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圖」是研究腧穴的重要工具,它展示了臟腑經絡輸注於體表的部位。腧穴扮演著針灸、推拿等療法的關鍵角色,藉由它們,醫生能夠進行診斷和治療。這些穴位不僅具有輸注氣血的功能,還能夠連接體內外部的臟腑系統。不同的穴位有著不同的功能,包括解表穴、清熱穴和益氣壯陽穴等。此外,根據經脈的不同,穴位也可以分為經穴和經外穴。因此,在研究穴位時,我們需要注意它們的別名,並且避免混淆不同書籍中對同一穴位的命名。如果你想更深入瞭解穴位,可以參考我們精心製作的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穴位學名腧穴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
腧穴學名腧穴(腧讀shù),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主要的施術部位。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繫。在臨牀上,醫師利用腧穴的功能特點,可以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穴位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如按其功能作用,可分為解表穴、清熱穴、益氣壯陽穴等;按經脈可分成經穴、經外穴。注意穴位的別名現象。有時不同書上的多個的穴位名稱其實對應的是同一個穴位。但有些穴位的別名雖然相同,但並非就是同一穴位,這是由於不同朝代的醫師對某些穴位的命名不同所致。請注意區別。(參看:人體穴位別名錶)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採用flash動畫技術製作的互動版人體穴位圖,點擊圖片中穴位名稱會動畫提示穴位的位置。注意,此套圖片需要瀏覽器的flash支持。
經脈與腧穴的關係
經絡、腧穴的作用
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而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經絡、腧穴在人體中縱橫交錯、溝通內外、聯系上下,與人體臟腑、機體、五官的健康息息相關,能使人體氣血運行暢通,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
腧穴的應用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性冷淡、內分泌失調;皮膚方面:妊娠斑、子宮性肝斑、處女性肝斑、黃黑皮肝、體毛過多,毛孔粗大。身體方面:產婦乳汁不足,乳腺炎、胸膜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身體方面:胃炎、胃痙攣、十二指腸潰瘍、嘔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肝炎腸炎;皮膚方面:顏面浮腫,面色萎黃、色素沉着、嘴周痤瘡、鼻樑晦暗無光澤、眼角外側色斑。身體方面:胃炎,腸炎,腸痙攣,闌尾炎,腸梗阻、便秘、腹痛,膀胱炎,尿道炎、疝氣;皮膚方面:黑頭、粉刺、丘疹、痤瘡、油脂分泌旺盛。
腧穴測量的方法
注:表示穴位的“寸”,是用自己(顧客)的手指作尺子測量,被稱為“同身寸”。中指中節橈側兩端的紋頭距離為1寸;拇指指關節的寬度也是1寸;將食指到小尾指四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為標準,其寬度為3寸。
經絡與病症的關係
任脈
任脈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病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經所經過之部分的病症。
督脈
督脈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病症,以及熱性病症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症。陽氣不夠,不宜游泳,風雨寒濕,該避就避,所以冬天不能游泳,會引起許多問題。
“`
穴位圖是一種用於指導中醫針灸治療的工具。它展示了人體表面上一些關鍵的穴位位置,每個穴位與特定器官或組織相關聯。這些穴位位於身體的不同部位,包括頭部、臉部、手臂、腿部等等。
穴位圖是中醫針灸師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使他們能夠準確地找到每個穴位,以便在治療過程中發揮最佳的效果。穴位圖通常是按照特定的排列和編號方式呈現的,這樣醫生可以輕鬆地在身體上定位並針刺這些穴位。
透過這些穴位的刺激,中醫相信可以調節和平衡人體的能量流。這有助於改善許多疾病和不適,如頭痛、消化不良、睡眠問題和疼痛等。
對於那些對中醫針灸有興趣的人來説,瞭解穴位圖是很重要的。這不僅能幫助他們瞭解中醫的理論和實踐,還能使他們更加瞭解自己的身體。瞭解穴位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它們。
穴位圖的應用
穴位圖不僅在針灸中使用,還在其他一些身體療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按摩師和理療師也可以使用它來指導他們的治療過程。
此外,穴位圖也常用於教育和研究目的。它可以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人體的結構和功能。同時,它也是研究人體穴位系統的重要依據,並促進對身體療法的深入研究。
穴位圖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穴位圖也在不斷發展和改進。過去,穴位圖主要以紙質形式存在,但現在可以在數字設備上找到許多穴位圖應用程序和在線資源。
這使得人們更容易訪問和學習穴位的知識。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穴位圖,並瞭解特定穴位的位置和相關信息。同時,一些應用程序還提供針灸護理的建議,將穴位圖與其他治療方法和技術相結合。
穴位圖是中醫針灸治療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幫助醫生準確地定位並刺激人體上的關鍵穴位。它在針灸、按摩和其他身體療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是學習和研究身體與能量流之間關係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