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交叉[註 1],簡稱立交,是中國大陸一個交通術語[1][3]。
立交指道路與道路或道路鐵路高程上(即一個平面)交叉[5]。
交通科學專業領域內,立體交叉橋(簡稱立交橋)指立體交叉內用於地面道路形成立體交叉行車橋樑[5]。
民間,有時“立體交叉”俗稱“立交橋”[5]。
第二層東西兩側各佈置兩條5.5公尺(18英尺)匝道,每側有一條匝道承載駛入車流,另一條承載駛出車流,總長度502公尺(1,647英尺)[3];南北兩側亦分別佈置了一條匝道供車輛駛入及駛出,中北側匝道設有調頭線,供車輛進入圓環情形下調頭[8]。


而言,立交層數,方向車流隔離得徹底,交通通行條件,但代價是建設造價、佔地面積[5]。
鵝嶺立交橋,早期稱汽車站立交橋[2],是一座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部分拆卸立交橋,連接麥地及龍豐兩地。
該橋梁位於鵝嶺北路、鵝嶺南路、鵝嶺東路鵝嶺西路交匯處[3],是惠州市第一座立交橋[4],於1993年5月25日動工建設,並於1994年8月18日啟用[2]。
該立交橋第二層於2020年7月31日22時部分關閉,並於8月7日22時完全關閉,隨後於8月1日16日期間拆卸[5],17日拆卸完成[6];相應地,第一層橋梁改造設有燈控平交路口,並於當年9月28日正式投入運作[7]。
另外,第三層橋梁則維持現狀[5]。
部分拆卸前鵝嶺立交橋惠城區一座圓環立交橋,整體呈「十」字型,全長2.387公里(1.483英里),佔地面積為24,780平方公尺(266,700平方英尺)。
[3]
鵝嶺立交橋第一、二層圓環結構,其中二層圓環直徑50公尺(160英尺);每層通行4.5公尺(15英尺)[3]。
第二層東西兩側各佈置兩條5.5公尺(18英尺)匝道,每側有一條匝道承載駛入車流,另一條承載駛出車流,總長度502公尺(1,647英尺)[3];南北兩側亦分別佈置了一條匝道供車輛駛入及駛出,中北側匝道設有調頭線,供車輛進入圓環情形下調頭[8]。
拆除前,第二層圓環限制車輛載重為5公噸(4.9噸;5.5短噸),且允許高度超2.5公尺(8英尺2英寸)以上車輛進入[9]。
此外,第一層圓環中央設有一個小型通天廣場[3]。
第二層橋梁拆除後,第一層路面改造設有燈控十字路口。
該路口總長880公尺(2,890英尺),大部分路段設雙向8車線,各組右轉專用道包含2條行車線。
往來鵝嶺北路、鵝嶺南路、鵝嶺東路鵝嶺西路車流可直接利用該十字路口通行,往來龍西街車流需藉助鵝嶺北路鵝嶺西路右轉專用道出入。
[7]
鵝嶺立交橋第三層,作鵝嶺高架橋[10],是一條全長1.39公里(0.86英里),12公尺(39英尺)分離式高架橋[3],設計時速40千米/時[11]。
橋梁呈東西走向[3],鵝嶺西路麥地路鵝嶺東路交接點[8]。
橋面最初設置雙向2車線,後改為設置雙向3車線,其中中央行車線設為潮汐車道[12]。
2013年11月,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第三層橋梁東出入口處以東90米內一段麥地路設置了鐵製隔離護欄;該護欄設於西行最內側兩條行車線之間,防止麥地路前往第二層橋梁車輛佔用第三層橋梁入口附近路面[20]。


延伸閱讀…
現時,該層橋梁限制車輛載重為15公噸(15噸;17短噸),且允許高度超2.5公尺(8英尺2英寸)以上車輛進入[11]。
作為惠州市區第一座立交橋,鵝嶺立交橋長期以來是當地一處轉運站[14],它分流車輛及行人之外,原惠州汽車客運總站周遭交通壓力緩解起到作用[4][15]。
另外,上述車站搬遷新址前,鵝嶺立交橋是該站所有始發、終到班車地[1]。
鵝嶺立交橋車流量增大背景下,第三層橋梁沿線居民深受噪音困擾。
2008年8月8日,惠州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副局長邱衞東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統一活動日」上回應當地人大代表《關於市區居民區橋梁加裝隔音板建議》時指出,該局計劃鵝嶺立交橋第三層惠州市教育局路段及惠州市第八中學路段試裝隔音屏障。
[16]
2014年1月,該工程成為惠州市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備選項目,標誌著這一工程獲得實質性推進[17]。
10月20日,作為惠州市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鵝嶺立交橋第三層橋梁隔音屏障安裝工作正式啟動[18],並12月中旬完工及投入使用[19]。
2013年11月,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第三層橋梁東出入口處以東90米內一段麥地路設置了鐵製隔離護欄;該護欄設於西行最內側兩條行車線之間,防止麥地路前往第二層橋梁車輛佔用第三層橋梁入口附近路面[20]。
延伸閱讀…
2015年7月11日9月30日,第三層橋梁臨時調整交通組織,配合整個立交橋維護加固工作;這期間,該層橋梁逢傍晚峯時段西向東單通行,逢深宵時段關閉,其餘時段自東向西單向通行[21]。
2017年6月底,惠州交警開始第三層橋梁試行潮汐車道[22]。
7月1日,該層橋梁潮汐車道正式啟用,使得上下班峯期車輛通過橋梁時間縮短一半;同時,該層橋梁允許大型車輛及非機動車進入[12]。
2018年12月13日,第二層橋梁開始實施交通管制,禁止載重5噸以上和(或)高度2.5米以上車輛進入,交警第二層橋梁各入口處加設龍門架以配合該措施[11],駕車人士該措施實施初期並未能完全適應,出現「一日發生兩起車輛撞倒龍門架事故」情形[23]。
第二層橋梁拆卸計劃於惠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2018年7月3日公佈《惠州市區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5)》(草案)中首度披露[24][25]。
其後,惠州市公用事業管理局編制了《市區鵝嶺立交橋改造方案》,指第二層橋梁2015年4月主樑結構縫隙過原因,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總站評為D級橋梁,即橋梁存在安全隱患;方案指二層橋梁圓環半徑,無法承載今時今日車流,令橋梁成惠州市區一個主要交通擁堵點;方案合共列出三套改造方案:第一套方案為保持現狀、維修加固,第二套方案為拆除第二層橋梁、改造第一層圓環十字交叉燈控路口,第三套方案第二套方案基礎上加築一條南北向跨線橋[8]。
至於實施時間,方案指有關工程會惠州汽車客運總站搬遷新址後啟動[26]。
2018年9月21日,惠州市公用事業管理局舉辦專項聽證會討論上述方案;,作為設計單位推薦方案方案二獲得會者贊同[8]。
2019年5月8日[27],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招標公告,鵝嶺立交第二層橋梁改造勘察設計工作公開招標[28]。
瞭解,最近完工黃桷灣立交,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複雜、功能樞紐型立交橋,自2009年動工以來備受各界關注。
它連接廣陽島、江北機場、大佛寺大橋、天門大橋方向道路,是重慶主城交通轉換站,並連接重慶東部新城和主城,大大縮減交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