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特色 | 起源 | 地區 | 湯底 | 配料 | 調料 |
---|---|---|---|---|---|---|
切蒲英鍋 | 鄉土料理,以烤製切蒲英入土雞高湯 | 秋田縣 | 日本 | – | 米飯、牛蒡、雞肉、舞茸 | – |
石狩鍋 | 地方料理,以鮭魚入味噌湯底 | 北海道 | 日本 | 味噌 | 洋葱、白菜、蘿蔔、豆腐、菇類 | – |
土手鍋 | 地方特色料理,以牡蠣燉煮塗抹味噌的陶鍋 | 廣島地區 | 日本 | 牡蠣 | 豆腐、蔬菜 | 味噌 |
飛鳥鍋 | 傳自中國,以牛乳為湯底 | 飛鳥時代 | 日本 | 牛乳 | 牛肉、蔬菜 | – |
涮涮鍋 | 個人小鍋,以昆布湯底燙食材 | – | 日本 | 昆布湯底 | 肉類、蔬菜 | – |
相撲火鍋 | 相撲選手常用,以高營養大份量食材燉煮 | – | 日本 | – | 牛肉、魚肉、雞肉、蔬菜、菇類 | – |
壽喜燒 | 以醬油、糖、味醂熬煮湯汁 | – | 日本 | 醬油、糖、味醂 | 牛肉、蔬菜 | 生雞蛋、醬油、糖 |
臘味火鍋 | 先將臘味過水過油煸炒後入辣油鍋底 | – | 中國 | 辣油鍋底 | 臘味、料酒、蒜、薑 | – |
天麻火腿雞 | 藥膳火鍋,以天麻、火腿等中藥材烹煮 | 昭通 | 中國 | 中藥材湯底 | 雞肉、火腿、棗、枸杞 | – |
汽鍋雞 | 使用汽鍋蒸製,功效補身 | – | 雲南 | – | 雞肉 | – |
魚頭鍋 | 以煎過的魚頭入高湯鍋底,源自沙鍋魚頭 | – | 中國 | 高湯 | 魚頭、材料 | – |
潮汕牛肉火鍋 | 類似涮羊肉,清湯燙牛肉 | – | 中國 | 清湯 | 牛肉片 | 沙茶醬 |
豬骨煲 | 原創於順德,後傳入澳門及其他地區 | 順德 | 中國 | 豬大骨熬製 | 豬骨、白胡椒、粗鹽 | – |
粥底火鍋 | 以粥為湯底 | 順德 | 中國 | 粥底 | 鮮牛、鮮雞、內臟 | – |
醉雞鍋 | 以花雕酒、中藥材煮生雞 | 香港、廣東 | 中國 | 花雕酒、中藥材 | 生雞 | – |
港式火鍋 | 鍋底配料多,以雞湯、海鮮湯常見 | – | 香港 | 雞湯、海鮮湯 | 肉類、海鮮、蔬菜 | 醬料 |
鴛鴦鍋 | 結合兩種湯底於一鍋,可同時滿足不同口味 | 重慶 | 中國 | 紅湯與白湯、沙嗲與清湯 | 食材 | – |
麻辣火鍋 | 中國最普遍,以麻辣鮮香聞名 | 重慶、四川 | 中國 | 牛骨、豬棒骨熬湯 | 毛肚、黃喉、豬腦、牛肉 | 混合香油、蒜泥、香辛料、蠔油 |
什錦鍋 | 使用木炭銅鍋,以高湯涮煮食材 | 山西中部、北部 | 中國 | 木炭銅鍋、湯料 | 食材 | – |
紅燜羊肉 | 地方名吃,先炒羊肉再燜煮其他食材 | 新鄉 | 中國 | 炒過的羊肉 | 二十餘種食材與藥材 | – |
殺豬菜 | 滿族家庭傳統菜餚,主材料酸白菜與豬五花肉 | 東北地區 | 中國 | 生炭火銅鍋、酸白菜與高湯 | 白肉 | 麻油、生抽、蒜泥 |
涮羊肉 | 相傳由蒙古軍隊發明 | 蒙古 | 中國 | 清湯 | 羊肉、蔬菜、豆腐 | 芝麻醬 |
火遍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十大「火過」事件
「火過」一詞在網路時代早已成為熱門現象的代名詞,意指某人或事物在短時間內獲得驚人關注和廣泛傳播。然而,放眼歷史長河,這樣的「火過」事件並非現代專屬,古代也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爆款」。
表格:歷史上的十大「火過」事件
排名 | 事件 | 時間 | 影響 |
---|---|---|---|
1 | 活字印刷術 | 11世紀 | 促進了知識傳播和文化發展 |
2 | 絲綢之路 | 公元前2世紀 – 15世紀 |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大舞台 |
3 | 古騰堡聖經 | 15世紀 | 標誌著活字印刷技術的普及化 |
4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 1492年 | 徹底改變了世界地理和歷史格局 |
5 | 蒸汽機 | 18世紀 | 工業革命的基石,開啟了現代世界的篇章 |
6 | 法國大革命 | 1789年 | 推翻君主專制,宣揚民主共和理念 |
7 | 工業革命 | 18世紀 – 19世紀 | 技術革新和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
8 | 電報 | 19世紀 | 加速了訊息傳遞和國際交流 |
9 | 愛因斯坦相對論 | 1905年 | 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時空和引力的理解 |
10 | 網際網路 | 20世紀末 | 創造了虛擬世界,顛覆了人類的溝通和資訊獲取方式 |
活字印刷術:知識的燎原星火
