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起物是一種源自台灣的日常用品,它的設計理念是將生活中的小物件融入美感與實用性。從居家生活到辦公環境,生活起物提供了一系列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小物件,讓人們在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便利與舒適。
結語
生活起物雖然看似平凡,但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選擇合適的生活起物並正確使用和保養,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舒適。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這些小物件發揮著
T22 花蓮石材工廠見學體驗
棟隆企業 ╳ 生活起物:強化永續概念,打造綠色產業
-
企業簡介 棟隆企業,成立於1987年,作為台灣最大的花崗巖供應商,專注於鑄造花崗巖專業建材,是台灣高鐵和台北捷運的供應商之一,亦與國際建築大師李天鐸有合作關係。近年來,該公司積極推廣品質與環保節能的品牌理念。 改造目標 此次改造旨在傳達棟隆企業的「可靠 Reliable」、「遠見 Visionary」和「永續 Sustainable」精神,強調花崗巖加工的環保特性,用水100%可回收,展現企業的環保、節能減碳的實踐。 品牌合作 棟隆企業與生活起物 googoods design 合作,翻轉石材業的環境污染形象,凸顯石材業的高循環度特點。 改造重點 改造設計緊扣棟隆企業的 DL 字首,加強品牌識別度, 同達大理石╳那個空間NAKNK:小空間大想像,自在開啟專業石材對話的想像之境
品牌:同達大理石
網站:同達大理石官方網站
特色產品:大理石薄板、雕刻白、卡拉拉白、銀狐、蒙馬特灰、玉石水晶類等
年產量:超過萬噸原石
網站:同達大理石官方網站
合作單位:那個空間NAKNK
改造後空間類型:多功能室內
草原市務所提出以「人」為核心的空間改造概念,將花蓮作為起點,深入探討石材這一在地重要產業的獨特價值。展廳外新建了由14片170 cm x 70 cm的青玉石拼接而成的特殊門庭,這些石板從天然面、噴砂面、平光面到透光亮面,展示了石材的多種風貌,象徵著廠區向世界礦山敞開大門。室內設計以現代美學為基調,運用通透的玻璃材質和曲線流暢的鋁鎂鋅板,將遠處的山巒和蔚藍天空倒映其上,自然色調和石材的宏偉與精緻相映成趣。展廳內的展桌設計獨特,設有專門的隔層,可陳列各種厚度和尺寸的石材樣品,且所有樣品均存入雲端資料庫,讓設計師和買家不必親臨花蓮,也能輕鬆選購。廠區的視覺統一由田修銓設計師負責,從千坪石板展售區的柱體空間標誌到石材上的新產標牌,乃至倉庫門口的現代化數字標記,所有細節都展現出現代風貌。田修銓還以其標誌性的銀灰色調設計了一系列煌奇周邊商品,從安全帽到樣品膠帶,乃至礦泉水,傳遞出石材的時尚魅力。未來,煌奇計劃開發以「原礦山」為靈感的創新石材產品,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大自然的礦山能量。煌奇提供大理石板材的選購服務,新展廳採預約制,有興趣預約的朋友可通過LINE進一步瞭解。草原市務所總監廖品淨表示:「新展廳不僅是煌奇的自有展示空間,更是希望打造成花蓮乃至全
設計師的巧思:將驚艷的蛇紋石礦山融入工廠空間
透過天窗引入礦山的陽光與風,將蛇紋石礦山的震撼轉化為工廠的設計靈感。廠區內燈光與機具的色彩經過精心調整,與傳統的噴漆導視系統相呼應,使工廠保留其獨特個性。工廠開放遊程中,亦推薦訪客前往「漁場鍋物三代目」,品嚐合作推出的「石器食器」,感受台灣玉紋石的獨特之美,同時也是對在地文化的致敬。
延伸閲讀…
改造目標:重新定位工廠品牌形象,提供客户舒適的互動體驗
同達大理石,這家已經
前瞻石材空間設計與改造
