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冇諗過牙齒多少顆先算正常呢?其實人類嘅牙齒數量會隨住年齡變化而改變,細路仔同大人嘅牙齒數量仲好唔同添!今次就同大家詳細講下呢個話題,等你可以更了解自己嘅牙齒狀況。
乳牙同恆牙嘅分別
細路仔通常會喺6個月大左右開始出牙,到2-3歲就會出齊20顆乳牙。呢啲乳牙包括8顆門牙、4顆犬齒同8顆臼齒。等到6歲左右,乳牙就會開始脫落,慢慢換成恆牙。恆牙總共有32顆,不過呢個數字可能會因人而異,因為有啲人嘅智齒可能唔會完全長出嚟。
成人牙齒數量一覽表
牙齒類型 | 上顎數量 | 下顎數量 | 總數 |
---|---|---|---|
門牙 | 4 | 4 | 8 |
犬齒 | 2 | 2 | 4 |
小臼齒 | 4 | 4 | 8 |
大臼齒 | 6 | 6 | 12 |
總計 | 16 | 16 | 32 |
要注意嘅係,表格入面嘅大臼齒包含咗智齒。有啲人可能會因為口腔空間不足,智齒生唔出嚟或者需要拔除,所以實際數量可能會少啲。另外,有啲人天生就缺少某啲牙齒,呢啲都係正常嘅變異情況。
講到牙齒護理,無論你有幾多顆牙齒,每日嘅清潔都好重要。刷牙要用正確嘅方法,最好每日至少刷兩次,每次兩分鐘。記得要用牙線清潔牙縫,因為牙刷好難徹底清潔到呢啲位置。定期去睇牙醫檢查同洗牙,可以及早發現同處理牙齒問題,保持口腔健康。而家好多人都會忽略牙齒護理,等到痛先至去睇醫生,咁樣好容易令小問題變成大問題㗎!
台灣人正常有幾顆牙齒?醫生告訴你標準答案其實很簡單,成年人完整牙齒數量是32顆,不過這個數字會因為智齒生長狀況而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牙齒數量的小知識,順便分享一些牙科醫生常被問到的問題,讓大家對自己的牙齒有更清楚的認識。
先來看看不同年齡層的牙齒數量變化吧!小朋友的乳牙總共有20顆,大概在6-12歲之間會慢慢換成恆齒。到了青少年時期,除了原本的28顆恆齒外,後面還會長出4顆智齒,加起來就是完整的32顆。不過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人的智齒都會乖乖長出來,有些人可能只長1-2顆,甚至完全不長也很常見。
年齡階段 | 牙齒類型 | 數量範圍 | 備註 |
---|---|---|---|
0-6歲 | 乳牙 | 20顆 | 全部長齊約2-3歲 |
6-12歲 | 混合期 | 20-28顆 | 乳牙脫落、恆齒生長 |
12歲以上 | 恆齒 | 28-32顆 | 含4顆智齒 |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牙醫常說28-32顆都算正常,這是因為智齒的生長狀況真的因人而異。現代人由於飲食精緻化,顎骨空間變小,導致智齒經常長不出來或長歪,這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拔除。另外也有些特殊狀況,像是先天性缺牙或多生牙,這些都需要透過X光檢查才能確定實際數量。
平常刷牙的時候不妨數數看自己的牙齒,如果發現數量明顯少於28顆,或是某邊牙齒特別少,建議還是找牙醫檢查一下比較安心。畢竟牙齒數量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顆牙齒的健康狀況,定期洗牙和檢查才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喔!
小朋友幾歲會長齊20顆乳牙?爸媽必看成長指南
各位把拔馬麻注意啦!小朋友的乳牙生長其實有固定的時間表,一般來說從6個月大開始長第一顆牙,到2歲半左右就會長齊20顆乳牙囉~不過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不同,有些可能會提早或延後幾個月,只要在正常範圍內都不用太擔心。
乳牙生長順序一覽表
牙齒類型 | 上排長牙時間 | 下排長牙時間 | 數量 |
---|---|---|---|
門牙(正門齒) | 8-12個月 | 6-10個月 | 4顆 |
側門齒 | 9-13個月 | 10-16個月 | 4顆 |
犬齒 | 16-22個月 | 17-23個月 | 4顆 |
第一臼齒 | 13-19個月 | 14-18個月 | 4顆 |
第二臼齒 | 25-33個月 | 23-31個月 | 4顆 |
記得我家小寶當時長牙時特別愛咬東西,整天拿著固齒器啃個不停,還常常流口水。那時候我每天都會用紗布巾幫他清潔牙齦,等長出第一顆牙後就改用嬰兒專用牙刷。牙醫朋友提醒,千萬別覺得乳牙遲早會換就不照顧,蛀牙可是會影響恆牙發育的!
如果發現寶寶超過1歲還沒長牙,或是牙齒排列明顯不整齊,建議帶去給兒童牙醫檢查。我表姊的小孩就是到1歲3個月才冒第一顆牙,後來發現是缺鈣問題,補充營養後就正常長牙了。另外要注意的是,長牙期間寶寶可能會發低燒或煩躁不安,可以準備一些冰鎮的牙膠或按摩牙齦來緩解不適。
平時幫寶寶刷牙時要選用含氟量適當的兒童牙膏,大概米粒大小就夠了。我們家都是趁洗澡時順便刷牙,養成習慣後小朋友反而會主動討刷牙呢!等到3歲左右乳牙長齊後,就可以開始教他們自己練習刷牙,雖然一開始可能會刷得亂七八糟,但慢慢練習就會越來越上手啦~
為什麼有人會多長幾顆牙齒?智齒問題全解析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會比正常32顆牙多長幾顆牙齒呢?其實這跟我們常說的智齒有很大關係。智齒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退化的臼齒,但現代人下顎骨變小,常常導致智齒生長空間不足,甚至出現「多生牙」的狀況。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困擾很多人的牙齒問題。
智齒通常在17-25歲之間萌發,但根據統計,約35%的人天生就缺少1-4顆智齒。而那些長出多餘牙齒的人,通常是因為牙胚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異常,形成所謂的「多生牙」。這種情況在下顎尤其常見,可能會擠壓到其他牙齒,造成齒列不整或發炎疼痛。牙醫師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智齒橫長、斜長,甚至完全埋在牙齦裡形成阻生齒。
智齒常見問題 | 發生比例 | 可能造成的影響 |
---|---|---|
正常萌發 | 約65% | 清潔不易導致蛀牙 |
阻生齒 | 約20% | 牙齦發炎、鄰牙蛀壞 |
多生牙 | 約5% | 齒列擁擠、咬合不正 |
完全缺失 | 約10% | 無特別影響 |
很多人都是在智齒開始作怪時才發現它的存在。最常見的症狀是後牙區腫痛、張口困難,甚至伴隨頭痛。這時候千萬別以為吃止痛藥就沒事了,建議盡快找牙醫檢查。因為如果放任不管,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或是把前面的第二大臼齒頂壞。特別是那些長歪的智齒,就像牙齒裡的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可能引爆問題。
現代牙醫學普遍建議,如果智齒已經造成問題,或是經X光檢查發現有潛在風險,最好在年輕時就拔除。這是因為年輕人骨質較軟、恢復力好,手術併發症風險較低。不過也不是所有智齒都需要拔,如果生長位置正確、能正常清潔,牙醫師可能會建議保留。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檢查,讓專業醫師評估最適合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