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法,於用法即語義,筮字有狹義廣義分,筮法亦然,狹義筮法指用草木做預測方法,廣義筮法指用某種手段起卦方法。
兩書不傳世。


《北史》記載隋代搜訪圖藉,劉炫偽造《連山》皇帝獻書。
《新唐書·藝文志》載有《連山》十卷,收入經部易類。
《隋書·經籍志》 載有《連山》三十卷,題為梁元帝撰,屬子部五行類。
兩書不傳世。
清人馬國翰古籍記載中,蒐羅佚文,輯出《連山》一卷。
《周易》周之《》,乾卦首,變者佔,佔九、六爻。
説,夏之《》曰《連山》,艮卦首,商之《》曰《歸藏》,以坤卦首。
鄭玄釋:「山者,象山出雲,絶。


延伸閱讀…
不過二易並亡,不知此説否[1][2]。
據《周官》記載,太卜掌三易法,連山、歸藏、周易,八經卦兩兩重疊成六十四別卦[3]。
不過,此三易之法,唯《周易》傳行於世,其餘二易亡失傳。
鄭玄釋:「山者,象山出雲,絶。
延伸閱讀…
」,謂山夏之《》。
桓譚《新論》曰:「《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
夏《》煩而殷《》簡」。
王應麟《玉海》謂:皇甫謐記雲:「《連山易》其卦艮首,艮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以十三月,人統,艮正月,故艮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