草原市務所提出以「人」為核心的空間改造概念,將花蓮作為起點,深入探討石材這一在地重要產業的獨特價值。展廳外新建了由14片170 cm x 70 cm的青玉石拼接而成的特殊門庭,這些石板從天然面、噴砂面、平光面到透光亮面,展示了石材的多種風貌,象徵著廠區向世界礦山敞開大門。室內設計以現代美學為基調,運用通透的玻璃材質和曲線流暢的鋁鎂鋅板,將遠處的山巒和蔚藍天空倒映其上,自然色調和石材的宏偉與精緻相映成趣。展廳內的展桌設計獨特,設有專門的隔層,可陳列各種厚度和尺寸的石材樣品,且所有樣品均存入雲端資料庫,讓設計師和買家不必親臨花蓮,也能輕鬆選購。廠區的視覺統一由田修銓設計師負責,從千坪石板展售區的柱體空間標誌到石材上的新產標牌,乃至倉庫門口的現代化數字標記,所有細節都展現出現代風貌。田修銓還以其標誌性的銀灰色調設計了一系列煌奇周邊商品,從安全帽到樣品膠帶,乃至礦泉水,傳遞出石材的時尚魅力。未來,煌奇計劃開發以「原礦山」為靈感的創新石材產品,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大自然的礦山能量。煌奇提供大理石板材的選購服務,新展廳採預約制,有興趣預約的朋友可通過LINE進一步瞭解。草原市務所總監廖品淨表示:「新展廳不僅是煌奇的自有展示空間,更是希望打造成花蓮乃至全
設計師的巧思:將驚艷的蛇紋石礦山融入工廠空間
透過天窗引入礦山的陽光與風,將蛇紋石礦山的震撼轉化為工廠的設計靈感。廠區內燈光與機具的色彩經過精心調整,與傳統的噴漆導視系統相呼應,使工廠保留其獨特個性。工廠開放遊程中,亦推薦訪客前往「漁場鍋物三代目」,品嚐合作推出的「石器食器」,感受台灣玉紋石的獨特之美,同時也是對在地文化的致敬。
延伸閲讀…
- 工廠設計的理念,是將礦山的自然美景與工廠的功能性融為一體。
- 廠內的燈光與機具色調,經過特別設計,以突顯工廠的獨特魅力。
- 遊程中推薦訪客前往「漁場鍋物三代目」,品嚐以台灣玉紋石製作的「石器食器」。
茶籽堂:從台灣苦茶油到地方創生
茶籽堂以傳遞台灣土地美好為核心價值,結合農場、社區、城市店舖和生活產業,打造以「土地」為概念的店舖。創辦人趙文豪強調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從源頭的農業到商品的製造,都秉持著與環境、土地共榮的使命。後疫情時代,茶籽堂透過「浪速計劃」共享空間,詮釋地方創生的新型態,並邀請社區、年輕人和旅客共同參與,創造更多永續的可能。
- 茶籽堂的核心價值是「傳遞台灣土地的美好」。
- 品牌整合農場、社區、城市店舖和生活產業。
-
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表示,他們不僅希望自己能成長,更希望帶動社區發展,讓台灣土地上的美好事物被發掘,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或進入社區,為當地做出貢獻。基於這一理念,茶籽堂開設了第一家以土地為主題的門市,該門市不僅銷售茶籽堂的全系列產品,還提供旅遊服務、體驗活動和土地相關講座,搭建起城市與土地之間的橋枱。該門市由台中知名設計團隊『生活起物』操刀,以棧道式空間設計,融合漁港新建設的意象,將山林與海洋的流動元素引入室內。店內的大面積落地窗將朝陽社區的風光盡收眼底,體現了品牌與產地的緊密聯繫。中央的洗手枱形同樹木立於其中,展示朝陽土地的純淨;展架則延續了品牌的可持續理念,使用石材邊角料呈現自然肌理。
茶籽堂首間品牌土地概念店:朝陽社區店的設計與概念
新冠肺炎大流行對全球造成長達4年的影響,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空間和行為的思考方式。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遠離城市,尋找不受限制的山間海邊,以數位遊牧的生活方式旅行。在此背景下,「Workation工作度假」的趨勢應運而生,這股潮流也影響了朝陽社區的地方創新。由於人口流出和老齡化,朝陽社區的一些空間逐漸閒置。在星展銀行(台灣)和新形態居住品牌Alife的合作下,這些老屋被改造成共享空間「浪速計畫 Naniwa House 1」,以會員制的形式,為有意單位或新創團隊提供工作和生活空間。趙文豪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降低年輕人回到土地的門檻,使得他們的夢想能夠更加接近現實。
朝陽社區的
Naniwa House 1
在這個空間中,有一扇窗,它不僅是通向外界的通道,更是將社區景緻納入視野的畫框。透過這扇窗,自然的光影變幻、鄰裏的日常生活,以及遠處的山與海,都成為了室內的一部分。每一天,這扇窗就像是一本活頁日記,紀錄著周遭環境的變化,將自然之美融入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