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絲帶由來】紫絲帶反性別暴力運動的象徵 |紫絲帶運動 |

【紫絲帶由來】紫絲帶反性別暴力運動的象徵 |紫絲帶運動 |

紫絲帶代表意義當中癌症佔比例可説是不容覷,紫絲帶代表著癌症患者生存權權,醫界有人發起「紫絲帶運動」,用意是要社會大眾多多關心身旁癌症病友,並給予鼓勵,希望提升癌症手術成功率。

紫絲帶可用來當作維護罹患疾病病患或兒童人權象徵,代表著病患可以及不受歧視。

社會處表示推動「零暴力 零」概念,縣府積極推動反暴力預防工作,期待能遏止家庭暴力事件發生,希望家庭能充滿愛包容。

紫絲帶由來 Play

紫絲帶運動有三項基本主張: 1.暴力是串學習過程,施暴者並非天生具有性格。

2.人們不要,人們是暴力施行共犯,大家要做有聲多數,展現拒絕暴力力量。
紫絲帶由來

3.防治暴力個人做起,並鼓勵他人改變,地使用暴力人説:「你」。

社會處表示推動「零暴力 零」概念,縣府積極推動反暴力預防工作,期待能遏止家庭暴力事件發生,希望家庭能充滿愛包容。

因此串聯社政、衞生、教育、警政各單位防治外,重視全民參與,反家暴意識紮根社區。

推動「暴力零」社區意識,鼓勵社區參與推廣家庭暴力、性侵害預防、兒保護、老人身障保護意識,自105年起縣府帶領本縣社區及社團參與反暴力初級預防,直至今年達26個社區投入社區防暴,本(9)月14日上午社會處長陳寶緞特地前往菜園裏參加「社區防暴宣導」,透過凝聚周遭社區共識及多元生動宣導方式,寓教於樂,引領民眾關注防暴議題,盼民眾一起擔任防暴尖兵,大家一起管閒事,遏止身邊受虐、受暴事件發生,並鼓勵多社區加入社區防暴,持續打造零暴力菊島家園。
紫絲帶由來

社會處另強調紫絲帶象徵是「反暴力」及「愛和平」,透過紫絲帶運動,可以讓社會大眾瞭解暴力社會帶來影響,並關注暴力議題性,喚起社會意識,致力於終止任何形式暴力。

展覽時間112年11月5日113年2月25日,每日上午9時12時及下午2時5時(下午4時30分停止售票),開展當日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同時前200名參觀民眾於館內任一展區拍照上傳社羣媒體可獲得本次展覽特別製作膠巧克力唱片餅,邀請大家自11月5日起,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開拓館裡,踩著鬆緩時光,聽一場聲音足跡。

紫絲帶由來 Play

延伸閱讀…

紫絲帶反性別暴力運動的象徵

紫絲帶運動-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還以黑膠是落伍產品嗎?美國唱片業協會統計,疫情後黑膠轉換成為現今最潮行為,透過唱針偵測到唱片盤面振動,透過唱臂傳至擴大機,這樣過程能夠造成產生音質共振,以及唱片本身存在表面雜音,讓人感覺到彷彿原音重現;同時能感受到而且、療癒音質,成為改善疫情期間居家生活品質,以及塑造環境氛圍方式。

許多人於膠的復興行表示且不可思議,然而熟悉曲調一次返回市場唱片機裡流淌而出,舊時記憶席捲而來,音樂帶來饗宴自此而生。
紫絲帶由來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於111年喜獲高雪花女士和蔡俊哲先生贈送兩批黑膠唱片,而這兩批唱片裡不乏有早期階段樂曲,包括有日本時期歌曲、各種戲曲、古典音樂、當代流行音樂,因此開拓館以此構想,策劃了本次「聽,一場聲音足跡」黑膠唱片展覽,展館內介紹有黑膠知識、黑膠發展史,以及兩位捐贈者唱片展示,展覽後一個區域透過黑膠唱片機播放,讓大家能夠感受聽黑膠「儀式感」。

展覽時間112年11月5日113年2月25日,每日上午9時12時及下午2時5時(下午4時30分停止售票),開展當日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同時前200名參觀民眾於館內任一展區拍照上傳社羣媒體可獲得本次展覽特別製作膠巧克力唱片餅,邀請大家自11月5日起,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開拓館裡,踩著鬆緩時光,聽一場聲音足跡。

延伸閱讀…

紫絲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紫絲帶獎- 保護服務司

台灣於民國87年制定了亞洲第一部家庭暴力防治法,大家於家暴事件「家不外揚」觀念改變。

今年度台北市政府民間團體舉辦「繫上絲帶 愛家零暴力」系列活動。

街頭響應活動於7月16日(週六)下午2時起全市主要商業區登場,包括西門町峨眉街漢中街口廣場、sogo復興館前廣場、影城廣場、新光三越南西店前。

中華民國紳士協會現場發送紫絲帶徽章,並準備看板讓民眾簽名,民眾響應,行動參與這項活動。

目前累積了185,141篇報導,共12,69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