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天台禁忌】天台亂象!一試置天台,竟遭神明封殺,可怕禁忌大揭露!

【置天台禁忌】天台亂象!一試置天台,竟遭神明封殺,可怕禁忌大揭露!

台灣的民間信仰中玉皇上帝是至高的存在,玉皇上帝即為天道,後來才被信眾賦予人格神的外貌,其實天本無形。至今仍有許多地方在祭拜玉皇時仍以一塊聖牌為象徵物,而許多廟宇在執行重大要事之前,都必須上疏文請玉皇批准,這個步驟被稱為置天台禁忌

置天台,亦稱為祭天台,舉凡神明開光、新廟落成、請旨辦事、回祖廟進香,都需要搭建天台以恭迎玉皇上帝,有些地方更為謹慎,會請道長立疏文、焚香,舉行科儀以恭迎玉皇上帝,帶這個步驟完成後才能進行下一步。

置天台禁忌 Play


若從仔細分析置天台的內在意涵,可以瞭解這是封建時代留下來的習慣,保庇NOW曾在以前的文章中提過,以玉皇上帝為權力中心的天界其實是先人以當時的封建王朝制度所做的投射想像,人間的王朝以


置天台禁忌

為核心文化,使得置天台禁忌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置天台禁忌

天台山,位於東方,是中國一處名聞遐邇的神聖之地。在這座山上,有著一個被稱為「置天台禁忌」的故事。

故事中説,天台山上住著一位天神,他目睹著眾生的一舉一動,保護著這片土地的祥和。然而,據説只要有普通人踏足到天台山,就會引起天神的忌憚和震怒。

「置天台禁忌」,成為許多人們傳誦的禁忌之語。人們相信,踏上天台山絕非易事,更進一步地,觸碰到禁忌就是招致厄運和災難。

然而,關於「置天台禁忌」的描述並不明確,引發了更多的傳説和猜測。有人説,踏上天台山的第一步不能有半點猶豫,否則就會遭到天神的懲罰。也有人説,觸碰到山上的某些特定地點會引起天地的震動,天罰就會降臨。

無論是真是假,「置天台禁忌」的故事仍然繼續流傳至今。即使科學和現代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一些人仍保持著對傳統的敬畏和崇拜。他們認為「置天台禁忌」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象徵,是祖先智慧和對自然力量的臆測。

於是,在現代社會,天台山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地方,這裡是尋求神聖和心靈寧靜的人們常去的憩息之地。他們希望能夠感受到天神的存在,並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尋找到生命的真諦。

總之,「置天台禁忌」這個詞彙雖然存在著一些神秘色彩和超自然的氛圍,但卻一直引發著人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不管它意味著什麼,它已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代表著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的聯繫。

延伸閲讀…

天台

八仙桌腳下分別置放四疊壽金(金紙頭得朝門口

台灣民間信仰裡的玉皇上帝

台灣的民間信仰中,玉皇上帝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存在,是天道的象徵。雖然玉皇上帝最初並非以人格神的形式出現,但在後來的信仰發展中,逐漸被賦予了神祇的外貌。然而,依照傳統,天本無形體,許多地方在祭拜玉皇上帝時仍然以一塊聖牌作為代表,而並非所有的廟宇都會設置玉皇上帝的神像。

在執行重大宗教儀式之前,許多廟宇都會進行置天台的儀軌。置天台,也稱為祭天台,是為了迎接玉皇上帝的到來而特別搭建的祭壇。這項儀式通常在神明開光、新廟落成、請旨辦事或是回祖廟進香等重要時刻進行。在某些地區,為了表示對玉皇上帝的尊重,廟方會特別請道長設立疏文、焚香,並舉行科儀來迎接玉皇上帝。只有完成這些前置的程序,廟宇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活動。

深入探討置天台的內在意涵,可以發現這是源自於封建時代的習慣。在聚保NOW以前的報導中曾提過,天庭的運作模式實際上是當時人們對人間封建王朝制度的一種投射和想象。正如人間的王朝以皇帝為中心,天上的天庭則以玉皇上帝為權力的核心。人間的皇帝會將尚方寶劍賜予信任的大臣,讓他們代為巡視天下,而在天庭中,則有代天巡狩的王爺為玉皇上帝巡視四方。

總而言之,天庭的結構和人間的封建王朝並無二致。人間的官員在處理重大事務時需要向皇帝上疏文等待批示,同樣地,天庭的神明在進行重要活動前也需要上疏文等待玉皇上帝的批准。這兩個過程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唯一的區別在於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玉皇上帝的批示文字。

從行政管理的視角來看,上疏文是一個必需的謹慎程序,這在現實世界中的各個層面都能看到,就像是所謂的「跑簽呈」。然而,當廟宇向上帝呈交疏文時,由於對象是至高無上的神祇,因此需要更加嚴謹和慎,就如政府機構將公文送交總統府由總統裁示一樣,公文的用詞遣句絕對不能有絲毫差錯,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