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洋樓華麗復生,重現昔日風華][
歷經三年奔波,台南市文資處終於取得十七位土地持有人同意,籌措經費,展開百年歷史劉家洋樓(頤樓)的修復工程,預計二年後完工,見證台灣畫壇前輩劉啟祥故居的重生。


項目 | 修復內容 | 預計完成時間 |
---|---|---|
修復 | 重建受損外觀、修復內部結構 | 兩年後 |
規劃 | 成立劉啟祥美術館(紀念館)、委外經營部分空間 | 待修復完畢後 |
劉家洋樓興建於西元 1910 年左右,坐落於劉家古厝左側,為一獨棟二樓磚造、木構、泥牆的洋樓。由劉家後代劉焜煌所建,現由十七位後代共同持有。劉焜煌的第三子劉啟祥為知名畫家,與顏水龍、郭柏川並稱台灣畫壇前輩。
劉家洋樓閒置多年,損壞嚴重,幸賴劉啟祥之子劉耿一三年前求助市府,開啟搶救頤樓和畫室的行動。修復工程完成後,市府將取得十年使用權,未來洋樓將作為文物和畫作展覽,劉啟祥的畫室則規劃為輕食和展覽區,户外將設置景觀庭園咖啡座和用餐區。部分空間委外經營的收益將用於劉家洋樓的維護。
修復後的劉家洋樓將重現昔日風采,不只成為劉啟祥藝術的傳承地,也將成為民眾欣賞藝術、品味歷史的文化空間。
潮州劉家洋樓:華麗建築下的潮州風情
潮州劉家洋樓,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這是一座建於清末時期的歷史建築物,也是台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客家洋樓,見證了當時潮州人的聚落發展與生活風貌。
建築特色
潮州劉家洋樓是一座三合院式建築,由三座平行的連棟樓房組成,左右兩廂各有兩層,中間正廳則有五個開間,二、三層各有五座凹鬥形式的山牆,雕飾精美。
特色 | 描述 |
---|---|
平面配置 | 三合院式 |
屋頂 | 三合院式 |
山牆 | 五座凹鬥式山牆 |
立面 | 融合巴洛克和哥德式元素 |
石雕 | 門楣和山牆上飾有細緻的石雕 |
彩繪 | 內部廳堂彩繪鮮艷 |
歷史背景
潮州劉家洋樓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至三十四年(1908年),是當時三峽地區富甲一方的劉氏家族所有。劉家從事樟腦、茶葉貿易致富,興建了這座華麗的洋樓作為居所。
潮州聚落
三峽地區在清代後期成為潮州移民的重要聚落。潮州人因原鄉風災,紛紛渡海至台灣謀生,帶來獨特的文化風俗。潮州劉家洋樓是潮州聚落發展的歷史見證,反應了當時潮州移民在台灣的經濟、文化地位。
文化資產
潮州劉家洋樓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公告為三級古蹟。其建築特色、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都使它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目前洋樓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維護,對外開放參觀。
結語
潮州劉家洋樓是台灣客家建築與潮州文化結合的經典範例。其華麗的建築風格、濃厚的歷史氛圍,不僅見證了台灣移民歷史,也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值得細細品味與保存。
延伸閲讀…
搶修劉啟祥故居將變身美術館- 地方
7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