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禾本科植物的巨大「草」
竹子,又稱竹,是禾本科竹亞科的植物,其最大特徵是不具備年輪,而是一種具有地下根狀莖的巨大草類。分佈於地球上北緯46度至南緯47度,熱帶、亞熱帶和暖温帶地區都有竹子的蹤跡,除了歐洲大陸和南極洲以外,其他各大洲均有原生竹種,唯亞洲最為繁盛。
三大竹區


世界範圍內的竹類資源,可分為三大竹區:
竹區 | 範圍 | 屬 | 種 |
---|---|---|---|
亞太竹區 | 南至新西蘭,北至庫頁島,東臨太平洋,西達印度西部 | 50餘 | 900餘 |
美洲竹區 | 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國東部 | 18 | 270餘 |
非洲竹區 | 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蘇丹東部 | 未提及 | 未提及 |
生長與繁殖
竹子為多年生植物,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或開花結籽繁衍。竹鞭萌芽力強,早春發芽前剪斷竹鞭種植,夏季即可長出新竹;而竹子開花後的種子也可播種。竹子生長快速,對水肥要求較高,且偏好濕潤且肥沃的酸性土壤。
竹材利用
用於建築的竹材,應選在竹稈達到最大強度且糖分最低時採收。竹材採收後需經過淋漓處理,以降低含水量、避免害蟲侵害。竹材在建築中的耐久性,與其採收、處理等環節息息相關。
竹與文化
竹子在中國和印度文化中,常與災禍相連,傳説其開花會帶來饑荒。竹子開花時,其鄰近的竹子也會陸續開花,造成大片竹林死亡,對以竹為食的動物造成嚴重危機。而竹米(竹子的種子)則是齧齒類動物的優良食物,竹子開花結籽時,齧齒類動物數量激增,可能會導致糧食短缺,引發饑荒。
其他特徵
竹子的種子稱為竹米,生長時間長達12-120年,且使用種子繁殖會影響其生長粗度。竹子的開花週期較長,通常為數十年到上百年不等,大部分竹類開的花均呈枯草般色澤,但也有如針麻竹般開花鮮紅的品種。
竹子有種子嗎?
「竹子」的定義
竹子屬於禾本科竹亞科,是一種多年生植物。由於其外觀和成長方式,常被誤認為是樹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竹子的繁殖方式
竹子主要有兩種繁殖方式:
| 繁殖方式 | 描述 |
|—|—|—|
| 有性繁殖(種子繁殖) | 通過產生花朵和結出種子進行繁殖。 |
| 無性繁殖(營養繁殖) | 通過地下莖(竹鞭)進行繁殖。 |
有性繁殖
竹子是有種子的,但其種子產生並不規律,且不同竹種間的種子產生率也有差異。一般而言,竹子開花結實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如適當的温度光照和營養條件。
竹子開花並非每年都會發生,而是一種週期性的現象,稱為「竹齡」。不同竹種的竹齡不同,從數年到數十年不等。在竹齡期間,竹子會停止營養繁殖,並將能量集中於開花結實。
無性繁殖
竹子最常見的繁殖方式是營養繁殖,這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方式。竹子會從地下莖上長出新的竹筍,這些竹筍會長成新的竹子個體,與母株具有相同的遺傳特徵。
營養繁殖的好處是可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竹子,但遺憾的是,通過營養繁殖產生的竹子沒有種子。
種子的作用
竹子種子對於竹子的生存非常重要。在竹齡結束後,大量竹子同時開花結實,會造成功大量種子的釋放,這有助於竹子在不利條件下存活和傳播。
結語
竹子是一種獨特的植物,具有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雙重繁殖方式。竹子種子對於竹子的生存非常重要,但並非所有竹子都會定期開花結實。瞭解竹子的繁殖方式有助於我們管理和保護這些有價值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