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空中的微粒集合
雲是由懸浮空中的水滴或冰晶等微粒集合而成,通常不接觸地面。這些微粒在大氣層中聚集,可以在白天或夜間被看見,並可能包含更大的液體水和冰顆粒,以及煙霧或灰塵粒子。


1802年,傑克‧拉馬克對雲進行了分類。1803年,盧克‧霍華德發布了一份更完整的雲種分類報告,包括各種可能的形態。此後,氣象學家不斷完善雲的分類,增加了新的種類和變種。
天空不斷變化,雲也不斷地形成、發展和消散。雲有許多形態,包括積雲狀、層狀和卷雲狀。雲可以根據大小、外觀、形狀、結構、亮度、顏色、降雨、高度和垂直厚度進行分類。
不同類型的雲與不同的天氣相關。世界氣象組織根據雲的形態、高度和形成過程,將雲分為10個主要類型(見表1)。
積雨雲是對流雲發展的極致,通常在夏季午後形成。它們有濃厚龐大的雲體,混亂的雲底和陰暗的顏色。積雨雲通常會產生強降水,並伴有雷暴和大風。
雲種 | 特徵 |
---|---|
捲雲 | 高空雲,形態細長、蓬鬆,呈白色 |
卷積雲 | 高空雲,形態如細絲或漣漪,呈白色 |
卷層雲 | 高空雲,形態如薄紗,呈白色 |
高層雲 | 中層雲,形態如灰白色薄霧或薄紗 |
高積雲 | 中層雲,形態如絮狀或綿羊狀,呈灰色 |
雨層雲 | 中層雲,形態如灰色或藍灰色薄雲層,常有降水 |
層積雲 | 低層雲,形態如灰色或藍灰色薄雲層,但較雨層雲薄 |
層雲 | 低層雲,形態如灰色或藍灰色均勻雲層,常有毛毛雨或霧 |
積雲 | 低層雲,形態如棉花狀或花椰菜狀,底部平坦 |
積雨雲 | 對流雲,形態巨大、蓬鬆,頂部常呈現砧狀,常伴有雷暴 |
積雨雲英文:Cumulonimbus,大氣中的強勢雷暴
積雨雲英文為 Cumulonimbus,是一種發展極為旺盛的雲系,其形成與雷暴的發生息息相關。積雨雲外觀壯觀,頂部如鐵砧、底部平坦,高度可達對流層頂部,甚至穿入平流層。
積雨雲的形成
積雨雲的形成是由於強烈上升氣流所造成。當空氣中水汽充足,且有上升氣流存在時,空氣會因上升而膨脹冷卻,促使水汽凝結,形成雲滴。當上升氣流持續作用,雲滴累積逐漸增大,進而形成積雨雲。
特徵 | 影響 | 形成條件 |
---|---|---|
強烈上升氣流 | 帶入水汽、提供能量 | 環境不穩定、空氣對流旺盛 |
水汽充足 | 提供材料 | 暖濕空氣上升 |
抬升凝結高度 | 空氣膨脹冷卻 | 對流層不穩定 |
積雨雲的發展
積雨雲的生命週期可分為三個階段:
- 生長階段:上升氣流強勁,雲體不斷增高,發展迅速。
- 成熟階段:積雨雲達到最大高度,頂部呈現鐵砧狀,並伴有雷暴。
- 消散階段:上升氣流減弱,雲體逐漸消散,最終轉化為其他雲系。
積雨雲與雷暴
積雨雲與雷暴之間有密切的關聯。雷暴是發生在積雨雲中的強烈對流現象,伴隨著雷電、強風、冰雹等劇烈天氣。雷暴的形成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水汽充足:提供水源,產生充足的雲滴。
- 上升氣流強勁:促進雲滴抬升,形成高聳的積雨雲。
- 垂直風切:不同的高度層風向、風速不同,使上升氣流產生旋轉。
積雨雲的危害
積雨雲除了帶來雷暴外,還可能造成其他危害,包括:
延伸閲讀…
積雨雲| 繁體中文-英文翻譯-劍橋字典 – Cambridge Dictionary
積雨雲的英文翻譯
- 強風:上升氣流和下擊流會產生強風,破壞建築、樹木。
- 冰雹:強烈上升氣流攜帶水滴至高空,水滴凍結形成冰雹。
- 大雨:積雨雲中旺盛的上升氣流會帶來大量降水。
- 閃電:積雨雲內正負電荷累積,產生電擊現象,形成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