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門,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屬足太陰脾經。
大腿內側,當血海沖門線上,血海上6寸。
布有股前皮神經,隱神經和隱靜脈,股動、靜脈。
主治小便,遺溺,鼠蹊腫痛,陰囊。
直刺0.5-0.8寸,避開動脈。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素問.刺禁論》:「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取穴方法〗箕門穴位於人體大腿內側,當血海穴沖門穴線上,血海穴上6寸。
〖解剖〗 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大收肌;隱靜脈,層之外方有股動、靜脈;布有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主治疾病〗 小便,遺尿,腹股溝腫痛。
大腿內側,血海上6寸,血海衝門連線上,髕底內側端上8寸凹陷處。


兩腿張開,席地而坐,形似簸箕,開張如門,穴其上,故名。
【位置】大腿內側,血海上6寸,血海衝門連線上,髕底內側端上8寸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魚腹上,(起)兩筋間,動脈應手」;《千金翼方》:「陰股內起脈間」;《醫學入門》:「血海上六寸」;《針方六集》:「下氣衝五寸。
」【解剖】肌肉: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內收大肌。
神經: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血管:隱靜脈,層外方有股動、靜脈。
【操作】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條灸5~10分鐘。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位置】大腿內側,血海上6寸,血海衝門連線上,髕底內側端上8寸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魚腹上,(起)兩筋間,動脈應手」;《千金翼方》:「陰股內起脈間」;《醫學入門》:「血海上六寸」;《針方六集》:「下氣衝五寸。
」【解剖】肌肉: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內收大肌。
神經: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血管:隱靜脈,層外方有股動、靜脈。
【操作】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條灸5~10分鐘。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大腿內側,血海上6寸,血海衝門連線上,髕底內側端上8寸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魚腹上,(起)兩筋間,動脈應手」;《千金翼方》:「陰股內起脈間」;《醫學入門》:「血海上六寸」;《針方六集》:「下氣衝五寸。
」【解剖】肌肉: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內收大肌。
神經: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血管:隱靜脈,層外方有股動、靜脈。
【操作】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條灸5~10分鐘。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解剖】肌肉: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內收大肌。
神經: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血管:隱靜脈,層外方有股動、靜脈。
【操作】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條灸5~10分鐘。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肌肉: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內收大肌。
神經: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血管:隱靜脈,層外方有股動、靜脈。
【操作】直刺0.5~1.5寸。
【名解】箕門:箕,土箕,擔物器。


延伸閱讀…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操作】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條灸5~10分鐘。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條灸5~10分鐘。
【功效】調下焦,利水。
古典: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現代: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配穴】遺溺:箕門、通裏、大敦、膀胱俞、太衝、委中、神門。
按摩箕門穴作用處 緩解治療腹脹腹鳴、消化不良、遺精腳氣,箕門穴位位置具體在哪裏呢,怎麼找?本文圖解箕門穴位位置圖和按摩手法。
【箕門穴位置】位於大腿內側,當血海穴衝門穴線上,血海上6寸。
【穴位解剖】縫匠肌內側緣,深層有大收肌;隱靜脈,層之外方有股動、靜脈;布有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箕門穴】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屬足太陰脾經。
【穴義】脾經氣血此形成風氣。
【名解】箕門:箕,土箕,擔物器。
延伸閱讀…
門,出入門户。
該穴名意指脾土物質本穴運行轉化。
本穴物質血海穴水濕雲氣脹散而來風氣,本穴後風氣變為勢並吹帶脾土物質而行,穴內脾土物質如土箕擔運而出,故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風氣及隨風氣吹起脾土塵埃。
【運行規律】脾土塵埃隨風氣循脾經上行並沉降於本穴上部區域。
【功能作用】運化脾土微粒輸送人體各部。
【作用功效】箕門穴,沉降脾經。
調下焦,利水。
健脾滲濕,通利下焦。
【古代記述】癃閉,小便而白,淋,遺溺,鼠鼷。
【人報道】下肢癱瘓(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前列腺炎。
【治法原則】寒補而灸,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
【針刺方法】箕門穴,直刺0.5-0.8寸,避開動脈。
【艾灸方法】箕門穴,艾條灸5-10分鐘,箕門穴,艾炷灸3-5壯。
【按摩手法】雙手拇指指腹壓箕門穴,壓時要注意力度,每次按摩五分鐘,每日按摩2次。
女性每天拍拍這條溝,不僅可治婦科病,還可以變!女性每天拍拍這條溝,不僅可治婦科
32600
給孩子治病,手用藥管用–下肢按摩穴位及手法三招自測心臟病,吃洋葱保,手到病除話養生人體經絡穴位,是靈丹妙藥,信來辯!人體經絡穴位,是靈丹妙藥,信來辯! 69867
説起神闕穴,你可能覺得陌生,但如果
38807
胃疼是提起話題,如果出現
19758
話説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一
41653
會腰疼?這樣揉一揉,一巧治腰椎間盤突出大趾末端開始(隱白),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核骨(第一骨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於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佈舌下。
穴位:共21個穴位,包含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
穴位歌訣:脾足拇,隱白內側起,大都太白繼公孫,商丘直上三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前,府舍腹結橫上,腹哀食竇天溪連,胸鄉周榮大包盡,二十一穴陰全。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總稱,是人體聯絡、運輸和傳導系統。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主體,故稱為。
十二經脈體表左右稱,分佈於頭面、軀幹和四肢。
這裏箕,是指土箕,古代是一種擔物器具,於現在“簸箕”。
門,出入門户。
中醫傳承於古代,很多名詞有象形意。
箕門有擔着東西出來意思。
脾經位於大腿內側,膝蓋之上血海到腹股溝之間,這麼一段距離,有箕門一個穴位,可見這個穴位重要性,於一個驛站。
簸箕門來示意,意味着這個地方氣血堆積,垃圾堆積,其實一個物流中轉站,中轉,門打開了,貨暢其流,中轉,門,貨物爆棚。
像高鐵京廣線衡陽站。
應用到穴位上意思是:脾土物質本穴運行轉化。
本穴物質血海穴水濕雲氣脹散而來風氣,本穴後風氣變為勢並吹帶脾土物質而行,穴內脾土物質如土箕擔運而出。
這個穴位不能阻塞,否則會。
比如經歷強度運動或勞動後,這個穴位會痠痛,西醫説是運動後代謝體內多餘卡路里而產生乳酸、乙酸,乳酸和乙酸骨骼肌內蓄積,會出現肌肉痠疼。
中醫看來是有垃圾這裏堆積了,按摩按摩一下,讓它一通會很多。
箕門穴位於人體大腿內側,當血海穴衝門穴線上,血海穴上6寸。
現代常用於小便,遺尿,腹股溝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