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穿著禮儀
在莊嚴肅穆的告別儀式上,傳統喪禮服飾承載著深厚的情感寓意。簡樸粗糙的麻布衣,訴説著哀淒的追悼心緒。時至今日,雖然喪禮服裝逐漸簡化,但緬懷逝者的精神仍綿延不絕。喪禮禮服因與亡者的親屬關係而異,遵循著古老的「五服制度」,由近而遠依序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具體穿著規定如下:


親屬 | 服飾 |
---|---|
父母、配偶 | 黑袍,孝誌寫「父母」、「夫/妻」 |
子女 | 黑袍,孝誌寫「子/女」 |
孫、曾孫 | 黑袍,孝誌寫「孫」、「曾孫」 |
岳父母 | 黑袍,孝誌寫「岳父母」 |
兄弟姐妹 | 黑袍,孝誌寫「兄/弟」、「姐/妹」 |
堂(表)兄弟姐妹 | 黑袍,孝誌寫「堂(表)兄/弟」、「堂(表)姐/妹」 |
隨著時代演變,現代喪禮傾向於隆重簡約,採用黑袍搭配孝誌來表達不同的親屬關係。這種形式兼顧了傳統倫理與實用便利。
除了喪家穿著,參加告別儀式的賓客也需遵循禮儀。應避免身著喜慶顏色服飾,如紅色或金色衣物、高跟鞋等。民間習俗中,紅色被認為會擾亂亡者安寧,招致禍患。
在服裝搭配方面,素色短袖服飾較為合宜,過於華麗或裸露的款式不妥。此外,參禮者還需注意以下禁忌:
- 參加喪禮時間與自身生辰相衝者應迴避,以免觸犯喪煞。
- 前往靈堂前,可攜帶榕樹葉或護身符等避邪物品,事後記得丟棄。
此外,辦理喪事常涉及金錢往來。傳統習俗中,參加者祭拜或送禮後,喪家會回贈「吉儀」表示答謝。收禮者通常不會將這些「吉儀」保留,而是用於慈善事業或交通費用等用途。
對於亡者長輩的後事,子女、媳婦和外孫都應披麻戴孝。先人的兄弟姐妹、配偶以及侄子女輩則不用著孝服,但建議在靈堂繫上白色腰帶以示哀悼。此外,黑沙帶通常為男性佩戴,而頭花則是女性孝飾,顏色因輩分不同而異。
最後,送葬儀式也有一定的忌諱。與亡者生肖相剋的人,以及孕婦、嬰兒不宜參與,以防不祥影響。在入殮儀式過程中,親友宜保持冷靜,避免啼哭,否則會讓亡者因不忍離去而魂魄難以安息。蓋棺時,旁人應將身背轉,免得觸犯煞氣。
穿孝服禁忌
在喪葬期間,穿著孝服是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哀思與敬重,然而也存在著許多忌諱和禁忌,以免觸怒神明或不敬亡靈。以下列出常見的穿孝服禁忌,供讀者參考:
禁忌事項一覽表
項目 | 禁忌事項 |
---|---|
款式 | 不可穿著鮮豔或奢華的孝服,應以素色、寬鬆的服飾為主。 |
材質 | 孝服應採用棉麻等天然材質,避免使用絲綢或動物皮革。 |
領口 | 孝服領口宜低,以示悲傷。 |
腰帶 | 不得配戴皮帶或腰飾,可使用麻繩或白帶作為束腰。 |
鞋子 | 鞋子應為布料或草鞋,避免穿著皮質或亮麗的鞋子。 |
飾品 | 不得配戴任何飾品,包括首飾、手錶和領帶。 |
化妝 | 應素面朝天,不得施以任何妝容。 |
活動限制 | 穿著孝服期間應嚴肅謹慎,避免參與娛樂場所或熱鬧聚會。 |
性行為 | 穿著孝服期間不得行房事。 |
進出場合 | 穿著孝服時應避免出入不淨之處,如廟宇或醫院。 |
其他注意事項
除了上述禁忌之外,穿著孝服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孝服應保持潔淨,不可沾染污穢之物。
- 應依據親人喪期長短適當穿著孝服,不可提前或延後。
- 若非血親,前往靈堂致意時不宜穿著孝服。
- 孕婦因身體不適,可酌情免穿孝服。
結論
穿孝服是喪葬禮俗中的一項重要傳統,遵守穿孝服禁忌不僅是對已故親人的尊敬,也是避免觸犯禁忌,確保喪事順利進行。因此,在參加喪禮時,應留意相關忌諱,以示哀傷與敬意。
延伸閲讀…
親人去世後100天內千萬不能做這事
參加喪禮到底應該怎麼穿?告別式穿著禁忌大公開!千萬不要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