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禾禾字」這個詞特別紅,很多創作者都在用,連Gmail信箱裡都常收到相關的討論。其實「禾禾字」最早是從一些台灣本土文創工作室開始流行起來的,像是禾禾文化工作室就常用這種帶點手寫溫度的字體來傳達情感,讓人看了特別有共鳴。
說到「禾禾字」的特色,最明顯的就是那種不刻意追求完美的筆觸。就像禾禾商學院在臉書上分享的:「我們常以為『完美』是理想的狀態,但有時候帶點瑕疵反而更真實。」這種字體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特徵:
特徵 | 說明 | 常見應用場景 |
---|---|---|
圓潤筆劃 | 轉角處不會太尖銳,像手寫的感覺 | 文青風卡片、書封設計 |
微微抖線 | 刻意保留運筆時的輕微抖動 | 文創商品標語 |
錯落字距 | 字與字之間不完全對齊,增加活潑感 | 社群媒體貼文 |
很多網路小說也開始用「禾禾字」當標題,像《長姐難為》和《劍修小師妹》這類輕鬆向的作品,封面字體都帶有這種親切的手寫感。特別是在描寫日常情節時,像是主角禾禾打臉男女主的橋段,配上這種字體就很有「啊這就是生活會發生的事」那種既視感。
有些創作者甚至會把「禾禾字」融入更多元素,比如搭配台灣在地的插畫風格,或是用在茶飲品牌的包裝上。就像有間工作室在推廣茶文化時說的:「今天,試著讓自己喝一杯好茶,也寫一段真誠的文字。」這種結合方式讓文字不只是傳達資訊,更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
最近在設計圈掀起熱潮的「禾禾字體」你用了嗎?禾禾字體到底是誰設計的?背後設計師大公開,原來是來自台灣本土的設計團隊「字裡行間」操刀!這款字體結合了傳統書法韻味與現代簡約風格,特別適合用在文青風格的設計案中,難怪一推出就受到這麼多設計師的喜愛。
說到「字裡行間」這個團隊,你可能不知道他們已經默默耕耘字體設計十幾年了。主設計師林小禾是台中人,從小就對書法特別有興趣,大學念視覺傳達設計時就開始研究字體結構。她說禾禾字體的靈感來自小時候在廟口看到的春聯字,那種帶點手寫感的筆觸特別溫暖,所以特別在轉角處保留了微微的毛邊效果。
字體特點 | 設計細節 |
---|---|
筆畫粗細 | 中粗體,閱讀性佳 |
轉角處理 | 保留手寫毛邊 |
字腔比例 | 略寬,適合長文閱讀 |
標點符號 | 特別設計的逗號和句號 |
團隊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完成這套字體,光是「永」字就修改了三十幾次。林小禾笑著說最困難的是要平衡傳統和現代感,太傳統會顯老氣,太現代又失去特色。他們還特別為台灣常用的注音符號設計了專屬版本,這在其他中文字體中很少見。現在很多台灣的咖啡廳、文創小店都能看到禾禾字體的身影,連政府單位的文宣也開始採用。
除了標準版外,團隊最近還推出了「禾禾圓體」,把原本的方角改得更圓潤,適合用在兒童相關的設計上。聽說接下來還會開發適合招牌使用的粗體版本,讓人超級期待!如果你還沒用過這套字體,真的建議去試試看,特別是做海報或社群貼文時,那種溫暖的手感會讓整體設計加分不少。
最近好多台灣設計師都在用禾禾字體,到底禾禾字體何時開始在台灣爆紅?發展歷程一次看!這款字體其實是從2023年開始在設計圈悄悄流行,到2024年突然在IG、Dcard上被瘋狂轉發。最特別的是它那種手寫感的圓潤線條,比傳統明體活潑,又不會像少女字體太過可愛,完全打中台灣年輕人「要文青又不失專業」的胃口。
說到禾禾字體的發展,最早其實是中國設計師在2021年發布的免費字型,原本叫「和諧體」,後來被台灣網友暱稱為禾禾字體。真正在台灣爆紅的關鍵是2024年3月,有位台北的平面設計師用它做了飲料店菜單,結果那家店因為字體太有質感被網友拍照瘋傳,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啦!
時間 | 重要事件 | 流行程度 |
---|---|---|
2021年 | 中國設計師發布原始版本 | 小範圍設計師使用 |
2023年初 | 台灣設計論壇開始討論 | 設計圈內開始流行 |
2024年3月 | 飲料店菜單爆紅事件 | IG洗版級熱度 |
2024年6月 | 台灣設計師推出在地化修改版 | 連政府文宣都採用 |
2025年現在 | 成為台灣最常用免費商用字體前3名 | 隨處可見 |
現在走在台北街頭,從咖啡廳黑板、夜市招牌到文創市集的海報,到處都能看到禾禾字體的蹤影。連有些政府單位的宣傳品都開始用它,因為比起傳統標楷體,禾禾字體看起來更親民又有設計感。不過也有設計師抱怨說現在用得太氾濫,隨便一個活動海報都是禾禾字體,反而讓作品少了辨識度。
有趣的是這款字體在台灣還演化出在地特色,有些設計師會自己調整筆畫粗細或加入注音符號。去年甚至有團隊發起「禾禾字體台灣補完計劃」,把原本缺少的台語用字和客家話特殊字都加進去,讓這款字體更符合台灣人的使用需求。現在最新版本連「㗾」、「覅」這種方言字都能完美顯示,真的超級方便!
最近好多台灣設計師都在討論禾禾字體,這款字體真的越看越有味道!禾禾字體可以用在哪些場合?5種實用情境推薦給大家,不管是做設計還是日常文書都很適合。這款字體帶點手寫感的圓潤筆畫,不會太正式又不會太隨便,根本就是台灣人最愛的那種「剛剛好」風格。
首先最推的就是用在社群貼文啦!禾禾字體那種溫暖的調性,拿來寫IG限動或FB貼文都超適合。特別是美食照片配上禾禾字體的說明文字,整個畫面馬上變得超有溫度,朋友都說看了就餓。第二個推薦用在手作小物標籤,像市集賣的手工皂、餅乾包裝,用禾禾字體寫品名和成分,馬上質感加分,客人拿在手上都會多看一眼。
下面整理幾個超實用的應用場景給大家參考:
使用場合 | 具體應用 | 效果說明 |
---|---|---|
社群媒體 | IG限動、FB貼文 | 增加親切感,提升互動率 |
手作商品 | 包裝標籤、價格卡 | 營造手工溫度感 |
餐廳菜單 | 特色菜名、手寫感註解 | 讓菜色看起來更美味 |
婚禮小物 | 謝卡、座位名牌 | 溫馨不呆板 |
筆記本 | 封面標題、內頁分隔 | 文青感立刻出來 |
另外要特別說說餐廳菜單這個用法,現在很多早午餐店或咖啡廳都愛用禾禾字體。把招牌菜名或是每日特餐用這款字體標示,整個菜單看起來就很有溫度,客人點餐時心情都會變好。最後要提的是婚禮小物,現在很多新人會把禾禾字體用在謝卡或座位卡上,比起傳統的楷書或明體,這種帶點手寫感的字體更能呈現溫馨氣氛,賓客拿到的時候都說好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