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早上來杯薑茶,中午買夾個薑炒麗菜,晚上下班來吃薑母鴨,飯後甜點來碗薑汁豆花,一整天「薑薑」!如果買薑回來煮,薑、粉薑、薑哪、該吃哪個才好?買回來的薑吃完發芽,這樣可以吃嗎?吃,薑可以拿來泡腳?關於薑種種疑惑,讓苗栗縣薑麻園發展協會理事塗育誠、南投名間鄉「薑先生」謝添興,聯合醫院中醫師吳勇璋來解答!三者生長天數、上市時間。
塗育説,生長5到7個月採收是薑,9到11個月採收是粉薑(又稱中薑),地下生長超過一年、地上部莖葉枯後採是薑。
三種薑是每年一月三月時候種下,夏天市場上看到是薑,夏末秋天是粉薑上市,中秋後買到大多是薑。
薑稱登台薑或薑母,如果不吃,可以留起來當種薑。
比起粉薑和薑,薑外皮、多纖維,汁有辣味,薑母鴨湯頭薑而有滋味。
生長 1 年新鮮薑外觀色澤,冰存過的老薑則色澤黯淡。
種過薑土壤需要休息,薑、粉薑、薑需時間。
塗育誠表示,苗栗縣薑麻園一帶農民種植面積,身為理事他種不到一甲,過去30多年是產薑母其他地區薑農買回去種植,鮮少會市場上看到,近年來發展休閒農業,消費者才有機會買到薑。


此,土壤肥料專家陳興宗説,薑生時間、累積乾物質,於氮磷鉀鎂鈣各種元素需求量,且薑了其他植物競爭,會產生「毒他作用」,釋放出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物質,因此採收後需要時間來做分解。
薑和粉薑會種植 30 公分,薑則會薑母種1520公分位置,生長過程中薑及粉薑會覆土一次,薑則是多次覆土,只要薑一露出土面覆土。
謝添興表示,於薑種植位置接近土表,有的薑農會薑採收後,2公尺土壤翻耕土表,下一年繼續耕作。
陳興宗認為,維持土壤保水保肥效果,應讓土地休息。
種苗場種源蒐集,國內的薑種類主要廣東薑及竹薑,另有少數泰國薑及姜。
塗育説,目前國內種植廣東薑(稱有),可進一步細分鱗、南洋種。
廣東薑是過去紅款,因為外型美觀、塊莖、產量而流行。
據台中農改場資料顯示,廣東薑度可達2535公分,7001000公克,且水分多而辛辣味強。
塗育誠表示,廣東薑用途廣,中藥材到料理會用到,醃漬物多使用薑,中藥材、乾燥薑片則多用薑。
竹薑則大多出現料理中,塗育誠表示,竹薑、肉色淡紅或淡黃,辛味濃而纖維多,但因為產量且根多,農民挖時候費工,所以種植人。
薑產區主要為南投縣及台東縣,面積是南投縣。
種有20餘甲薑謝添興表示,薑需要排水土壤以及日夜温差環境,名間鄉主要產薑及粉薑,原因於透氣透水皆宜紅土,於黑土,紅土栽培薑表皮色澤;海拔仁愛鄉氣候而生長期,所以多生產薑。
苗栗縣薑麻園則是傳統「薑母」產區。
塗育誠表示,苗栗縣薑麻園一帶農民種植面積,身為理事他種不到一甲,過去30多年是產薑母其他地區薑農買回去種植,鮮少會市場上看到,近年來發展休閒農業,消費者才有機會買到薑。
主要原因缺工及土地開發受限,另外,薑和薑需求有消長。
謝添興表示,薑是搶手貨,每逢冬天會接到訂購電話,但嫩薑多做醃漬品,年一輩興趣缺缺,「和二十年前相比,名間薑產量掉了一半。
」而薑形狀規則,採收清潔需要人力,目前農業普遍缺乏人手,因此有的薑農找不到人手改成種茶或蔬菜。
關於土地尋,謝添興説,政府維護水土,於高海拔地區種植開發有限制,雖然是好事,不過這讓原本種植薑部分農民轉往平地發展,可惜平地種植狀況及產量理想,因此種植面積會減少。
農民認為這是刻板印象。
謝協興表示,過去薑驗出農藥留,造成消費者信任,但農民生產會跟著市場需求而調整,近年來消費者於食安意識提升,因此農民轉往減藥、精準藥、採收前三個月停藥來栽培,消費者可以選購有認證如產銷履歷的薑,有保障。