在活字印刷術問世之前,書籍的複製完全依賴於手抄,數量稀少且價格昂貴。11世紀中國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改變了這一局面。通過批量印刷,書籍得以廣泛傳播,極大地促進了知識的普及,為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絲綢之路:文明的交匯之道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貿易通道,它的興起標誌著東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大規模交流。來自中國的絲綢、瓷器和紙張等商品被運往西方,帶去了東方文明的精華;而西方的高科技產品、藝術品和宗教思想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了東方,極大地促進了兩大文明的相互借鑑和共同進步。
古騰堡聖經:印刷技術的里程碑
古騰堡聖經,是一部於15世紀中葉使用活字印刷技術印刷的聖經。它的問世標誌著印刷技術的巨大飛躍,從此書籍印刷從手工藝邁入了工業化生產。古騰堡聖經不僅是一件藝術傑作,也是人類文化傳承史上的里程碑,促進了思想的傳播和文化知識的民主化。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世界的轉捩點
1492年,義大利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率領船隊發現美洲大陸。這一事件徹底改變了世界地理和歷史格局。歐洲人首次踏上了美洲大陸,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並引發了一系列殖民擴張和全球交流的浪潮。
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基石
18世紀中期,由詹姆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成為工業革命的基石。它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推動了工業化進程。蒸汽機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從使用人力、畜力等自然能源,進入了利用化石能源的時代,開創了現代工業文明的新篇章。
法國大革命:推翻君主制的怒吼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這場波瀾壯闊的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宣揚民主共和理念。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不但在法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而且也深刻影響了歐洲和世界各地的民主革命運動。
工業革命:技術革新的黃金時代
工業革命是一場以蒸汽機為核心的科技革命。它帶來了紡織業、冶金業、交通運輸業等各個產業的技術革新。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飛速提升,為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引領了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
電報:加速度訊息傳遞
19世紀的電報發明,極大地加速了訊息傳遞的速度。通過電報,訊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橫跨千里,極大提升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溝通效率。電報的出現,對交通運輸、軍事、外交、商業等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促進了國際交流和合作的加深。
愛因斯坦相對論:顛覆對時空的理解
1905年,26歲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了劃時代的狹義相對論。它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時空的理解,推翻了牛頓經典物理學的三大基石。相對論的誕生標誌著物理學理論的巨大突破,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讓愛因斯坦成為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網際網路:虛擬世界的開拓者
20世紀末,網際網路橫空出世,這是一場技術革新和社會變革的狂潮。網際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網路世界,顛覆了傳統的資訊獲取和傳播方式。它不僅加速了訊息傳遞的速度,連接了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還催生了諸多新興產業,對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延伸閲讀…
過火歌詞張信哲※ Mojim.com
火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