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的歷史與回歸
獸首 | 存放地點 | 時間 |
---|---|---|
子鼠 | 法國 | 1860年至今 |
丑牛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03年至今 |
寅虎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00年至今 |
卯兔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13年至今 |
辰龍 | 圓明園管理處 (2020年) | 1860-2020 |
巳蛇 | 圓明園管理處 (2023年) | 1860-2023 |
午馬 | 圓明園管理處 (2007年) | 1860-2007 |
未羊 | 圓明園管理處 (2023年) | 1860-2023 |
申猴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00年至今 |
酉雞 | 圓明園管理處 (2023年) | 1860-2023 |
戌狗 | 圓明園管理處 (2023年) | 1860-2023 |
亥豬 | 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 | 2003年至今 |
十二獸首銅像的起源與特色


十二獸首銅像最初放置於海晏堂的噴水池,以八字形排開,每隔兩個時辰便會有一個獸首銅像噴水達兩小時,正午十二時十二獸首銅像則會同時噴水。
該噴水池稱為水力鐘和十二生肖報時噴泉,由意大利耶穌會會士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由法國耶穌會神父蔣友仁監督修建,由清朝宮廷匠師製作。
十二獸首銅像的流失與歸還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並搶奪了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1980年代末,馬首銅像首次拍賣,由台灣寒舍藝術中心董事長王定乾購買後轉售予蔡辰洋,並於2007年重新拍賣。
牛首、猴首和虎首於2000年競投獲得,豬首於2003年獲得,馬首於2007年獲得,並於2020年歸還圓明園管理處。
鼠首和兔首於2009年拍賣出售,但後因買家拒絕付款而取消拍賣。
鼠首和兔首於2013年由法國皮諾家族捐贈給中國政府。
歷史文化意義
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不僅是藝術品,更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它們見證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也反映了中國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它們的歸還不僅是一件文物回歸的事蹟,更是中國民族尊嚴的象徵。
獸首:古老文明的神秘遺珍
獸首,作為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文物,始終令人著迷。它們往往是神靈或權威的象徵,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和超自然的崇敬。
中國青銅器中的獸首
中國青銅器中廣泛使用獸首裝飾,例如饕餮紋和夔紋。
器物類型 | 獸首紋樣 | 寓意 |
---|---|---|
商朝饕餮鼎 | 饕餮紋 | 威嚴、神通廣大 |
西周鳳鳥紋尊 | 夔紋 | 靈異、辟邪 |
古希臘雕塑中的獸首
古希臘雕塑也以精美的獸首聞名,特別是獅頭和美杜莎頭。
雕塑名稱 | 獸首紋樣 | 象徵 |
---|---|---|
薩摩色雷斯勝利女神 | 獅頭 | 勝利、力量 |
美杜莎神頭 | 美杜莎頭 | 智慧、保護 |
美洲古文明中的獸首
美洲古文明中也存在大量獸首形文物,特別是瑪雅文明的鳥首狀雕塑和阿茲特克文明的蛇首狀雕塑。
文明名稱 | 獸首紋樣 | 象徵 |
---|---|---|
瑪雅文明 | 鳥首狀雕塑 | 神權統治、祭祀 |
阿茲特克文明 | 蛇首狀雕塑 | 智慧、生命 |
獸首在不同文明中的意義
文明 | 獸首象徵 |
---|---|
中國 | 權威、神力 |
希臘 | 勝利、智慧 |
美洲 | 神權、生命 |
獸首的文化價值
獸首不僅是精美的藝術品,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們反映了古代文明的信仰、價值觀和審美趣味。它們的保護和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過去,並促進跨文化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原有 12 件獸首青銅像,於 1860 年遭英法聯軍劫掠,目前分別流散於海外各博物館。民間一直呼籲返還這些獸首,作為中華文明的失落瑰寶。
延伸閲讀…
Penhaligon’s 潘海利根Portraits 獸首肖像系列19罐香水完整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