會爛掉機率。
塗育説,生長超過一年薑倘若過了適合採收時間,放在田間缺乏管理,薑會潮濕、病害問題而,而地下部若有問題,地上部葉子會出現葉緣泛警訊。
因此種植薑農民定採收時間前後,會挖幾株薑起來認是否可以採收。
答案是可以。
塗育説,採收後薑只要接觸到空氣中水氣有發芽機會,薑冒出芽是薑,所以可以吃,「馬鈴薯發芽不能吃是兩回事。
」如果希望薑發芽,要食用完畢,吃不完則可以使用冰箱或是「盆栽」保存。
民眾可吃完的薑容器裝起來,放冰箱以免水氣接觸,「不過冰箱薑來説太冷,不能放太久。
姜於水分要求有講究。


延伸閱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勇璋表示,中醫觀點,薑性温而有燥性,可進一步分為乾薑及生薑。
應到食材,乾薑偏向薑,生薑則薑,兩者藥性有差異。
生薑可驅寒氣或是濕氣,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環境讓人身上累積濕氣,服用生薑後會胃部開始全身推動末梢血液循環,感冒或是時可服用生薑,有止嘔效果。
乾薑則能驅寒,適合吃冰、生菜、水果脾胃人。
不是每個人適合用薑進補,吳勇璋提醒,有人食用薑後會口乾舌燥,若經中醫師評估體質,建議多吃薑。
【希望聲2021年10月7日】(編輯:趙子馨) 姜醫學家視作葯食同源保健品,有祛寒、祛濕、胃、加速血液循環多種保健功能。
人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一種配料食材,很多廚房烹飪主婦們會觸,姜保存變成姜幹,或者有出芽,姜種到花盆裡是一種方法,即可以作為植觀賞可以獲有鮮姜,不妨可以試一試。
花盆裡種姜,掌握幾個原則,沒有問題。
超市挑選新鮮姜,如果有出芽姜,會加快它生長。
超市買種植土可以,如果自己配土。
姜喜歡疏鬆壤土或沙壤土,配土可以30%沙子,40%堆肥土和30%土混合。
這樣比例可以保證其透水性和養分。
姜耐陰,宜姜生長温度是24°C40°C,不可暴曬,花盆放在每天有三時日照地方行。
姜於水分要求有講究。
延伸閱讀…
其根系發達,抗澇性能,水過多或過,會造成根部。
基於姜抗澇性能特點,要選擇透水性花盆,確保會積水,才能保證姜會爛。
選好姜可浸泡過夜。
因為超市裡買回姜可能會有生抑製劑。
姜芽點切成小塊。
栽種時候芽點上,且不要埋,表面露出一點,它會上長,隨長可以再覆蓋添土。
栽種後澆水,澆水後,到出芽這段時間澆水,太濕會爛,出芽後乾透,水。
可以鐵釘放入飲料瓶中,待水發後澆水,這樣可以使姜葉得油亮。
基本上兩周後會出芽。
45天高了,60天了。
生薑可是大家老朋友了,廚房中必不可少調味菜,而且咱們身體有處,比如抗衰老、殺菌解毒。
購買回來生薑會發現上面有芽,有出了白色根系,這樣生薑放在盆裏種怎麼行,自己種出的生薑買來可要哦。
1、準備一個一點花盆,然後準備一盆土。
2、切下塊生薑,放在盤子裏,有陽光地方,每天噴壺盆點水,一週時間切下來姜塊能發芽,成活率是百分之百,小姜芽出現芽點了,説了。
3、發芽生薑塊埋進土壤中,發芽姜芽露外面。
4、用水花盆澆透了,讓水花盆底部排水孔露出來。
是不是,可以説隨手能種出新生薑,但是想讓生薑多,需要我們細心些,照顧它了。
需要一些技巧!生薑愛環境濕潤,這樣環境下能讓它,可以進行噴水,但別造成積水,開始時候,我們可以白色塑料袋花盆罩起來,保證温度吸收。
生薑温度要求,20度左右行,但是要多曬太陽,太陽能促使嫩芽成長,半個月時間能勁20-4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