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業甲乙丙級差在哪? | 甲乙丙級營造廠怎麼選? | 小工程找丙級營造就夠?

在台灣的營建產業中,綜合營造業甲乙丙分級制度可是影響著大大小小工程的承攬範圍呢!簡單來說,這個分級就像給營造廠發「駕照」一樣,等級越高能接的案子規模就越大。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分級制度的眉角,還有不同等級的營造廠到底差在哪裡。

先來看個比較表格,這樣會更清楚:

等級 資本額要求 可承攬工程限額 技術人員要求
甲等 2,250萬以上 無上限 專任技師至少2人
乙等 1,200萬以上 7,500萬以下 專任技師至少1人
丙等 360萬以上 2,250萬以下 專任技師或技術士

從表格就能發現,甲等營造廠真的是「大咖級」的,像是蓋捷運、高樓這種大型公共工程,通常都要甲等才能投標。而乙等算是中堅份子,很多民間建案或中小型公共工程都很常見。至於丙等就比較多是接些小型的裝修、改建工程,像是透天厝翻新這類的。

講到這裡要提醒大家,選營造廠不能只看等級啦!雖然甲等聽起來很厲害,但如果是小工程,找甲等反而可能因為案子太小被隨便做。像我家隔壁王阿姨去年裝修,找丙等營造反而因為是主力業務,師傅做得特別仔細。所以重點還是要看廠商過往的實績和口碑,等級只是基本門檻而已。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營造廠會「借牌」給別人投標,這種情況在業界時有所聞。建議簽約前一定要確認是不是原廠商來施作,不然到時候工程出問題,可能連人都找不到。現在政府查得很嚴,被抓到借牌可是會被停業的,所以正派的營造廠通常都不會冒這個風險。

說到技術人員配置,這可是分級的關鍵條件。甲等要有兩位全職技師坐鎮,乙等至少一位,丙等可以用技術士代替。這些技師可不是掛名就好,他們要實際參與工程規劃和監督的。像我表哥在乙等營造當主任技師,每天都要跑工地看施工品質,壓力其實不小。

綜合營造業甲乙丙

綜合營造業甲乙丙級差別在哪?一次搞懂分級標準,這其實是很多剛入行或想發包工程的朋友常問的問題。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讓你在選擇營造廠商時更有概念,不用再被專業術語搞得霧煞煞啦!

首先要知道,台灣的綜合營造業分級主要是依照「營造業法」來規範的,主要看的是資本額、專業工程人員配置和工程實績這三大重點。等級越高能承攬的工程規模就越大,相對的審核條件也越嚴格。下面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幫大家比較:

分級 資本額要求 專業人員要求 可承攬工程限額
甲級 2,250萬以上 專任工程人員1人+技師1人 無限制
乙級 1,000萬以上 專任工程人員1人 7,200萬元以下
丙級 500萬以上 專任工程人員1人 2,250萬元以下

實際運作上,甲級營造廠因為資本雄厚、人員齊全,通常會接大型公共工程或高樓建築;乙級適合中型建案或廠房;丙級則多見於小型住宅或裝修工程。要注意的是,專業人員的資格也很重要,甲級要求一定要有技師執照,乙丙級雖然沒強制要技師,但專任工程人員也要有相關證照才行。

另外在投標公共工程時,分級制度就很重要了。像有些標案會限定要甲級廠商才能投標,就是因為工程規模大、技術門檻高。所以如果你是要發包工程的老闆,記得先看看自己的案子規模,再來決定要找哪個等級的廠商比較合適。當然啦,等級越高通常收費也會越高,這就要自己衡量預算和需求了。

最近很多朋友在問「為什麼要選擇甲級營造廠?專業度大解析」,其實這就跟我們買東西會看品牌一樣,蓋房子當然也要找最專業的團隊啊!甲級營造廠不是隨便就能拿到的認證,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專業技術人員和豐富的工程經驗,政府才會發這個牌照給你。簡單來說,能拿到甲級就代表這家公司真的很厲害,不是那種隨便接案的小包商。

先來看看甲級營造廠和一般營造廠的差別在哪裡:

比較項目 甲級營造廠 一般營造廠
資本額 至少3,000萬新台幣 通常不到1,000萬新台幣
專業技師 必須有專任建築師、技師 可能外包或兼職
工程規模 可以承攬任何規模的工程 只能接小型工程
品質管控 有完整的品管系統 通常比較隨性

甲級營造廠最讓人放心的地方就是他們的施工品質。因為他們有完整的品管系統,從材料進場到施工過程都有嚴格把關,不會像有些小包商為了省成本偷工減料。而且他們通常都有自己的專業工班,師傅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不會隨便找臨時工來做。萬一工程中遇到什麼問題,他們也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可以馬上解決,不會讓業主自己傷腦筋。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甲級營造廠的風險承擔能力也比較強。畢竟他們資本額夠大,萬一真的發生工程糾紛或是需要賠償的時候,至少有足夠的財力可以負責。不像有些小包商可能做到一半倒閉跑路,業主求償無門。而且甲級營造廠通常都跟材料供應商有長期合作關係,拿到的建材價格比較合理,品質也比較穩定,這些都是隱形的好處。

綜合營造業甲乙丙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乙級營造公司接案範圍有哪些?常見工程類型」,其實乙級營造在台灣算是中小型工程的主力軍啦!比起甲級營造的限制少很多,但能接的案子類型還是很豐富的。簡單來說,只要是建築物高度在36公尺以下、地下開挖深度在15公尺以內,或是建築物樓地板面積在10,000平方公尺以下的工程,基本上都在乙級營造的業務範圍內。

說到具體的工程類型,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見的建案都屬於乙級營造能處理的範疇。像是5層樓以下的集合住宅、小型廠房、社區活動中心這些,都是乙級營造很常接到的案子。另外像是學校的校舍改建、小型商場、餐廳裝修工程,只要規模不要太大,乙級營造都能處理得很好。

這邊整理個表格讓大家更清楚乙級營造常見的工程類型:

工程類別 具體例子 金額限制
建築工程 5層以下住宅、小型商辦 單案不超過2億
土木工程 社區道路、小型擋土牆 單案不超過1億
裝修工程 店面翻新、辦公室改裝 無特別限制
機電工程 小型空調系統、水電配管 配合主工程金額

要注意的是,雖然乙級營造能接的案子類型很多,但還是有一些限制。比如說橋樑工程、超高層建築這些就需要甲級營造才能處理。另外像是古蹟修復這種特殊工程,也會有另外的資格要求。不過對一般中小型的建案來說,乙級營造已經很夠用啦!

實際在接案的時候,乙級營造公司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專長來選擇工程類型。有些公司專門做住宅案,對透天厝的施工特別熟悉;有些則是以小型廠房見長,連帶的機電配置都很拿手。所以找乙級營造合作時,也可以先看看他們過去的工程實績,比較能找到適合的配合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