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樹花」這個詞語在無花果的名稱中非常有趣。眾所周知,植物開花後經過授粉就會結果。但觀「無花果」其名,大家又有沒有好奇過︰無花果既「無花」,又何來有「無花果樹花」呢?這篇文章將給你帶來關於無花果樹花的深入解析。」
使用Facebook登入會員


① 請點此② 填寫會員資料,將由系統進行帳號整合作業。若有疑問 請洽無毒農客服。
揭秘無花果:從開花到結果的神奇過程
眾所周知,植物開花後經過授粉就會結果。但觀“無花果”其名,大家又有沒有好奇過:無花果既“無花”,又何來有“果”呢?
實際上,“無花果”一詞有兩種涵義。除了指我們日常生活所吃的果實(Ficus carica)以外,還泛指桑科榕屬植物所產生的隱花果,又稱榕果。
對榕屬植物,大家應該不陌生,市區常見的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 (圖上)、對葉榕(Ficus hispida) (圖下),以及剛才提到的食用無花果,都是榕屬的成員。
話説回來,我們平常所見的花一般都是外露的,依靠風、昆蟲等媒介傳播花粉。那麼,藏在堅固榕果內的小花是如何授粉的呢?這要歸功於一種身長只有2毫米的昆蟲——榕小蜂。
以雌雄同株的榕果為例,當雌花成熟時,榕果會散發出一陣陣香甜的氣味,而此時雄花尚未發育完全。這股香氣從榕果底部的小孔滲出,吸引榕小蜂前來。
小巧的榕小蜂通過這些小孔進入榕果中,而它們背部像魔術貼一樣的結構可以黏附花粉。在榕小蜂在榕果內移動的過程中,花粉便有機會落入成熟的雌花中,完成授粉過程。
榕小蜂在榕果內產卵後死去,它的後代在榕果中互相交配。交配後的雄性榕小蜂也在榕果中死去,而新一批懷孕的雌性榕小蜂在鑽出榕果的過程中沾上成熟雄花的花粉,為另一顆榕果的雌花授粉。
榕果內的奇妙世界 | 授粉與繁殖的奧秘 |
---|---|
榕果內部結構 | 榕小蜂如何為榕果授粉 |
這是一個新的循環的開端,榕小蜂和榕果相輔相成的繁殖過程就此揭開新篇章。
無花果樹花
無花果樹花是指無花果果樹開花時的花朵,它們通常呈現綠色或白色,並以小型聚花頭狀排列在果株上。這些花朵是無花果樹的重要部分,並起著關鍵的受粉和結果作用。
無花果樹花的形態和結構非常獨特。它們由一個呈球形的雌花頭和許多細小的雄花頭組成。雌花頭包含扁平的雌花和多個花被片,花被片呈現綠色或白色,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而雄花頭則由多個絲狀的花蕊組成,花蕊的頂端有花粉囊,其中含有無數的花粉顆粒。
無花果樹花的開花時間通常在春季或夏季,這時候無花果樹會吸引許多昆蟲前來進行授粉作業。當昆蟲接觸到花朵時,花蕊會迅速釋放出花粉,然後黏附在昆蟲的身上。當昆蟲到達另一棵花朵時,花粉便會傳遞到雌花的柱頭上,完成受粉過程。
無花果樹花的受粉後,果實便開始形成。無花果樹的果實外表呈現紫色或綠色,質地柔軟多汁,非常美味可口。果實內含許多小型的種子,種子可以經由鳥類或其他動物的消化系統傳播到其他地方,從而實現無花果樹的繁殖。
無花果樹花不僅擁有重要的生殖功能,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當無花果樹開花時,花朵的綠色或白色與果實的紫色或綠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美麗而和諧的感覺。因此,無花果樹花常常被人們用來裝飾庭院、花園或公園,增添自然的氛圍。
延伸閲讀…
無花果真的沒有花嗎,你完全低估了這種植物
什麼?無花果原來有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