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ㄩˊ穴】肩ㄩˊ穴:解救五十肩、調理中風和高血壓,只要每天按揉3分鐘!

【肩ㄩˊ穴】肩ㄩˊ穴:解救五十肩、調理中風和高血壓,只要每天按揉3分鐘!

肩髃穴

此穴位於三角肌上,肩峯外側凹陷處。為陽經之一,手陽明大腸經之穴位。肩之高點,似鳥而伸頭,故名肩髃。

肩ㄩˊ穴 Play

解剖位置
1. 當肩峯關節外側,肌健外張之處。
2. 手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於肩峯前方外側之凹陷處。
3. 舉臂,直對肘窩。

功效
1. 疏散經絡風濕,消散關節疼痛。
2. 清泄陽明氣火,緩解肩部不適。
3. 通利關節,改善肩部活動受限。
4. 祛邪解熱,消除風濕侵擾。
5. 調理臟腑,改善腸胃功能。

肩ㄩˊ穴

操作
1. 斜刺1~1.5寸,肘部朝向三角肌。
2. 於上臂外展位,沿肱骨頭前內側向腋窩深刺1~2寸。
3. 艾柱灸3~5壯。
4. 艾條灸5~10分鐘。

適應症
1. 肩臂痛:肩髃、曲池、合谷。
2. 瘰癧:肩髃、曲池、天井。
3. 癮風之熱:肩髃、解溪。
4. 乳癌:肩髃、足三里。

禁忌
皮膚潰爛者不宜施針灸。

配合穴位
肩臂痛、肩周炎:肩髎穴、肩貞穴。
偏頭痛:外關穴。

穴位 位置 適應症
肩髃 肩峯外側凹陷處 肩臂痛、瘰癧、癮風之熱、乳癌
肩髎穴 肩峯之後緣,大椎旁開3寸 肩周炎、肩臂痛
肩貞穴 肩峯下緣,曲池穴直上2寸 肩周炎、頸部疼痛
外關穴 手腕橫紋上2寸,尺橈骨間 偏頭痛、頸部疼痛、手臂麻木

肩俞穴:肩頸痠痛的緩解要穴

肩俞穴,顧名思義,為肩部與背部的俞穴。屬膀胱經,位於肩胛骨上角,肩胛岡下緣,當肩胛骨上角與肩峯連線的中點。

肩俞穴的作用

肩俞穴具有疏風散寒、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臨牀上常應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肩頸痠痛
  • 落枕
  • 肩周炎
  • 手臂痠麻
  • 頭痛
  • 感冒發熱

肩俞穴的取穴方法

  1. 正坐或卧位,雙手自然下垂。
  2. 測量肩胛骨上角與肩峯間的中點。
  3. 將手指放在中點上,用拇指按壓,有明顯壓痛感處即為肩俞穴。

肩俞穴的按摩手法

  1. 按壓法:用拇指或食指點壓肩俞穴,力度由輕至重,持續按壓1-2分鐘。
  2. 揉法:用拇指或中指對肩俞穴進行揉動,以畫圓方式按摩2-3分鐘。
  3. 拔罐法:在肩俞穴上拔火罐,以負壓將痛症拔出。
  4. 針灸法:由專業中醫師進行針灸治療,刺激肩俞穴,達到疏通經絡的效果。

與肩俞穴相關的穴位

穴位 位置 作用
肩井穴 肩部,鎖骨外側端下凹陷中 理氣活血,疏通肩頸
天柱穴 頸後,耳後、髮際正中 鎮靜止痛,醒腦提神
風池穴 頸後,枕骨下緣與胸鎖乳突肌後緣凹陷處 疏風解表,通經活絡

穴位養生小妙招

  1. 日常保養:平時可經常按摩肩俞穴,預防肩頸痠痛。
  2. 熱敷療法:將熱毛巾敷於肩俞穴,可緩解疼痛。
  3. 艾灸療法:用艾條在肩俞穴上進行艾灸,温經通絡。

注意事項

延伸閲讀…

肩髃穴

肩髃_百度百科

  1. 按摩或針灸肩俞穴時,力度不宜過大。
  2. 孕婦和有皮膚潰爛者不宜按壓或針灸肩俞穴。
  3. 肩俞穴位於肩部肌肉中,按壓時可能有輕微痠脹感,屬正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