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破瓦相合,聚而不齊:探索瓦合之謎

【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破瓦相合,聚而不齊:探索瓦合之謎

「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這是引《禮記·儒行》中的名言,意味著容納眾多人才的寬廣和尊重不同立場的做法。就如鄭玄所説,我們應該放下自己的固執立場,與眾人和諧共處。孔穎達進一步解釋,破瓦相合指的是破碎的瓦器能夠相互結合,同樣地,做為儒者,雖然我們的立場堅正,但仍應與眾不同,像破碎的瓦器般相互融合。劉禹錫在文中提到,純潔的玉器一旦破碎,就無法再相互結合。這段引言彰顯了容納和和諧的重要性,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應該能夠忍讓和融和。

瓦合與儒行

禮記·儒行篇

《禮記·儒行》雲:“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曰:“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必瓦合者亦君子為道不遠人。”孔穎達疏:“瓦合謂瓦器破而相合也,言儒者身雖方正,毀屈己之方正,下同凡眾,如破去圭角,與瓦器相合也。”

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 Play

唐·劉禹錫《代裴相祭李司空文》

劉禹錫 在《代裴相祭李司空文》中寫道:“玉貞而折,不能瓦合。”這句話表達了君子之道的不屈不撓,不與世俗之人苟合。

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

史記·儒林列傳序

《史記·儒林列傳序》記載:“陳涉起匹夫,驅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這描述了陳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一羣烏合之眾組成,但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在楚地稱王。

漢書·酈食其傳

《漢書·酈食其傳》中提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這是指漢軍由一羣散兵遊勇組成,實力不足。

資治通鑑·晉武帝太元十年

《資治通鑑·晉武帝太元十年》中記載:“秦晉•瓦合,相待為強,一勝則俱豪,一失則俱潰,非同心也。”這説明秦、晉兩國雖然聯盟,但由於彼此不信任,一旦戰敗,聯盟便會瓦解。

文房四譜·硯譜

蘇易簡在《文房四譜·硯譜》中描述:“西域無紙筆,但有墨。彼人以墨磨之,甚濃,貯以瓦合或竹節,即其硯也。”這描述了西域人使用墨和瓦器作為硯台的簡樸生活方式。

團隊合作是一個成功的關鍵要素。當一羣人彼此合作時,彷彿瓦片相互碰撞,雖然被聚集在一起,但往往仍然無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的含義。

在現代的工作場所中,破瓦相合的意象更加生動鮮明。每個成員都擁有獨特的技能、經驗和觀點,這像是一個將不同形狀的瓦片放在一起的拼圖。當每個人的個人利益和目標不一致時,聚集和合作就變得更加困難。然而,正是這些各異之處,為團隊注入了活力,創造了創新和多樣性。

要使破瓦相合的團隊真正合作,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好的溝通可以消除誤解、導正方向,促進成員之間的理解和合作。與其將自己關起來,不願和團隊分享意見和想法,不如主動參與討論並向他人提供支持。只有通過積極的交流和合作,團隊才能實現共同的目標。

除了溝通外,建立信任也是破瓦相合的核心。成員之間的信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石。當每個人都相信彼此的才華和專業能力時,團隊將更加有彈性和創造力。信任還鼓勵成員盡其所能,並提供他們需要的支持和資源。

破瓦相合的團隊也需要一位有效的領導者來引導他們。領導者應該有清晰的願景和目標,並能夠激勵成員並引導他們朝著共同目標前進。領導者應該善於聆聽並培養團隊成員的優勢,以實現破瓦相合的目標。

在結語中,破瓦相合是一種困難的過程,但也是一種充滿潛力和創意的過程。通過溝通、信任和領導,團隊可以充分發揮個人才華,實現共同的目標。當團隊成員真正理解並接受彼此的不同之處,他們將能夠破瓦相合,以一種更加和諧和有效的方式合作。

延伸閲讀…

瓦合

瓦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