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1年開始,每個月投入1000元到美國大盤(標普五百指數),就這樣一直到2021年。五十年下來,投入的本金為60萬元(1000 * 12個月 * 50年)。你猜猜看,經過五十年,最後股票市值是多少?自己行為是關鍵,因為在這段時間發生的大小災難中,我始終保持著持續的投入,並相信長期投資的力量。
投資的藝術:從每月定投到財富自由的旅程
從1971年起,一位有遠見的投資者做出了一個簡單而堅定的決定:每月將1000元投入美國股市。這個決定看似微不足道,但時間的力量是強大的。50年過去,這個最初的投資積累到了驚人的數字。以下是這個投資故事的詳細分析:


投資歷程
這個投資者從1971年到2021年,每個月不間斷地投資1000元到美國標普五百指數。五十年間,總共投入了60萬元的本金(1000元/月 * 12月/年 * 50年)。在這段時間裡,他經歷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包括核能災難、政治動盪、股市崩盤等。然而,他始終堅持不賣出股票,而是長期持有。
投資結果
經過50年的複利效應,這位投資者的股票市值增長到了2044萬元。這個數字令人瞠目結舌,充分展示了長期投資的巨大威力。
conclusion
這個例子清楚地表明,大多數投資者失敗並不是因為市場不可預測或是投資策略複雜,而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導致了錯誤的決策。投資者往往在恐懼和貪婪的情緒中做出非理性的買賣決定,從而錯過了獲得長期增長的機會。
長期投資者獲勝的關鍵在於他們的理性和耐心。他們理解並接受了簡單但有效的投資策略,即定期投資並長期持有,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這種策略雖然看似簡單,卻極少有人能夠真正堅持下去。
投資,就像任何其他長期目標一樣,需要持之以恆的行動。不管是健身、學習還是投資,長期堅持都是達到成功的不二法門。因此,對於那些想要在投資中取得成功的人來説,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並理解時間是他們最大的盟友。
最後,這個投資故事提醒我們,即使是最簡單的投資策略,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也能夠帶來豐厚的回報。相反,那些不信任簡單策略,或者因懶惰而不去執行的人,最終可能會錯失成為有錢人的機會。
投資的藝術並不複雜,而是關於一致性、耐心和對自己投資決策的信心。能夠理解和實踐這些原則的投資者,將踏上通往財富自由的旅程。
自己行為
自己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是我們塑造自己身份的關鍵元素。無論我們是意識到還是不自覺地行動,自己行為都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們的行為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人和環境。透過我們的言語、舉止和行動,我們傳達著我們是誰、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是的,自己行為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舉止,它也是我們內心狀態的反映。
能夠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力量是一個重要的成長過程。當我們開始關注我們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我們可以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可以選擇以善意和尊重待人,傾聽他人的需求,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中保持真誠和公正。
然而,不幸的是,有時候我們的行為可能是有害的。我們可能會因壓力、情緒或其他外界因素而做出冒犯他人的舉動,有時我們可能會忽視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這時,我們應該學會反思和道歉,並努力改善自己的行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並成長。
自己行為也與自身的幸福和成功密切相關。當我們選擇積極的行為和態度時,我們能夠培養出自信、毅力和自我價值感。通過設定目標並努力實現,我們可以不斷成長和發展。然而,這也需要我們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重要性並主動地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結語中,自己行為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塑造我們的人格和價值觀,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對待世界的態度。在我們的行動中,每次都要記得關注自己行為的影響,並努力成為更好的人。透過認識自己、學習、反思和成長,我們可以以積極的方式塑造自己的世界,活出豐盛、有意義的生活。
延伸閲讀…
如何成為心中理想的自己?行為學家的6 個策略,讓生活無痛 …
何謂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