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脈】肺脈:發現身體的能量通道,突破健康的關鍵!

【肺脈】肺脈:發現身體的能量通道,突破健康的關鍵!

「肺脈,脈學名詞。黃帝內經上就把肺比作是相傅和宰相:肺為華蓋,肺朝百脈,肺為嬌髒, 主一身之氣,全身血液也流經於肺,又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 肺朝百脈”,肺氣足,會推動血液流向百脈之勢。 百脈,就是指全身經脈。由此可見肺的作用有多重要,肺一旦受損,很容易把五臟六腑陷入惡性循環,全身遭罪。所以有一個説法,“疏通肺經,氣順,則消百病”,此話有一定道理的。肺的地理位置處於五臟六腑的最高處,與外界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氧氣交換,最易受傷。如同一把雨傘,保護着其他的臟腑。這也就是為什麼身體最先得病的,是感冒發燒和咳嗽,這都是肺在做抵禦外邪時受傷了。“肺朝百脈”出自《素問經脈別論》,“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

肺脈之相傅與百脈之朝向

肺脈,脈學之脈,內經比之為相傅與宰相,何也?

肺脈,位於五臟六腑之巔,與外界氣息交換無時或休,其地位猶如華蓋,護持諸臟腑。「肺朝百脈」之語,出於《素問經脈別論》,意指肺脈匯聚諸經脈之氣血,輸精於皮毛,調節全身水液運行,肺之暢達,推動百脈流轉,猶如雨傘之保護濕衣,百脈得其滋潤,則氣血流暢,經絡通達,身體康健。

肺脈 Play

然而,《黃帝內經》所言之「肺朝百脈」,其意又遠非血管之朝向。經脈之説,既指實體之血管,亦涉經絡之氣血運行。中醫認為,肺之呼吸與經絡之運行密切相關,《難經》有云:「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此處之脈,非僅血管,而是經絡之中氣血運行之脈。

肺脈

經絡之脈,與心臟之跳動雖有關聯,但並非直接,其運行之速,遠遜於血液在血管中之流速。經絡之中,氣血之流,有如河中之暗流,緩慢而細水長流,雖不顯於外,卻暢通全身,滋養五臟六腑。

中醫之按摩、針灸,其作用機理即在於此。雖手不觸及肺,而經絡之氣血得以調節,臟腑功能得以改善。肝經遠離肝臟,按摩肝經亦可見效,此因氣血經絡相通,一呼一吸之間,肺之氣推動着經絡之氣血運行。

綜上所述,肺脈之相傅與百脈之朝向,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血管流向,更是氣血與經絡之間微妙而複雜的相互作用。中醫之治療,正是通過對這些管道的梳理和調節,達到祛病養生之目的。

肺脈

肺脈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決定人體健康的關鍵之一。肺脈是人體經絡系統中的一條主要脈搏,與呼吸和肺部功能密切相關。根據中醫理論,肺脈的狀態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包括呼吸系統、免疫力和情緒狀態。

肺脈

肺脈不僅在中醫學中被視為重要的診斷依據,也是許多治療方法的基礎。中醫師通過觀察肺脈的變化,可以判斷人體的氣血狀況,進而針對性地調節治療。例如,如果肺脈虛弱,可能表示人體氣血不足,需要通過補益調理來增強體質。

此外,肺脈還與情緒疾患有著密切的聯繫。根據中醫理論,肺脈與人的悲傷、憂鬱等情緒狀態相關,因此通過觀察肺脈的變化,可以判斷人的情緒狀態是否穩定。如果肺脈過緊,可能意味著情緒不穩定,需要進行情緒療法等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