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拆除」是台灣北部都市居民常見的一個問題。一位居住在台北市的李小姐最近在陽台曬衣時驚見了一個蜂窩,這讓她害怕了整整一週不敢再曬衣服。幸運的是,她致電台北市市民專線1999,服務人員立即轉接給消防局。經過10分鐘的報案後,義消們帶著工具前來協助,迅速且熟練地將蜂窩拆除,不到3分鐘的時間就讓民眾可以安心居住,而李小姐也可以繼續曬衣服了。
日本馬蜂在台築巢:北市義消迅速處理,保障安全居家生活
台灣北部都市中,日本馬蜂築巢情況時有所聞。居住在台北市的李小姐就在陽台驚見一個蜂窩,讓她連續一週都不敢曬衣服。在向台北市市民專線1999求助後,服務人員當即轉接消防局,報案十分鐘內,義消就帶著工具趕到現場,並迅速將蜂窩移除,前後不到三分鐘,有效解決了李小姐的困擾,讓她能夠再次安心使用陽台曬衣服。
每年九月至十一月是馬蜂的繁殖期,這段時期常見到馬蜂在民宅周遭築巢。馬蜂的蜂巢外觀呈現「蓮蓬頭」狀,是由馬蜂啣著樹皮、紙漿與唾液混合構成。這些蜂巢密密麻麻,呈現六角形結構,從一根窩柄懸吊在空中,裡面住著正在發育的蟲蛹。等到幼蟲完全變態,成蜂就會棄巢而去,此時蜂巢會逐漸枯白並乾化。
在公園進行運動或除草修枝活動的民眾,有較高的風險被馬蜂叮咬。春秋兩季,由於馬蜂築巢案件增多,北市義消會協助有需要的民眾進行蜂巢拆除。生態研究學者指出,馬蜂大多性情温馴,人蜂共處的生活方式是可行的,但需避免幹擾蜂羣。對此,消防局建議,由於居家進出可能有兒童活動,為降低風險,民眾在家中發現蜂巢時,最好還是通知相關的消防或動保單位協助處理。
義消大隊提醒,如果民眾在陽台、騎樓附近看到大量蜂羣飛舞,應當仔細尋找可能的築巢位置,並及時通報相關單位處理。民眾若有需求,可撥打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直接聯繫當地消防局尋求協助。
為了提供最佳瀏覽體驗,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或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大凍山登山口 | 黑尾虎頭蜂窩拆除 |
| 約兩個籃球大 | 南市農業局完成拆除 |
| 剩餘蜂羣 | 山友遊客請注意,交管或解除 |
注意!大凍山登山口黑尾虎頭蜂窩拆除後,餘蜂仍需留意
位於台南的大凍山登山口日前發現一顆龐大的黑尾虎頭蜂窩,據報約有兩個籃球大小。南市農業局接獲通報後,於昨晚完成了蜂窩的拆除工作。然而,由於現場仍有餘下的蜂羣,農業局提醒附近的山友和遊客仍需保持警覺,注意自身安全。
為了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大凍山登山口一帶在蜂窩拆除期間曾進行封路交管,預計這項措施將在今晚解除。農業局呼籲,由於蜂巢已拆除,但餘蜂可能仍具攻擊性,因此在該地區活動的民眾應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蜂窩拆除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可以用來移除掉損壞或老化的蜂窩結構。
在蜂窩拆除的過程中,專業的人員會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術,確保工作能夠高效地進行。

蜂窩拆除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建築物的結構能夠安全且可持續地使用。
蜂窩拆除的重要性
蜂窩結構的損壞可能會導致建築物出現漏水、裂縫以及其他結構問題。
如果不及時進行相應的蜂窩拆除工作,建築物的結構可能會逐漸惡化,對使用者的安全構成威脅。
因此,定期進行蜂窩拆除工作是必要的,以確保建築物的結構能夠保持穩固且安全。
下面是一個基本的蜂窩拆除過程:
步驟一:評估蜂窩結構的狀況,確定是否需要拆除。
步驟二:規劃拆除工作,包括選擇適當的工具和安全措施。
步驟三:開始拆除工作,將損壞的蜂窩結構逐步移除。
步驟四:確保拆除過程中的安全,包括使用適當的防護裝備和遵守相應的安全標準。
步驟五:清理拆除的蜂窩結構,並處理好廢料。
結論
蜂窩拆除是一項關鍵的工作,對於保護建築物的結構和使用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通過定期進行蜂窩拆除,可以確保建築物的結構能夠長期穩固地使用。
延伸閲讀…
蜂窩遭移除羣蜂找不到回家的路消防隊二度除蜂
大凍山登山口虎頭蜂窩拆除遊客需注意餘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