。
我建德道場開荒前人楊永江,江蘇海門縣人氏,民國三十五年抵台,初期台北歸元總壇辦事,繼轉赴東港守德壇;後,返台中中部一帶其三年闡化奠定了道基,然而四處宣化,積勞成疾,於民國三十八年農曆五月初一日了道歸空,此後道務呂樹根前人接續。
呂公前人接續道脈後,一秉楊公精神,怠,原有道場,南北開展道務;海外道場於民國三十九年印尼播香闡揚;日本、巴西、星、馬……地,開荒。
其三十餘年修辦道生命中,秉持五大犧牲精神,犧牲財產、家庭、名譽、性命、功果,渡化眾生,而清修捨身,奉獻一生,不遺餘力。
民國七十一年呂公歸空,邱耀德前人承續聖業,次年邱公亦成道。
短短年餘兩位前人後成道,整體建德道場是一場考驗;施前人逢此艱,接掌建德道務,廣開言路,排除萬,國內外佛堂如雨後春筍增,澳洲、巴拉圭、阿根廷、美國、泰國、菲律賓、南非、印尼、英國、越南、柬埔寨……國紛傳佳音。
此期間國內軸心大道場設立,目前分佈於全省有十六單位,天本、天和、天合、天成、天泉、天、天律、天遵、天一、天恩、天強、天倫、天祥、天台、天法、天真單位,佛堂計三千五百,含海外五千三百餘堂。
延伸閱讀…
為建德道場運作需,施公前人及諸前賢們期光大道脈,並推展多元化道務,民國七十九年於台中縣石岡鄉九房村,一具有天然屏障,地靈人傑福地,興建道務中心,並於八十四年底落成啟用。
天恩師德加,三期殊勝因緣中,引導全體建德後學闡揚真理天道,促進、人類和平之一貫宗旨,努力前進。
稟性慕道中華
王壽老前人字柏年,號一興儒,生於民國九年,台灣省嘉義縣布袋鎮人。
王老前人稟性、刻苦且天資,日本布袋公學校三年級起,即入夜間私塾研習四書,孺慕中華固有文化,畢業進入嘉義工業職業學校讀土木科,退伍後成立天源營造廠,事業一帆風順,擴大砂糖、咖啡、黑煙領域。
慧命求得真宗
民國卅五年七月王老前人上海洽談咖啡生意時,聽説一老僧算命,前往,老僧直呼其名:「王壽,王壽!回去,求道,求道!」闔目不語,王老前人萬分且百思不解。
,滿載咖啡貨船外海遇颱風沉,船上七人所幸獲救,然而一番美景已成泡影。
大起大落後,一日聽二哥提起求道事,內心曙光久隱乍現。
卅六年於蘇老前人義竹聖堂求得大道,兩星期後布袋寮家中設立「信民堂」,協助蘇老前人積極辦道,並摘錄四書章句,親手抄寫《一條金線》、《慈諭及機訓》書冊,發給幹部研讀及推廣。
師母親授賜命福壽
民國卅七年王老前人參加潘道長豐原主持懺悔班,當時潘道長奉師母命,要代放四個天命,但當時寶光組四位領導爭取各要兩位,潘道長處理。
王老前人得知此事,班餘即潘道長提出自己可以放棄蘇老前人一個名額,請其餘三位領導各擇取一位,解潘道長,因此謙德,道長回滬稟報師母,翌年於九龍舉行道務研討會,師母指定見蘇老前人和王老前人。
當日王老前人見師母身放毫光,而師母見到王老前人則直言:「王壽,名字,師母賜你多福多壽!」隔天師母親授天命,並賜予中堂百字真言。
天法開元聖道推展
王老前人於照顧蘇老前人,民國四十二年搬至台南市開元路,設立天法聖堂,並投資天法醬菜工廠,推展道務。
直至四十八年底蘇老前人成道後,肩擔大任,挑樑,並加入道教會、中華聖道會、延平詩社及台灣經研究會團體拓展傳道空間,道務屏、嘉義、台南而拓展全台及國外。
官考感化志堅中一
