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想説:「我們是一家人」,誤説成了:「我們一家是人」,説台語朋友可能會説他:「一句講袂曉話。
」「袂曉」會。
這是一句顛倒話,説法應該是「一句話袂曉講」。
説倒了話來糾正對方話説倒了,主要是想讓方知道他説錯話了,同時因為自己話説倒了,可以對方證明:人非聖賢,犯錯是避免。
”如是。


「貓」是「麻臉人」,這種人臉麻子,説他「」,聽來有些奇怪。
但「點」在台語裡用來表示「分數、成績」,所以「」可以表示「沒有分數、毫無成績」。
這句話表面上聽來好像是「麻臉人看成沒有麻點」,但實際上要説是「別以麻臉人沒有成績」。
要是買了一些水果,當中沒有一個好吃,可以台灣俗語「五斤番薯八十一兩」,來形容買到這些水果透頂。
這句話誇張,因為一台斤是十六兩,五斤原本只有八十兩,但這五斤番薯有八十一兩是,表示番薯超過了應有重量,所以這句話要説是,買到東西糟到極點了,一絲一毫沒有。
科技日新月異,、、新奇東西推陳出新,市場上每隔一陣子會推出商品,很多商品是前所未見。
沒見過東西,台灣俗語有一句很話説:「生目睭毋捌看著目眉」,「目睭」眼睛,「毋捌」是沒有過,「毋捌看著」是沒見過,「目眉」是眉毛。
「長眼睛沒見過眉毛」,這是事實,不過這句話,主要是強調「沒見過」意思。
5.目睭花花,匏仔看做菜瓜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流長,數千年歷史長河當中,無數祖先前輩,他們所學所感以及經驗談,編繪成了一句一句俗語、諺語,通過人們口口相傳,流傳下來,是後人予以告誡、參考,所謂“聽老人言,吃虧眼前。
”如是。
可是時代發展,社會。
人們各種觀念和前,生活環境、習慣,有着天差地別。
那麼許多老祖宗留下俗語,現在可以應用麼?比如“眉薄如無不可交,目眼如凸夭。
”這句老祖宗留下觀人句,還可以應用麼?這句話是何含義?該如何理解呢?眾所周知,於古代科技並發達,因此古人們只能自身經驗加以總結應用,因此誕生出了許多學術派別,先秦時期百家爭鳴,這些學術派擁有着程度。
其中,有些學術人體面貌、舉止有關。
中醫,是我國文化瑰寶,如今享譽世界一門學問。
“望、聞、問、切”是中醫四大檢查方法,有資深醫者,可以通過觀望一個人表象,觀測出患者身上有哪些。
而眉毛是醫者觀望中,一處。
其中提到“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延伸閱讀…
氣血人,身體會,嚴重者會體多病、風。
其次,“腎主骨生髓,其華發開竅於耳。
”這裏的髮指是人身體內毛髮,而並非單指頭髮,因此眉毛、,程度上。
説瞭此人腎臟並不是太好。
因此這樣人交往之時,會顧慮於他。
其次,中醫學術之外,許多人人交往時,產生了觀人術。
比如政治家、理學家曾國藩大師,觀察一個人時候,會觀察他眉毛。
曾國藩《冰鑑》第五章“鬚眉篇”眉毛列舉出來講解。
其中提到“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延伸閱讀…
觀人時,主要是看其精神,而眼睛與眉毛。
能體現。
”一個人眉毛如果、,看起來十分有精神,説這個人精神狀態,做起事來會精力充沛。
而反觀那些美貌、人,精神狀態有些,因此做起事來,會事倍功半。
這是什麼有的説法中,眉毛人氣運,因為精神狀態,而出現過錯,氣運怎麼呢?再者,從古人審美角度,“濃眉大眼”人,會人種、威武感覺,而眉毛秀氣會讓人覺得其文質彬彬,但眉毛人,會人一種陰險感覺。
因此古人進行一些文學創作時,會陰險、詭計多端的反面人物,塑造成一種眉毛形象。
久而久之,眉毛,成了陰險代名詞。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人才會説“眉薄如無不可交”。
中醫角度出發,眼睛是人身體器官之一,與全身臟腑、經絡有關。
《黃帝內經》“五臟六腑,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諸脈者,屬於目。
”因此中醫角度出發,眼睛往外凸人是肝經收斂不住象,這種人控制不住自己脾氣,而且火氣,發火,時會喪失理智。
並且會有酗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