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拜的後遺症】天天燒香有危健康試試換心香 |普渡拜拜燒香小心吸入致癌物 |府上有燒香嗎 |

【燒香拜拜的後遺症】天天燒香有危健康試試換心香 |普渡拜拜燒香小心吸入致癌物 |府上有燒香嗎 |

▲燒香會產生具有神經毒性、致癌性多環芳香烴、鉛、錳揮發性有機物質,其中鉛危害研究多。

(資料照)▲燒香會產生具有神經毒性、致癌性多環芳香烴、鉛、錳揮發性有機物質,其中鉛危害研究多。

(資料照)門診有位家長詢問説:「家中長輩每天燒去燻小孩呼吸道,會會有問題?」我聽了大吃一驚,不但不應去燻呼吸道,家裡應該燒香。

拜拜要不要燒香,存在爭論。

燒香拜拜的後遺症 Play

燒香會產生具有神經毒性、致癌性多環芳香烴、鉛、錳揮發性有機物質,其中鉛危害研究多。

有報告發現,有人家裡每天燒香,結果全家鉛中毒,出現貧血;國民署過去研究發現,燒香拜拜家庭,其幼童血中鉛濃度可達標準值8倍。

台大公衞學院有一個研究,分析燒香幼兒神經發展影響。

發現燒家庭,會使幼兒多項發展指標落後,這種影響家裡燒頻率有關。
燒香拜拜的後遺症

如果家裡每天燒香,小孩扶著行走風險小孩高出44%。

如果逢年過節燒香,其風險高出26%。

天天燒香家庭,小孩發展會1到2個月。

拜拜要不要燒香,存在爭論。

有人擔憂,過度管制,會加速祭祀文化消失。

信仰傳承和呼吸乾空氣願望,要怎麼找到折衷道?人稱阿文師杜文生,是製40年老手。

他整束細竹枝放進大水桶中沾,放進擺滿香粉圓盆中,師傅屏氣凝神,雙手俐落甩動,香粉開始一層層附著竹枝表面。
燒香拜拜的後遺症

這是傳統手工製環節。

這道裹粉工序,要重覆四次,才能完成一枝香,師傅手勁,是決定香品質好壞關鍵。

製師傅,阿文師杜文生。

不設香爐後行天宮,煙霧瀰漫,只在收驚儀式少量燃燒線香,信徒對著原本擺放香爐位置雙手合十膜拜。

燒香拜拜的後遺症 Play

延伸閱讀…

天天燒香有危健康試試換心香- 自由健康網

普渡拜拜燒香小心吸入致癌物,專家籲「3動作」不可少!改 …

20年前,台灣開放中國香品進口,儘管進口香品質參差,大多數製廠敵價競爭,歇業。

能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業者,強調依循法、成分天然,獲得堅持台灣製造消費者支持,銷量大不如前,他們擔心,政府持續宣導減量燒香,會讓這項傳統工藝,生存。

環保署統計,台灣一年燒掉24萬公噸金紙,3000公噸線香,產生空氣污染物於兩萬輛車排放量。

如何進一步減量,是環保署近年來重點宣導項目之一,有多廟宇響應減少香爐數量。
燒香拜拜的後遺症

2014年,位台北市中心行天宮,宣佈設置香爐,廟裡志工拿著大把大把點燃香,分給參拜信徒景象,從此走入歷史。

早在50年前,行天宮開始宣導信眾不要燒金紙,如今進一步實施燒措施,獲得民眾支持。

不設香爐後行天宮,煙霧瀰漫,只在收驚儀式少量燃燒線香,信徒對著原本擺放香爐位置雙手合十膜拜。

延伸閱讀…

常拜拜?府上有燒香嗎?

燒香的兩難怎樣才能保心安又顧健康?

行天宮新措施,站環保角度,固然是模範案例。

但每環保單位宣導減燒香、減燒金紙,不免引發議論,什麼力氣花管制工業污染,反而要來限制民眾祭拜文化?研究指出,燒香、燒金紙和汽機車廢氣、工業污染一樣,會產生懸浮微粒PM2.5,吸入,會導致呼吸道、心血管疾病。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透過實驗發現,每根燃燒後,有2%到4%會變成PM2.5,民眾點香拜拜時,因為距離,可能會直接吸入體內。

燒香,是亞洲及中東國家常見一項儀式,而在台灣,家庭中有著祭拜祖先供桌,並於平日會點香向祖靈傳達思念意。

不過,這樣習俗於我們有什麼樣影響呢?會於燒香習俗開始有所反思,主要起因於線香之中有著大量成分(先前文章:【掃墓叮嚀】),其於燃燒時會產生懸浮微粒、CO、CO2、NO2、SO2、以及各種有機揮發物,而這些物質多少存有某些危害,而暴露之下,不能其影響。

於燒香危害,觀想到過敏疾病及呼吸道疾病外,暴露之下,有潛在風險。

於成年人來説,過往有研究指出燒香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顯著相關性,有研究發現燒香某些類型肺癌發生率增加有關。

然而,燒香習俗於易感族羣中幼童可能有影響。

過敏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暴露可能導致累積劑量所致癌症發生率提升,有一些過去注意到層面 ─ 幼童神經行發展。

懷孕開始,有研究發現懷孕時暴露燒香環境當中,會嬰兒出生體重、頭圍有顯著相關;而出生後幼童,有台灣本土大型研究數據顯示,家中燒香習慣幼童大動作神經發展(包含:協助行走、行走兩項指標)有顯著相關。

綜上,雖然燒香這個習俗作探討研究並多,但是上述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了燒於人體應存有危害,此外,有許多研究旁提醒了燒危害(如懸浮微粒、多環芳香烴危害因子研究,這些危害因子會於燒時產生),因此,筆者覺得若神靈及祖先有知,相信會支持減香概念,希望大家改為徒手祭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