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來自中南美洲,花名與花型美的「小花蔓澤蘭」藤蔓類,繁殖速度超快,於它會阻止陽光照射,讓樹木無法行光合作用,後枯萎無法生存,因此許多植物它纏勒覆蓋而死。
縣府農業處處長範國銓16日縣務會議中提出上述報告,縣長邱鏡淳提醒農友,要嚴加防範外,應清除,避免危害其它農作物,衝擊生態。
其生育地多果園、廢耕地、邊坡及靠近野溪周邊,防除困難,開花之前進行拔除工作,才能抑制小花蔓澤蘭持續危害生態範圍。


有「綠癌」稱入侵種植物-「小花蔓澤蘭」屬菊科藤蔓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二十年前入侵台灣後,中南部迅速往北部蔓延。
生長速度驚人,每個節葉腋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植株,一天內生長1020公分,一植株可數月內覆蓋25平方公尺,故有mile-a-minute weed(一分鐘一英哩雜草)稱,阻止陽光照射,讓樹木無法行光合作用枯萎死亡,危害生態環境。
農業處表示,每年10月到翌年2月是「小花蔓澤蘭」開花期,開花1個月後會結果,1平方公尺花,可產生17萬粒種子,種子產量,可隨風飄散,散播力超強。
其生育地多果園、廢耕地、邊坡及靠近野溪周邊,防除困難,開花之前進行拔除工作,才能抑制小花蔓澤蘭持續危害生態範圍。
新聞稿聯絡人:楊惠娟聯絡電話:5518101轉3917手機號碼:0912-829-215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入侵,繁殖力強,會大面積覆蓋樹幹使大樹枯萎,嚴重影響國內植物生態。
最近林務單位或縣市政府接到民眾通報發現小花蔓澤蘭,相關人員到現場發現是酸藤。
特有生物中心副研究員黃士元表示,民眾可以從花期與花色區分植物,這個時間點開出粉色小花蔓藤植物大多是酸藤,小花蔓澤蘭花期10月開始,黃白色小花。
酸藤(Ecdysanthera rosea)屬於夾竹桃科酸藤屬物種,分佈地區印度、蘇門答臘、台灣多國能看見,來説酸藤大多生長海拔山麓森林或荒地裡,每年4月到6月,開出粉紅色或紅色小花,花序聚繖狀圓錐花序,一種混合類型花序,聚繖作位排列,單位圓錐花序排列而成。


延伸閱讀…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屬於菊科蔓澤蘭屬物種,屬於中南美洲原生植物,每年花期10月份開始到隔年1月,繁殖能力強,可無性生殖,每平方公尺種子數量17萬粒,葉片呈三角狀卵型,呈大面積覆蓋,使大樹失去陽光接觸空間,進而無法行使光合作用,枯萎作結。
黃士元指出,小花蔓澤蘭種子數量多,加上種子具有冠毛,很隨風飄散到其他地方,南部發現,於國內有原生蔓澤蘭,相似,所以沒有注意到,早期小花蔓澤蘭危害面積全台有4萬公頃以上,清除後,枱面積有6、7000公頃。
台灣生態,擁有多原生植物及特有生物,每年4月到7月中,很山區發現攀附樹木上開著粉色花或紅花酸藤,於大面積纏繞樹冠上,民眾誤認外來種小花蔓澤蘭。
酸藤(Ecdysanthera rosea)屬於夾竹桃科酸藤屬物種,分佈地區印度、蘇門答臘、台灣多國能看見,來説酸藤大多生長海拔山麓森林或荒地裡,每年4月到6月,開出粉紅色或紅色小花,花序聚繖狀圓錐花序,一種混合類型花序,聚繖作位排列,單位圓錐花序排列而成。
延伸閱讀…
葉片呈現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纏繞方式來進行攀爬,形成藤本纏繞樹冠上,但影響大樹行光合作用。
黃士元指出,酸藤具有微毒性植物,過去有人會酸藤作為青草藥使用,酸藤會圍繞著樹木攀爬生長,但有些昆蟲、細菌、疾病天敵能控制酸藤生長情形,像小花蔓澤蘭在台灣沒有什麼天敵可以抑制蔓延。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指出,酸藤會攀附樹木,但會造成死亡,如果有看到樹木死亡而上面攀附著酸藤,大多數原因可能是樹木本身生病。
近期新北市山區出現藤蔓開紅花,環繞整個樹冠層,好像山林披上粉紅色新娘紗,有民眾誤認為是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山區擴散蔓延,後來確認這些覆蓋樹冠層上植物山區酸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