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球莖植物有哪些」,其實台灣常見的球莖植物種類比想像中還要多呢!這些植物最特別的就是地下莖會膨大成球狀,儲存養分的能力超強,開起花來特別燦爛。像我們常吃的洋蔥、大蒜其實也是球莖植物的一種,只是大家比較少把它們當觀賞植物而已。
說到觀賞用的球莖植物,最經典的就是鬱金香啦!每年春天花市都會有一波鬱金香熱潮,其實它們的球莖在秋天就要先種下去。台灣雖然氣候比較熱,但只要把球莖冷藏處理過,還是可以種出漂亮的鬱金香喔。另外像風信子、水仙花也都是很受歡迎的球莖植物,開花時香氣濃郁,特別適合放在客廳或陽台。
常見球莖植物 | 開花季節 | 特色 |
---|---|---|
鬱金香 | 春季 | 花色豐富,需低溫處理 |
風信子 | 冬末春初 | 香氣濃郁,易栽培 |
水仙 | 春季 | 耐寒性強,象徵吉祥 |
百合 | 夏季 | 花型優雅,品種多 |
孤挺花 | 春夏 | 花莖粗壯,色彩鮮豔 |
除了這些進口的球莖植物,台灣本土也有不少好看的品種。像是野生的台灣百合就是很典型的球莖植物,白色喇叭狀的花朵在夏天開得特別漂亮。還有孤挺花也是很多園藝愛好者喜歡種的,它的球莖超大顆,開出來的花又大又鮮豔,種在花盆裡超級搶眼。這些植物都很適合台灣的氣候,就算新手來種也不太容易失敗。
球莖植物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年復一年地開花,只要照顧得當,球莖會自己越長越大顆。像我家陽台那盆孤挺花,已經連續開花五年了,每年都會從原本的球莖旁邊長出新的小球莖,慢慢就變成一大叢。不過要記得開完花後還是要繼續澆水施肥,讓葉子好好生長,這樣球莖才能儲存足夠養分,明年才會開得更漂亮。
台灣常見球莖植物有哪些?這10種超好養,特別適合新手或忙碌的上班族種植。球莖植物因為自帶養分儲存庫,照顧起來特別省心,就算偶爾忘記澆水也能活得很好。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在台灣花市常見、又好照顧的球莖植物,讓你的陽台或庭院輕鬆變身小花園!
首先一定要提到風信子,它的花香濃郁而且顏色豐富,從經典的紫色到少見的黃色都有。種植時只要保持土壤微濕,放在通風處就能開出漂亮的花朵。水仙花也是超受歡迎的選擇,尤其在農曆年前後特別應景,水培或土培都可以,記得給它充足陽光就好。
植物名稱 | 特色 | 適合環境 |
---|---|---|
風信子 | 花香濃郁,顏色多樣 | 通風良好,半日照 |
水仙花 | 年節應景,水培土培皆可 | 陽光充足 |
孤挺花 | 花朵碩大,花期長 | 全日照至半日照 |
鬱金香 | 優雅花型,需低溫催花 | 冬季涼爽環境 |
百合花 | 品種多,香味迷人 | 排水良好,半日照 |
孤挺花是很多台灣人童年的回憶,它的花朵超大又鮮豔,而且超級耐旱,一個月澆一次水也沒問題。鬱金香雖然需要低溫處理球莖才會開花,但在台灣高海拔地區或冬季時種植效果很好,優雅的花型絕對值得一試。百合花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從常見的香水百合到小巧的亞洲百合,選擇超級多。
朱頂紅和火球花都是非常耐熱的品種,特別適合台灣炎熱的夏天。朱頂紅的紅色花朵喜氣洋洋,火球花則會開出像煙火一樣的橘紅色花朵,兩種都很適合放在戶外。另外像蔥蘭、韭蘭這類小型球莖植物,開花時整片種植效果特別好,而且繁殖力強,種一次就能年年賞花。
新手如何照顧球莖植物?5個簡單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都開始種球莖植物,但常常聽到有人抱怨「怎麼種沒多久就爛掉了啦!」其實照顧球莖植物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今天就來分享5個超實用的照顧方法,讓你的球莖植物可以健康長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澆水要適量,太多水會讓球莖爛掉,太少又會長不好。建議可以用手指摸摸土壤表面,如果感覺乾乾的再澆水就好。特別是在球莖剛種下去的時候,水分控制更要小心,等它開始發芽後再慢慢增加澆水量。記得花盆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這樣多餘的水才能流出去。
光照也是關鍵因素,大部分球莖植物都喜歡明亮的散射光。可以放在窗邊但不要直接曬太陽,特別是夏天的中午時段,陽光太強會把葉子曬傷。如果發現葉子開始變黃或捲曲,可能就是光照太強了,要趕快換位置。
施肥方面,建議參考這個簡單的施肥時程表:
生長階段 | 施肥頻率 | 建議肥料 |
---|---|---|
種植初期 | 不需施肥 | – |
發芽後 | 每2週1次 | 稀釋的液態肥 |
開花前 | 每週1次 | 高磷鉀肥 |
開花後 | 停止施肥 | – |
再來是溫度控制,球莖植物通常喜歡涼爽的環境,最適合的溫度大概在15-25度之間。夏天太熱的時候可以考慮移到比較陰涼的地方,或是用遮光網稍微擋一下陽光。冬天如果氣溫太低,有些品種可能需要移到室內過冬。
最後要提醒大家定期檢查球莖狀態,特別是換季的時候。如果發現球莖表面有發霉或變軟的情況,就要趕快處理。可以用乾淨的小刀把壞掉的部分削掉,然後泡一下稀釋的殺菌劑再重新種植。健康的球莖摸起來應該是飽滿結實的,如果變得太軟或開始皺縮,可能就是出了問題。
為什麼球莖植物適合台灣氣候?專家解析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為什麼陽台上種的球莖植物特別好養?其實這跟台灣的氣候特性超合的啦!球莖植物像是風信子、鬱金香這類的,它們的地下莖就像自帶儲藏室,能夠儲存水分和養分,剛好適應台灣時晴時雨的天氣型態。當遇到突然的乾旱或暴雨,它們都能靠著球莖裡的存糧撐過去,根本就是為台灣天氣量身訂做的植物類型。
台灣的氣候大致可以分成幾種特性,我們用表格來比較一下球莖植物的適應優勢:
台灣氣候特性 | 球莖植物優勢 | 常見適應品種 |
---|---|---|
夏季高溫多濕 | 球莖休眠避開酷暑 | 孤挺花、百合 |
冬季溫暖少雨 | 利用涼季生長開花 | 風信子、水仙 |
季節轉換明顯 | 快速反應溫度變化 | 鬱金香、番紅花 |
颱風季強風暴雨 | 地上部受損後能從球莖重新生長 | 大理花、朱頂紅 |
講到種植技巧,台灣人最愛的就是球莖植物幾乎不用特別照顧。像在台北盆地這種濕度高的地方,球莖植物反而比一般草本植物更不容易爛根,因為它們會自己調節水分吸收。中南部日照強的地區,球莖植物又比嬌嫩的觀葉植物耐曬,真的是都市農夫的入門首選。
球莖植物還有一個超棒的特點是繁殖力強,今年種一顆明年可能就變五顆。這種特性在台灣特別實用,因為可以分給鄰居朋友一起種,大家陽台都能開滿花。而且很多球莖植物像孤挺花、百合都是台灣常見的品種,已經在地化適應得很好,連新手都能輕鬆種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