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盆技巧
當蓮子長出根系並展葉後,用手指在泥土中戳洞,將蓮苗的根系理順後埋入洞中,然後緩慢加入清水。移栽的碗蓮數量要根據容器的直徑決定,一般小圓盆只能栽一棵,中型盆可以栽2~3棵,大缸可以栽4~5棵。


種植技巧
- 選擇適當的種植容器,確保其深度在10cm至15cm之間。
- 在種植前,需將種子或芽放置在容器內適當的位置,並覆蓋一層薄土。
- 種植後,需定期檢查水深,保持水位的穩定。
- 避免過度施肥,以免造成水質惡化,影響蓮花的生長。
結語
總之,蓮花種植的最佳水深對於蓮花的生長至關重要。在種植過程中,
碗蓮的栽培與管理
養土與移盆準備
在碗蓮的葉子逐漸展開1~2片後,可以開始進行移盆。首先需要準備適合碗蓮生長的塘泥,沒有塘泥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一般的園土,並加入漚好的有機肥。將塘泥和清水混合,攪拌均勻後放置於陽台晾曬,使其自然沉澱。土層厚度至少不低於8cm。
移盆技巧
當蓮子長出根系並展葉後,用手指在泥土中戳洞,將蓮苗的根系理順後埋入洞中,然後緩慢加入清水。移栽的碗蓮數量要根據容器的直徑決定,一般小圓盆只能栽一棵,中型盆可以栽2~3棵,大缸可以栽4~5棵。
水位控制
控制水位高度,確保水深不超過浮葉,一般保持5~6釐米左右的水位即可,這樣有利於夏季水温的提高。
容器直徑 | 栽種碗蓮數量 |
20~30釐米 | 1棵 |
40釐米 | 2~3棵 |
更大容器 | 4~5棵或更多 |
步驟二:控制水位
水位的高度有門道,不能隨意。一定要以長出的葉子為基準,確保水位剛好讓葉子浮於水面,切勿淹沒葉子。台長的心得是,一般保持5至6釐米左右的水位,有利於夏天水温的提升。隨著碗蓮的生長,適當調整水位,但始終遵循「水深不淹沒浮葉」的原則。


延伸閲讀…
蓮花資訊館 – 白河區農會
「養蓮,不難!」~睡蓮盆花栽培管理技術
步驟 | 説明 |
---|---|
1 | 準備塘泥或園土,加入有機肥。 |
2 | 將泥土和清水混合,攪拌均勻後晾曬沉澱。 |
3 | 在泥土中戳洞,將碗蓮苗根系理順後埋入洞中。 |
4 | 緩慢加入清水,水位保持在5~6釐米左右。 |
- 泡發碗蓮種子後,耐心等待其長出根系和葉子。
- 準備適合碗蓮生長的塘泥
台友的碗蓮養殖攻略
清潔細沙,分批撒入,逐漸澄清
- 清潔細沙:在工地上尋找一些細沙,先將它們多次清洗之後,晾乾。
- 分批撒入:分批次、有分量、一點一點均勻地撒在水面上,讓其自然沉澱。
- 重複沉澱:重複撒幾遍之後,水就趨於澄清。
- 美化缸底:周邊沒有工地,台友還可在當地花鳥市場買泡泡珠五彩小石子。將五彩小石子撒進碗蓮缸裏,慢慢的缸底會變得美麗清澈的起來。
- 換水澄清:然後逐步換掉缸水,缸裏就會澄清下來。
移植碗蓮苗
- 靜待葉子展開:等碗蓮的葉子逐漸展開1~2片後,就可以考慮擇日移盆了。
- 養土準備:倒入塘泥以及清水,用鏟子充分攪拌,然後置於陽台上晾曬,並讓其自然慢慢沉澱。
- 適當土層深度:種碗蓮的土層厚度至少不應低於8cm,當然,深一些會更好。
- 移盆時機:等到蓮子長根展葉,咱們的塘泥土也基本養好了,就可以進行移盆了。
秘技:如何讓碗蓮當年開花
- 選擇合適容器:不要被「碗蓮」這個名字給帶偏了,真準備一個「碗」來盛放碗蓮苗。建議使用盆以上大小的容器來栽種碗蓮。
- 配土策略:種碗蓮最好配土,不是沙土、不是泥土,而是塘泥。城市裡難以找到塘泥,可以用一般的園土,不用摻入任何其他基質,最好在此之前就加入過一些漚好的有機肥。
- 移盆技巧:拿出你右手的食指,在泥土裡戳一個洞。
<
如何成功種植碗蓮
步驟一:選擇合適的容器與泥土
當你手指輕輕抽離,泥土築起的巢穴卻依然堅挺,這意味著你的泥土選擇是正確的。碗蓮苗的根系則需梳理整齊,再全部埋入土中,最後緩慢注水。根據容器的大小,決定栽種碗蓮的數量。直徑約20至30釐米的小圓盆,建議最多栽植一棵;直徑約40釐米的圓盆,可種植2至3棵;而大缸中,則可植4至5棵。
容器直徑 栽種碗蓮數量 20~30釐米 1棵 40釐米 2~3棵 更大容器 4~5棵或更多 步驟二:控制水位
水位的高度有門道,不能隨意。一定要以長出的葉子為基準,確保水位剛好讓葉子浮於水面,切勿淹沒葉子。台長的心得是,一般保持5至6釐米左右的水位,有利於夏天水温的提升。隨著碗蓮的生長,適當調整水位,但始終遵循「水深不淹沒浮葉」的原則。
延伸閲讀…
養碗蓮,“水深”不能淹沒浮葉,“水清”還需在盆裏添加一物!
養碗蓮,「水深」不能淹沒浮葉,「水清」還需添加一物
步驟三:清洗細沙並讓其自然沉澱
尋找細沙,清洗乾淨後晾乾。然後,分多次、有分量地均勻撒在水面上,讓其自然沉澱。反覆幾次後,水會逐漸變清。若附近沒有工地,可在花鳥市場購買五彩小石子,同樣地撒在碗蓮缸中,缸底將變得美麗而又清澈。換掉缸中的水,水會進一步澄清。
沉澱材料 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