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耳人」這個詞很紅,其實就是指那些聽力特別敏銳的人啦!他們能聽到一般人聽不到的聲音,像是隔壁棟的對話、遠處的蟲鳴鳥叫,甚至連電器運轉的細微聲響都逃不過他們的耳朵。這種特殊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其實蠻困擾的,特別是在台灣這種住商混合的環境,噪音根本躲不掉啊!
說到耳人的困擾,我整理了幾種最讓他們崩潰的聲音:
噪音類型 | 一般人感受 | 耳人感受 |
---|---|---|
鄰居裝修 | 有點吵 | 像在腦中打電鑽 |
冷氣運轉聲 | 幾乎無感 | 持續性耳鳴 |
樓上腳步聲 | 偶爾聽到 | 清楚數出有幾步 |
手機震動 | 正常音量 | 像在耳邊嗡嗡響 |
其實在佛羅里達有些專門的醫療中心,像是IVX Health或Baptist Health South Florida的Infusion Care,他們雖然主要做輸液治療,但也有提供聽力相關的諮詢服務。不過台灣的耳人們更常跑耳鼻喉科,因為我們的健保實在太方便了,掛個號就能做詳細的聽力檢查。
我認識一位耳人朋友,他說最痛苦的是住在夜市附近,每天晚上都要聽各種攤販的叫賣聲、油鍋的滋滋聲,還有客人聊天的內容。他說自己不是故意要偷聽,但那些聲音就是會自動鑽進耳朵裡。後來他搬去郊區住,情況才好轉一些。現在科技發達,市面上有很多降噪耳機號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真正試過的人都說效果有限,畢竟耳人的聽力真的太敏感了。
在Navarre地區有家Bay Medical Infusion Center,他們雖然主打的是輸液治療,但環境特別安靜,聽說連空調都是特殊設計的靜音款。這讓我想起台灣有些咖啡廳會特別標榜「安靜空間」,對耳人來說真的是福音啊!不過要找到完全無聲的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現代社會到處都是聲音污染。
最近在網路上常聽到「耳人」這個詞,到底耳人是什麼?台灣人常見的耳朵困擾一次看懂。其實「耳人」就是指那些特別容易有耳朵問題的人,可能是體質關係,也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的。台灣因為氣候潮濕,加上很多人愛用耳機、掏耳朵,耳朵出狀況的機率真的很高。今天就來聊聊台灣人最常遇到的幾種耳朵問題,幫大家做好預防。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耳垢栓塞,很多人習慣用棉花棒掏耳朵,反而把耳垢推得更裡面。其實耳垢本來就會自然排出,過度清潔反而容易造成阻塞。再來是外耳炎,夏天游泳或洗完澡沒把耳朵弄乾,潮濕環境讓細菌滋生,耳朵就會又癢又痛。另外現代人長時間戴耳機,音量開太大聲,也可能導致聽力受損或耳鳴。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常見的耳朵問題和症狀:
問題類型 | 主要症狀 | 好發族群 |
---|---|---|
耳垢栓塞 | 耳朵悶脹、聽力下降 | 愛用棉花棒掏耳朵的人 |
外耳炎 | 耳朵癢痛、有分泌物 | 常游泳或耳朵潮濕者 |
耳鳴 | 耳朵嗡嗡響、聽力模糊 | 長期戴耳機、壓力大的人 |
中耳炎 | 耳朵痛、發燒、聽力障礙 | 小朋友或感冒未癒者 |
說到耳鳴,這真的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或是長時間處在噪音環境,都可能讓耳朵出現嗡嗡聲。有些人會覺得耳鳴只是小問題,但其實它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像是聽力受損、血管問題,甚至是壓力過大的表現。如果耳鳴持續超過一週,最好還是去找耳鼻喉科醫生檢查一下。
另外要特別提醒家長注意小朋友的中耳炎問題。台灣氣候變化大,小朋友感冒後很容易併發中耳炎,症狀包括耳朵痛、發燒,甚至會影響聽力。如果發現孩子一直抓耳朵、哭鬧不安,或是對聲音反應變遲鈍,就要趕快帶去看醫生。平常也要教孩子正確擤鼻涕的方式,避免鼻涕倒流引發中耳炎。
最近在網路上常聽到「耳人」這個詞,你有沒有好奇過耳人症狀有哪些?這些徵兆你中了幾個?其實所謂的耳人就是指那些耳朵特別敏感,對聲音特別在意的人。這種狀況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常見,尤其是生活在都市裡的人,每天被各種噪音轟炸,不知不覺就培養出「耳人體質」了。
