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納音」是佛燈火的一種形象比喻,它在木核心和水(油)滋養下燃燒,照亮了人間夜晚的黑暗中。這種火象徵著金盞光華、玉台吐艷,它在辰、巳時刻承接著光明的力量,成為了一束明亮的太陽光。然而,甲辰乙巳年過多的火氣讓它有遇陰則吉、遇陽則不利的特性。因此,在日柱和時柱上避免與辰、巳相沖,以免風吹燈滅,影響命運。在五行中,木是佛燈火的關鍵所在,只要是木屬性的,它就能繼續燃燒,」
甲辰年納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中國的紀年法中,甲辰年是指按照農曆進行計算的年份中的一個特定時期。納音則是根據十天為一個週期,每天都有對應的五行屬性,這些屬性分別對應著不同的事物和運勢。


甲辰年納音是與甲辰年相關的五行屬性的總稱。在甲辰年中,屬於木行的納音是「長流水」,屬於火行的納音是「天河水」,屬於土行的納音是「沙中金」,屬於金行的納音是「為海水」,屬於水行的納音是「大海水」。
甲辰年納音在中國的民間風俗和迷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相信,不同的納音會對人們的運勢和命運產生影響。例如,屬於火行的納音「天河水」被認為與財富和事業運有關,而屬於木行的納音「長流水」則與學業和創造力相聯繫。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甲辰年納音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這些傳統的信仰漸漸減少,更多的人將目光放在現實生活和科學知識上。雖然如此,許多人仍然保留對甲辰年納音的興趣,並將其視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甲辰年納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與年份的計算和五行屬性有關,並對人們的運勢和命運產生影響。儘管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信仰減少,但對甲辰年納音的興趣仍然存在。
佛燈火,源於甲辰年與乙巳年,對應的生肖是紅龍和紅蛇。此火種明亮且温和,在時空中照亮黑暗之地,如夜晚或未明之時。此火以木為核心,遇水則油潤生光,遇陰則吉;但在日柱或時柱中若再遇辰、巳,則恐風吹火熄,命主夭折。五行中,此火遇木則佳,遇水、木相扶更吉,大運逢木相助,主大貴。
水以井泉水、澗下水為佳,長流水為次,而大海水、天河水則不為理想。金以金泊金最清貴,但需水、木相助方顯達。砂中金、釵釧金也為吉,唯獨劍鋒金與之相配,謂之燈花拂劍,更為吉祥。土則以壁上土為宜,可安身,但最忌風吹,如遇霹靂火,則火勢過大,不宜;與天上火、爐中火並見,亦不吉。
甲辰火為燈,喜夜及水,厭晝。乙巳火為燈光,亦喜夜及水,厭晝。此火最愛秋季及申、酉時分。甲辰火需多火相助,方顯其能;遇戊辰大林木與戊戌平地木相生,則入貴格。最怕壬辰長流水與壬戌大海水,以及丙午丁未天河水之剋制,易致貧病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