民國五十四年起,聖訓出現「玉山」兩字,直至民國六十二年,道親周合理女士夢見關聖帝君指示捐地一事,寶光聖堂道場應運而生。
民國六十五年底寶光聖堂前殿落成,遭密報九龍壁金龍塑有五爪,栽贓王老前人有稱帝意圖,調查局查,判亂嫌疑逮捕入獄,三年十個月苦難中,王老前人刑求感動了獄官,並循循善誘看守所眾人,開獄中傳道先河。
而此時道場責任,邱鸞嬌老前人堅強負起。
民國六十九年獲釋後,王老前人並怨懟政府,反而道場資源配合政府於台南、高雄設立國學研習班,推廣國學、淨化心靈。
復回聖道闡禮樂
民國七十二年道務走向處團組織化,成立寶光聖樂團,推動祭祀禮樂聖道化,開展每年一度追春祭祭祖,與地支年屆子卯午酉年秋祭祭天大典,透過敬天法祖推動聖道復興,報老祖師、師尊、師母濟世崇華大任。
八十二年底,無極天母殿落成後,玉山道場建設融入文化道義景觀完成,開放接待來訪道親團體。
任道鞠躬盡瘁
王老前人熱心慈善事業,自教四書五經,宣揚孔孟聖道,四年榮獲內政部、省政府、縣政府頒獎表揚,推動一貫道合法化努力更不遺餘力,民國七十三年王老前人和寶光玉山七位代表天道名義,向內政部申請立案,但遭到退回,直至七十七年三月五日,終於大香山慈音巖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九○年後期,王老前人邁入精神領導,道務推展老水潮重任交付王寶宗前人,民國一○三年王老前人成道,享壽九十五歲,一生忍辱、毅力不撓修辦精神,成為眾後學典範。
王壽老前人字柏年,號一興儒,生於民國九年,台灣省嘉義縣布袋鎮人。
王老前人稟性、刻苦且天資,日本布袋公學校三年級起,即入夜間私塾研習四書,孺慕中華固有文化,畢業進入嘉義工業職業學校讀土木科,退伍後成立天源營造廠,事業一帆風順,擴大砂糖、咖啡、黑煙領域。
民國卅五年七月王老前人上海洽談咖啡生意時,聽説一老僧算命,前往,老僧直呼其名:「王壽,王壽!回去,求道,求道!」闔目不語,王老前人萬分且百思不解。
,滿載咖啡貨船外海遇颱風沉,船上七人所幸獲救,然而一番美景已成泡影。
大起大落後,一日聽二哥提起求道事,內心曙光久隱乍現。
卅六年於蘇老前人義竹聖堂求得大道,兩星期後布袋寮家中設立「信民堂」,協助蘇老前人積極辦道,並摘錄四書章句,親手抄寫《一條金線》、《慈諭及機訓》書冊,發給幹部研讀及推廣。
民國卅七年王老前人參加潘道長豐原主持懺悔班,當時潘道長奉師母命,要代放四個天命,但當時寶光組四位領導爭取各要兩位,潘道長處理。
王老前人得知此事,班餘即潘道長提出自己可以放棄蘇老前人一個名額,請其餘三位領導各擇取一位,解潘道長,因此謙德,道長回滬稟報師母,翌年於九龍舉行道務研討會,師母指定見蘇老前人和王老前人。
當日王老前人見師母身放毫光,而師母見到王老前人則直言:「王壽,名字,師母賜你多福多壽!」隔天師母親授天命,並賜予中堂百字真言。
王老前人於照顧蘇老前人,民國四十二年搬至台南市開元路,設立天法聖堂,並投資天法醬菜工廠,推展道務。
直至四十八年底蘇老前人成道後,肩擔大任,挑樑,並加入道教會、中華聖道會、延平詩社及台灣經研究會團體拓展傳道空間,道務屏、嘉義、台南而拓展全台及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