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台灣常見的「瓊崖海棠福木」,這種樹木在台灣的公園、校園甚至行道樹都很常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背後的故事跟實用價值呢!
瓊崖海棠福木又叫做紅厚殼或胡桐,是熱帶地區常見的常綠喬木。它的樹皮灰褐色,葉子厚實有光澤,最特別的是會開白色小花,結出像小蘋果一樣的果實。在台灣,從北到南都能看到它的蹤影,特別是在高雄、屏東這些比較熱的地方,長得特別好。記得小時候在學校操場旁邊就有一排,夏天躲在樹蔭下特別涼快,果實掉下來的時候還會跟同學比賽誰撿得多呢!
這種樹木其實超級實用,不只是好看而已。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它的種子可以提煉出瓊崖海棠油,這種油在傳統上有很多用途。我阿嬤以前就說過,她們那個年代會用這個油來保養頭髮,聽說對皮膚也很好。現在有些天然保養品也會加入這個成分,真的是從頭到腳都能照顧到。
特性 | 說明 |
---|---|
學名 | Calophyllum inophyllum |
別名 | 紅厚殼、胡桐、海棠果 |
花期 | 夏季 |
果期 | 秋季 |
樹高 | 可達20公尺 |
用途 | 景觀樹、藥用、油料 |
說到瓊崖海棠福木的種子,真的超有趣的!它的種子圓圓的,外殼很硬,要種的話得先泡水處理。我有次在公園撿到幾顆,照著網路上的方法試著種,沒想到真的發芽了,現在陽台上還有一盆小苗呢。種子盆栽很適合新手,因為它生命力強,就算忘記澆水幾天也不會馬上死掉,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真的很友善。
在台灣的歷史裡,瓊崖海棠福木也佔有一席之地。日治時期就被引進台灣,因為耐鹽、抗風,常被種在海邊防風林。現在走在某些老街道或校園裡,看到特別高大的瓊崖海棠,搞不好都已經七八十歲了呢!這些老樹見證了台灣的發展,樹下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故事。像台南就有幾棵被列為保護樹木的瓊崖海棠,樹幹要兩三個人才能環抱,站在下面真的能感受到時間的重量。
瓊崖海棠福木是什麼?台灣常見的耐旱行道樹介紹
最近走在台灣街頭,你有沒有注意到一種葉子厚實、樹形優美的行道樹?那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瓊崖海棠福木啦!這種樹在台灣真的超常見,尤其是南部地區,因為它超級耐旱又不怕熱,根本就是為台灣氣候量身打造的。而且啊,它的葉子看起來油亮油亮的,在陽光下會反光,遠遠看過去整排都閃閃發亮,超級療癒的~
瓊崖海棠福木其實是藤黃科植物,原產於熱帶亞洲地區,後來被引進台灣當作行道樹和庭園樹。它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適應力超強,就算遇到乾旱或是空氣污染都不怕,而且幾乎不太需要特別照顧。這種樹可以長到15公尺高,樹冠呈現漂亮的傘形,夏天走在樹下超級涼爽的!它的葉子對生,摸起來厚厚的很有質感,新長出來的嫩葉還會帶點紅色,看起來特別可愛。
特性 | 說明 |
---|---|
學名 | Calophyllum inophyllum |
科別 | 藤黃科 |
原產地 | 熱帶亞洲 |
耐旱程度 | 極強 |
耐污染能力 | 強 |
常見用途 | 行道樹、庭園樹、防風林 |
除了當行道樹,瓊崖海棠福木其實還有很多用途喔!它的木材質地堅硬,可以用來做家具或工藝品。更特別的是,它的種子可以提煉出瓊崖海棠油,這種油在傳統醫學上很有價值,據說對皮膚很好。不過要提醒大家,它的果實雖然長得很可愛,圓圓的像小蘋果,但是不能吃喔!以前就有人誤食結果送醫,所以看到地上掉落的果實千萬別亂撿來吃。
