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聯幫平堂,一個在台灣社會中具有重要歷史地位與傳奇色彩的組織,其身影在多年的演變中,深深烙印在台灣的幫派文化之中。本篇介紹將帶領讀者一窺竹聯幫平堂的起源、發展與其在社會上的影響。
結語
竹聯幫平堂作為
竹聯幫概述
竹聯幫,一個源自台灣的國際化華人黑社會組織,於1957年誕生,是世界上四大黑幫之一。其勢力範圍主要涵蓋台灣北部及中國大陸地區,並在東北亞、東南亞乃至歐美地區建立了一定的聯繫。據估計,竹聯幫的正式核心成員約有20,000人,而包括準成員和海外合作夥伴在內,這一數字可能高達100,000人。目前,竹聯幫與天道盟、四海幫並列為台灣三大黑幫。
1984年,竹聯幫成員陳啟禮等人因涉及「江南案」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一事件也引發了美台之間的政治角力。作為回應,中華民國政府實施了全面性的掃黑行動——一清專案,這對竹聯幫和其他黑幫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竹聯幫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為全球第四危險的組織。該雜誌指出,竹聯幫的活動範圍已經從台灣擴展到東南亞,甚至美國、歐洲和澳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黑道幫派。竹聯幫涉及的多種非法活動包括走私、販毒、人口販賣、賣淫以及政治暗殺等。
竹聯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5年,當時一羣來自軍人家庭的國中生和高中生在中和鄉(今新北市永和區)的竹林路上建立了名為「中和幫」的校園幫派。這些成員多數活躍於螢橋至秀朗以及永和一帶的攤販街區。
1957年,由於糾紛,中和幫的老大孫德培帶領幫眾殺死了古亭幫成員周天送,隨後被逮捕入獄。這一事件導致了中和幫內部的派系鬥爭。部分成員,如「小潘」潘世明,脱離了中和幫,與中正區學生幫派在水源路一帶組成了「萬字幫
在「陳仁事件」後,「周霸子」周榕曾代理竹聯幫,但因現代化能力不足,與張安樂、鄧國灃等年輕一代形成新舊派系。1972年,竹聯幫在張安樂領導下重新組織,他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提拔了許多後輩。
藝界風雲
1983年,當紅藝人高凌風因檔期問題與竹聯幫發生糾紛,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槍擊和砍人事件。最後,在北港老大蔡永常的協調下,事件得以平息。蔡永常還邀請了包括楊雙伍、許金德、陳輝國等知名殺手參與談判,展現了他在黑道中的影響力。


1976至1981年間,竹聯幫與四海幫的鬥爭加劇,涉及金融與政治層面,造成股市動盪與金融風暴。
1980年代,竹聯幫在陳啟禮的領導下迅速擴大,掌握現代化武器,並設立了最初八個分堂及後來的四個分堂。
竹聯幫的勢力在這一時期急速發展,為後來的組織擴張打下了基礎。
黑金歲月
在1984年的江南案之前,竹聯幫在陳啟禮的領導下迅速擴張,設立了多個企業化堂口,並成立了直屬武裝部隊「竹聯突擊隊」。當時,竹聯幫的勢力範圍已擴大到台灣的各個角落,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黑社會力量。
藝界風雲
1983年,當紅藝人高凌風因檔期問題與竹聯幫發生糾紛,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槍擊和砍人事件。最後,在北港老大蔡永常的協調下,事件得以平息。蔡永常還邀請了包括楊雙伍、許金德、陳輝國等知名殺手參與談判,展現了他在黑道中的影響力。
