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的奧秘:數量、變化與健康關係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長痣,大多是後天形成的。身上及臉上的痣為何會越長越多?長痣可以避免嗎?要怎麼判斷痣是良性還是惡性黑色素瘤?這篇文章將探討痣的多寡與健康之間的關聯,並提供痣的治療與預防知識。]


痣,又稱色素痣,是由黑色素細胞堆積而成的。這些細胞廣泛分佈於皮膚中,因此人人皆有痣。痣的多寡與遺傳、紫外線曝曬、荷爾蒙變化及年齡有關。隨著年齡增長,痣會逐漸增多增大,這屬正常現象。凸起的痣表示痣細胞向皮膚深層生長,凸度越高,痣就越深。
痣的多寡與黑色素瘤的發生率相關。有研究指出,身上痣超過100顆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機率比痣少於25顆的人高出3~4倍。另外,直徑超過2毫米的痣,也較易轉變為黑色素瘤。
一般良性痣不需要治療,但黑色素細胞也有癌化的可能,形成「惡性黑色素瘤」。這種皮膚癌常被誤認為痣而延誤治療,最後演變成難以處理的末期狀況。不過,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並非來自原有痣,而是在正常皮膚上生成。因此,及早發現惡性黑色素瘤的關鍵在於定期自我檢查,特別注意新形成的異常斑點或原有痣「短時間內」變大變深的變化。
某些部位的痣,例如手掌、腳掌、指甲溝處,容易發生癌變,因為這些部位可能長期受摩擦或曝曬。黑色素瘤的外觀也與普通痣有所差異,當痣出現形狀、大小、顏色等變化,甚至有疼痛、灼熱感等不適,就有可能是病變的徵兆。可使用「ABCDE」皮膚癌特徵檢測法,並儘速就醫。
治療痣後,須特別注意傷口保養,避免感染留疤。除了病變的黑色素瘤,一般痣的成因是黑色素增生,因此預防痣生長的方法之一是防止黑色素大量產生。首先注重防曬,避免中午外出,因為紫外線會加速黑色素沉澱,使痣變深或形成新痣。此外,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也很重要,熬夜等因素會導致黑色素沉澱,使氣色變差。
痣的分類與惡性潛力
- 皮內痣:高出皮膚的丘疹性痣,較不易惡變。
- 交界痣:不隆起的平坦痣,發生在易摩擦部位時須注意觀察。
- 惡性潛力痣:30歲後新長出的痣,顏色複雜、邊緣不規則或有毛刺、外觀不對稱、直徑大於6毫米,且近期發生變化的痣。
- 惡性機率高痣:多年來的痣出現明顯不對稱、邊界不規整、顏色不均,或呈藍黑色。痣快速變大、直徑超過6毫米,以及出現發癢、破潰、出血或不易癒合的痣。
- 惡變風險痣:雷射多次點痣後仍然復發的痣。此時不可再做雷射,以免擴散癌細胞。
染色體端粒與痣的關係
最新研究發現,皮膚上的痣超過100顆的人,染色體端粒的長度比痣少於25顆的人要長,生理年齡因此比較年輕。染色體端粒是細胞分
臉上多了痣:吉凶徵兆、成因與注意事項
臉上多了痣,在相術上往往被視為吉凶徵兆,但它的成因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值得我們探究。
部位 | 吉凶 | 註解 |
---|---|---|
額頭 | 吉 | 主智慧、官運亨通 |
眉間 | 兇 | 主破財、事業不順 |
眼角 | 吉 | 主桃花、人緣佳 |
嘴角 | 兇 | 主是非、小人纏身 |
下巴 | 吉 | 主財運、事業有成 |
顴骨 | 兇 | 主事業不順、小人作祟 |
成因
臉上長痣主要是由於黑色素細胞沉積異常所致。黑色素是一種天然色素,由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產生。當黑色素細胞數量或活性異常增加時,就會形成痣。
注意事項
- 觀察變化:如果痣的大小、顏色或形狀發生變化,應盡快就醫檢查。
- 避免紫外線:紫外線會刺激黑色素細胞活性,讓痣變大或變深。
- 清潔衞生:保持臉部清潔,避免感染或摩擦痣。
- 小心去除:如果痣影響美觀或健康,建議由專業皮膚科醫師雷射或切除。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