在台灣,瓊崖海棠福木主要分布在南部和東部,像是高雄、屏東、台東這些地方都常常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墾丁一帶,因為海風強、鹽分高,很多樹都長不好,但瓊崖海棠福木就是有辦法活得很好,所以當地人特別喜歡種它。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它的樹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明顯的縱裂紋,老樹的樹皮看起來特別有味道,像是有故事要說一樣。
每次去台灣海邊玩,總會看到一排排綠油油的瓊崖海棠福木,為什麼瓊崖海棠福木能在台灣海邊長得這麼好?其實這跟它的特性和台灣的環境超級match啦!這種樹根本就是為海邊而生的,耐鹽、抗風又不怕曬,簡直是海岸線的守護神。而且啊,它的根系超發達,可以牢牢抓住沙土,颱風來了也不容易倒,難怪台灣從北到南的海岸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說到瓊崖海棠福木的生存技能,真的不得不佩服它的適應力。台灣海邊常見的惡劣條件,像是強風、鹽霧、貧瘠的沙質土壤,對一般植物來說根本是地獄難度,但對它來說卻是剛剛好。它的葉片厚厚的,表面還有蠟質保護,可以有效減少水分蒸發,就算太陽再大也不怕脫水。更厲害的是,它連海風帶來的鹽分都能忍受,這種本事可不是每種樹都有的喔!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瓊崖海棠福木在台灣海邊生存的幾大優勢:
特性 | 說明 | 對台灣海邊的適應性 |
---|---|---|
耐鹽性 | 可忍受海水噴濺和高鹽分土壤 | 完全不怕海風帶來的鹽害 |
抗風性 | 根系深且廣,枝幹韌性強 | 颱風季節也能穩穩站住 |
耐旱性 | 厚葉片減少水分蒸發 | 適合夏季炎熱少雨的環境 |
繁殖力 | 種子易發芽,扦插也容易成活 | 快速形成海岸防風林 |
適應力 | 對土壤要求不高 | 沙質、礫石地都能生長 |
除了天生的好體質,台灣人種植瓊崖海棠福木的歷史也很久了,經驗豐富的園藝專家都知道怎麼照顧它。像是種植時會選擇背風面,幼苗時期還會特別保護,等長大一點就讓它自然適應環境。這種人為的細心照料,加上它本身的強韌特性,難怪能在台灣海邊活得這麼滋潤。而且啊,它開花的時候超美的,白色小花配上深綠葉子,根本是海邊最天然的裝飾!
走在台灣的公園或校園裡,常常會看到瓊崖海棠和菲島福木這兩種長得很像的樹木,到底如何分辨瓊崖海棠與菲島福木?3個簡單辨識技巧分享給大家。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細節,下次再遇到就不會傻傻分不清楚啦!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看葉子的形狀和質感。瓊崖海棠的葉子比較厚實,摸起來有種皮革的觸感,葉緣是波浪狀的,而且葉尖會稍微往後反捲;菲島福木的葉子就相對薄一些,表面光滑很多,葉緣是平整的,整片葉子看起來比較平展不會捲曲。這個差異在陽光下特別明顯,瓊崖海棠的葉子會因為比較厚而顯得顏色更深。
再來可以觀察樹幹和樹皮的樣子。瓊崖海棠的樹幹通常比較直立,樹皮是灰褐色的,表面會有明顯的縱向裂紋,摸起來粗糙感很重;菲島福木的樹幹就比較容易有分枝,樹皮偏灰白色,裂紋比較細碎不明顯,整體看起來光滑許多。如果是老樹的話,這個特徵會更明顯喔!
最後一個辨識重點是看果實。雖然兩種都會結果,但瓊崖海棠的果實是圓球形的,成熟時會變成紅色,直徑大概1公分左右;菲島福木的果實則是橢圓形的,成熟時是黃色或橙黃色,大小會比瓊崖海棠的再大一些。不過要看到果實可能要等季節對了才有辦法觀察到。
特徵 | 瓊崖海棠 | 菲島福木 |
---|---|---|
葉子質感 | 厚實如皮革,葉緣波浪狀 | 較薄光滑,葉緣平整 |
樹皮 | 灰褐色,縱向裂紋明顯 | 灰白色,裂紋細碎 |
果實 | 圓球形,成熟變紅色 | 橢圓形,成熟變黃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