竹聯幫的擴張與內部問題
竹聯幫在陳啟禮的領導下迅速擴張,為了拓展中南部版圖,陳啟禮曾打算邀請本省籍縱貫線大哥「黑松」蔡永常擔任副幫主,但因內部問題而作罷。儘管如此,蔡永常與現任竹聯幫幫主黃少岑及多位大老仍有深厚情誼。
1984年的幫派衝突
1984年,竹聯幫與四海幫為了地盤問題爆發衝突,期間發生了「荔舫餐廳事件」,這是當時台灣街頭最大規模的衝突之一。同年,竹聯幫涉入江南案,多位幫派成員遭到逮捕,包括陳啟禮和吳敦被判無期徒刑,重創了竹聯幫的勢力。
竹聯幫的領導層變動
1995年12月,幫主陳啟禮提名「麼麼」黃少岑為幫主,並在《美華報導》雜誌社上公佈。
黃少岑與竹聯幫新幫主傳聞
2007年,竹聯幫精神領袖「鴨霸子」陳啟禮逝世,導致竹聯幫幫主地位的不確定性。當時被視為「嫡系」的「主流派」幫主黃少岑與被視為「非主流派」的代理幫主趙爾文之間的權力鬥爭成為焦點。同時,元老派系的榮譽領袖周榕、胡台富,以及大老李宗奎、張安樂等人也是權力核心人物。然而,胡台富從未公開表明自己是新幫主,因此有關他的消息無法得到證實。


延伸閲讀…
竹聯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黑幫插旗雙北倉庫藏千萬大麻、咖啡包警破獲竹聯幫平堂 …
竹聯幫的國際化
東亞地區
在香港,竹聯幫與新義安、14K等三合會有著密切的聯繫,而「老鼠」何根成則擔任青堂堂主。在日本,竹聯幫由「神經劉」劉煥榮在新宿歌舞伎町建立分堂,而元老「周霸子」周榕則與山口組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此外,竹聯幫還在菲律賓建立了訓練基地,並由帥獄峯指揮,同時與當地軍方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從事槍械走私。這些調查證實了竹聯幫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黑幫。
竹聯幫在台灣的活動
1990年代,台灣經濟迅速發展,政府推出了8兆新台幣的公共工程計劃。竹聯幫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鴨霸子」陳啟禮、「白狼」張安樂、「二馬」馮在政和「東奎集團」的創立者李宗奎等,通過圍標、綁標等方式,獲得了大量公共工程合約,從中獲取了巨大利益,並以此為基礎拓展了勢力範圍。
竹聯幫的領導層變動
1995年12月,幫主陳啟禮提名「麼麼」黃少岑為幫主,並在《美華報導》雜誌社上公佈。
黃少岑與竹聯幫新幫主傳聞
2007年,竹聯幫精神領袖「鴨霸子」陳啟禮逝世,導致竹聯幫幫主地位的不確定性。當時被視為「嫡系」的「主流派」幫主黃少岑與被視為「非主流派」的代理幫主趙爾文之間的權力鬥爭成為焦點。同時,元老派系的榮譽領袖周榕、胡台富,以及大老李宗奎、張安樂等人也是權力核心人物。然而,胡台富從未公開表明自己是新幫主,因此有關他的消息無法得到證實。
延伸閲讀…
黑幫揭密/「偉強」母親告別式角頭齊聚回顧竹聯平堂起落
黑幫年輕化25歲成組長想入「靜安會」須有這3條件
竹聯幫新共主黃少岑
儘管有多位幫主傳聞,黃少岑最終在輔佐期間確立了其作為竹聯幫新共主的地位。2013年,滯留海外的張安樂返台,為竹聯幫的權力鬥爭增添了新的變數。同年12月,黃少岑改組幫內結構,設立調解委員制度,以維持幫內的團結與穩定。
竹聯幫內鬨與社會問題
2014年,竹聯幫與其他幫派在台北市東區夜店爆發衝突,並導致一名警察在介入調停時喪生,引發社會震驚。2015年,高雄大寮監獄暴動事件中,竹聯幫成員鄭立德為主謀之一,該事件震驚台灣社會。
年份 | 事件 | 影響 | |||||||||||
2007年 | 陳啟禮逝世 | 竹聯幫主地位的不確定性,主流派與非主流派的
竹聯幫
近期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