先來看看常見的耳人症狀有哪些吧!最明顯的就是對環境聲音特別敏感,像是隔壁鄰居走路聲、樓上小孩跑跳聲,甚至是冷氣運轉的嗡嗡聲都會讓你覺得很煩躁。有些人還會不自覺地去注意背景裡的細微聲響,明明別人根本沒聽到的聲音,你卻聽得一清二楚,這種情況真的很困擾。
下面整理幾個典型的耳人徵兆,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中了幾個:
症狀等級 | 具體表現 |
---|---|
輕度 | 容易被突然的聲響嚇到、討厭尖銳的聲音 |
中度 | 會因為環境噪音失眠、對重複性聲音特別敏感 |
重度 | 聽到特定聲音會焦慮、需要戴耳塞才能入睡 |
除了對聲音敏感外,耳人還常伴隨一些心理反應。比如聽到不喜歡的聲音時,會覺得全身不舒服,甚至會影響到情緒。有些人會因為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下,變得容易煩躁、注意力不集中。更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頭痛、耳鳴等生理不適,這時候就真的要特別注意了。
其實會變成耳人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天生聽覺比較敏銳,也可能是長期壓力大造成的。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不知不覺中聽覺系統就變得過度敏感了。特別是在辦公室環境裡,同事講話聲、鍵盤敲擊聲、影印機運轉聲,這些日常噪音對耳人來說都是種折磨。
為什麼會變成耳人?醫師解析5大常見原因,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台灣民眾。其實「耳人」就是指聽力受損的人,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不知不覺就加入了耳人的行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醫師怎麼說,到底是哪些日常行為在偷偷傷害我們的耳朵。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長時間戴耳機,特別是年輕人通勤、運動時總愛把音量開太大。醫師提醒,超過85分貝連續聽8小時就會造成聽力損傷,而很多人耳機音量都超過100分貝!其次就是工作環境噪音,像工地師傅、工廠作業員如果沒做好防護,日積月累下來聽力衰退超明顯。再來是現代人壓力大,耳鳴問題越來越普遍,這其實也是聽力受損的前兆之一。
以下是醫師整理的5大常見原因表格:
排名 | 原因 | 好發族群 | 預防方法 |
---|---|---|---|
1 | 耳機音量過大 | 青少年、上班族 | 使用降噪耳機,音量不超過60% |
2 | 工作環境噪音 | 勞工階層 | 配戴合格耳塞或耳罩 |
3 | 壓力導致耳鳴 | 高壓上班族 | 適度運動、尋求心理諮商 |
4 | 耳道感染未及時治療 | 游泳愛好者 | 保持耳道乾燥,及早就醫 |
5 | 年齡自然退化 | 中老年人 | 定期聽力檢查,補充維生素B群 |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掏耳朵太頻繁也是危險行為。有些阿姨媽媽們習慣每天用棉花棒清耳朵,反而把耳垢推得更深,甚至造成耳道受傷。醫師建議其實耳朵有自潔功能,真的需要清潔的話,一個月1-2次就夠了,最好還是讓專業的來處理。還有就是感冒時千萬別用力擤鼻涕,這樣會讓鼻咽部的壓力影響到中耳,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中耳炎,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聽力殺手。
現代人熬夜追劇、打遊戲也是問題之一。睡眠不足會影響內耳血液循環,長期下來聽力會慢慢變差。醫師門診就遇過不少年輕患者,因為連續熬夜好幾天,突然發現耳朵悶悶的聽不清楚,這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了。特別是現在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歡去泳池或海邊玩水,記得上岸後要把耳朵裡的水甩乾,不然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發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