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金匱要略》
心下有水氣,咳喘煩躁不得眠,脈浮,心下有水溢,可服「小青龍加石膏湯」。
《金匱要略》
咳逆倚息,難以平躺,服用小青龍湯。
《金匱要略》
服小青龍湯後,仍有唾液增多、口渴、脈象沉微、手足冷厥、氣逆上衝等症狀,可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 treatment。
《金匱要略》
若氣衝後,仍有咳嗽、胸悶,可服「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枝,加乾薑、細辛。
服用小青龍湯的注意事項:
- 先用小青龍湯鎮咳,後用其他方劑化痰。
- 用半夏獨大小青龍湯,降低副作用。
- 半夏用量充足,以利排痰。
- 若誤用發汗劑型小青龍湯,效果不佳,且傷元氣。
小青龍湯的藥物組成:
- 麻黃:輕發汗,驅散風邪。
- 桂枝:走經絡,疏散氣血。
- 芍藥:斂陰,平衡桂枝。
- 細辛:温散寒氣,通竅。
- 乾薑:温肺化痰,止咳。
- 甘草:調和藥性,益氣補脾。
- 半夏:化痰降逆,利小便。
小青龍湯與其他發汗劑的區別:
- 無需發汗。
- 使用半夏,將肺中水飲轉移至膀胱。
- 副作用較大,長期服用恐傷元氣。
葛根湯加小青龍湯:治療感冒發熱的經典組合
葛根湯加小青龍湯是中醫治療感冒發熱的經典組合,具有發散風寒、宣肺平喘、解肌透疹等功效,廣泛應用於臨牀。
一、組成藥材
藥材 | 性狀 | 功效 |
---|---|---|
葛根 | 辛甘微寒 | 解肌透疹、升陽止瀉 |
麻黃 | 辛温 | 發散風寒、宣肺平喘 |
桂枝 | 辛甘温 | 發汗解肌、通陽化氣 |
杏仁 | 甘苦温 | 宣肺平喘、潤腸通便 |
甘草 | 甘温 | 調和諸藥、益氣扶正 |
生薑 | 辛温 | 發汗解表、温胃止嘔 |
大棗 | 甘温 | 補益脾氣、養血安神 |
二、功效與主治
- 發散風寒
- 宣肺平喘
- 解肌透疹
- 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感冒發熱、惡寒身痠、鼻塞流涕、咳嗽氣喘等症狀。
三、適用人羣
- 風寒型感冒患者
- 伴有咳嗽、氣喘症狀者
- 脈浮緩、舌苔薄白的患者
四、用法用量
- 煎服:每日1劑,水煎服。
- 顆粒:每次1袋,每日2-3次。
五、注意事項
- 風熱型感冒患者禁服。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服用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温水。
- 若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六、臨牀應用
葛根湯加小青龍湯在臨牀應用廣泛,常與其他中藥組方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例如:
組合 | 作用 | 適用症狀 |
---|---|---|
加荊芥、防風 | 發散風寒 | 風寒感冒重症 |
加白芍、當歸 | 緩解肌肉痠痛 | 風寒感冒兼見肌肉痠痛 |
加半夏、茯苓 | 化痰止咳 | 風寒感冒兼見痰多咳喘 |
七、總結
葛根湯加小青龍湯是治療風寒型感冒發熱的有效中藥組合,具有發散風寒、宣肺平喘、解肌透疹等功效。在臨牀應用中,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可與其他中藥相配伍,以提高療效。
延伸閲讀…
《傷寒論》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大小青龍湯講解
3大小青龍湯功效及小青龍湯禁忌,可以長期服用嗎?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