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稱綠色、青綠色、天青色,指是一種等量和藍混合而成顏色,可以指代任何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顏色。
色彩學和印刷中,青色專指英文cyan,是白色光減去紅色光後顏色,或者是波長500~485奈米色光。
中文青色「綠色」其主要含義,如青草、青山、青江菜、青椒;小部份時候可以指藍色,例如青天白日地紅中「青天」。
指綠色和藍色,古代中國青色所包含含義鬆,可以指灰色、黑色、紫色和草綠色非藍綠色顏色,例如青絲(更年期灰色頭髮)、玄青(黑色布料衣服)、淤青(皮膚下紫色血塊)和青黃接(黃色稻穗枯萎成黃綠色)[1]。
如李白《進酒》:“君見高堂明鏡悲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受到中國影響,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常用青色來指代各種藍綠色系顏色。
例如日本青色定義和中國相反,大多數時候專指藍色,只有小部份時候會指綠色[7]。
漢字青,舊字形為「靑」。
古漢語中指綠色植物發芽時所生之色[8][9],是藍草中提取出的色彩。
[10][11]
“青”字“東方色”“象物生時色”,上古指藍色,黑色講。
如《遊》:“負青天,然後圖南。
”後來產生了黑色意思。
如李白《進酒》:“君見高堂明鏡悲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蒼”是藍色,青色。
《遊》中有“天之蒼蒼,其正色?”“碧”是青白色玉石,《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為碧。
”後來代指青白色,藍色。
江淹《賦》:“春草碧色,春水綠波。
”三者雖是藍色,但是有。
但是三者有時候可以通用(沒有像表示紅色赤紅朱緋這區顯),蒼天/青天/碧空/碧落,青草/碧草。
《論語•陽貨》“紫之奪朱”宋邢昺疏:「是西方,碧是西方間。
其法本宋寧宗宮禁,制號天水碧。


延伸閱讀…
」清人陳澧《公孫龍子注》説:“青雜乎白,白似足以掩青色,而卒不能掩,成碧色,非正色。
” 青白,而相與;相勝,兩。
爭而明,其色碧。
“,二色,雜則爭明而為碧。
”清王夫之《小雲山記》:寒則,春則碧。
唐 李白 《春思》詩:“ 燕草如碧絲, 秦桑緑枝。
”《浙江通志》:繭繅絲織綢有碧色,名曰松陰色。
其法本宋寧宗宮禁,制號天水碧。
延伸閱讀…
宋·蘇軾《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史君食槐葉淘》詩“請浮卵椀槐芽餅”王十朋注:“子仁曰:‘槐芽餅,即敍謂槐葉淘,蓋取槐葉汁溲麪作餅,即鮮碧色。
’” 邛州有弄色木芙,初日白,明日鵝黃,明日淺紅,明日深紅,紫色。
謂文官花。
芙蓉隔夜靛水調紙蘸花芯上,紙裹,來日開成碧色花,五色可染。
清《粵閩巡視紀略》:太姥種處,每八月烏桕葉落水中作凝碧色。
傳為太姥染衣,居民其時取水漚,染帛。
清《御定韻府拾遺》徐童《龍門山記》:觀多桐木花,其花清香襲人,其子碧,可染青碧色,若移植他處。
筆者認為,碧色,開始始於玉顏色,後來引申為通透藍綠色,兩種顏色混合比例有些把握,只有比例,碧色方能呈現。
中國顏色,有石色水色分。
碧色,説兩種可得,但要論通透,那得是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