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令人擔憂的尿道感染
前言
淋病是一種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由淋病雙球菌引起。其症狀、治療方式以及對健康的影響值得關注。


症狀 | 影響 |
---|---|
尿道口流出黃色濃稠膿液 | 尿道疼痛、灼熱 |
頻尿、急尿感 | 小便不暢 |
尿道發炎 | 尿道狹窄 |
前列腺炎 | 生殖問題 |
子宮頸炎 | 女性不孕 |
淋菌性眼疾(新生兒) | 失明 |
病原體和傳播途徑
淋病雙球菌通過性接觸傳播。潛伏期通常為 2-7 天。
預防和治療
定期檢查和使用安全套是預防淋病的重要措施。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子黴素或紅黴素。
後遺症
未經治療的淋病可導致嚴重的後遺症,包括:
- 尿道狹窄
- 不孕
- 盆腔感染(女性)
- 淋菌性眼疾(新生兒)
關鍵點
- 淋病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感染。
- 其症狀包括尿道口流膿、尿道灼熱和頻尿。
- 及時治療至關重要,以防止嚴重的後遺症。
- 性伴侶必須接受檢查和治療,以避免反覆感染。
- 使用安全套和定期檢查是預防淋病的關鍵措施。
老二流膿:症狀、原因和治療
老二流膿是指男性尿道或攝護腺分泌膿液的狀況,是常見的泌尿科感染症狀。
症狀
- 尿道疼痛或灼熱
- 排尿困難或頻尿
- 尿液混濁或帶血
- 下腹部或會陰部疼痛
- 陰囊腫脹或壓痛
- 發燒或發冷
原因
老二流膿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 細菌感染:大腸桿菌和其他細菌通過尿道進入攝護腺或尿道,導致感染。
- 性傳播感染(STI):淋病、衣原體和披衣菌等性傳播疾病也會引起老二流膿。
- 尿路梗阻:腎結石、尿道狹窄或攝護腺肥大等阻塞會導致尿液積聚,增加感染風險。
- 免疫系統受損:糖尿病、愛滋病或化療等狀況會削弱免疫系統,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
風險因子
以下因素會增加患老二流膿的風險:
| 風險因子 |
|—|—|
| 無保護性行為 |
| 多重性伴侶 |
| 尿路異常 |
| 免疫系統受損 |
| 糖尿病 |
診斷
老二流膿的診斷通常基於症狀、既往病史和體檢。醫生可能會進行以下檢查:
- 尿液檢查:檢查尿液是否有白血球、膿液和細菌。
- 尿道拭子檢查:用拭子收集尿道分泌物,以檢測細菌。
- 攝護腺按摩檢查:按摩攝護腺,檢查是否有膿液流出。
- 超音波檢查:查看攝護腺和尿路的狀況。
治療
老二流膿的治療取決於感染的嚴重性和潛在原因。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使用保險套:防止性傳播感染。
- 保持適當的尿道衞生:定期清潔尿道和包皮。
- 多喝水:保持尿液稀釋,防止細菌在尿液中生長。
- 控制糖尿病: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感染風險。
- 定期檢查:有性活動的男性應定期進行性傳播感染和尿路感染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