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pO2過可能為:吸入氧分壓低氣體;肺泡換氣(CO2血癥);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增大,包括擴散障礙、換氣血流、肺短路;pCO2血癥多肺泡過度換氣所致。
酸鹼度(pH)&二氧化碳分壓(pCO2):血中酸鹼值是評估病患酸鹼狀態時因素,酸鹼值是緩衝系統(血液)、腎臟系統(腎)與呼吸系統(肺)間狀況指標,是身體內嚴格控管參數之一。
血液氣體是指血液中存在氣體,生理條件下,血液氣體主要包括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另外還含有微量氬、一氧化碳及稀有氣體,但參加肺內氣體交換,完成呼吸生理功能有氧和二氧化碳。
血液氣體通過內呼吸和外呼吸來維持毛細血管組織氣體交換,維持機體酸鹼。
這一生理過程臨牀檢查是通過動脈取血進行氣體分析而實現。
血液氣體分析是微電極電子技術測定血液中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pH值,判斷呼吸功能(通氣和換氣功能)和體液酸鹼一種臨牀技術,是輔助診斷和指導治療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手段。
血液氣體分析主要指標包括:(1)氣體交換指標: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含量;(2)酸鹼指標:酸鹼度(pH)、剩餘鹼(BE)、碳酸氫根(HCO3-)及作為呼吸性因子二氧化碳分壓。
體液pH 定性稱為酸鹼,其維持是靠多種緩衝系統,以及腎和肺調節活動而實現。
諸多因素可致失調,使疾病變得、複雜危及生命。
動脈血直接周圍動脈或股動脈處採取,分析其氣體含量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肺泡氣體變化、氣體分佈、通氣和彌散功能狀況,靜脈血是插入人體Swan-Ganz氣囊漂浮導管獲得肺動脈內混合靜脈血,其氧分壓和氧飽和度(SO2)可做心排血量指標,結合動脈血分析數值,可推測氧耗量。
pH>7.45鹼血癥(Alkalemia);pH<7.35酸血癥(Acidemia)。


(1)物品準備:動脈血氣針或2ml玻璃注射器1副,5號或7號針頭1個,橡皮塞、肝素1支(1000u/ml),消毒物品(碘酒、酒精棉籤),時備局麻藥物。
亦可選用注射器。
(2)操作:注射器抽吸0.2ml肝素液,濕潤其內壁,針頭處餘液儘量排出;觸摸動脈搏動處定位,局部常規消毒後局麻藥皮內注射一皮丘,影響動脈搏動宜;術者左手食、中指消毒後觸摸到動脈搏動處,右手持針,針頭斜面,逆血流方向血管成60°度角刺入。
穿刺後抽吸,如確入動脈,血液可自行進入針內。
待血量夠1.5~2ml時拔,將拔出針頭刺入橡皮塞,空氣隔絕,然後雙手搓動空針10次,使肝素與血液防止凝血。
動脈穿刺部位壓510分鐘左右。
1、 為防止病人間交叉感染可應使用塑料注射器,但其做動脈穿刺採血機會。
其原因:(1)於針筒針栓內壁接觸面磨擦力,故針頭即使動脈內,血液不能靠血壓進入注射器。
(2)抽出動脈血注射器顏色,靜脈血而廢棄。
(3)出現氣泡,且排出困難。
(4)於取血時需牽引,產生負壓使氣體血液中析出而造成數值誤差。
(1)採血後標本要橡皮塞封閉,防止針處氣體交換,且抽血術中要儘量避免氣泡進入注射器。
如注射器內存有氣泡應儘排出,PaO220.0kPa(150mmHg)以下時微小氣泡測定PaO2值並無影響,pH、PaCO2值無何干預,血標本室温環境下,於細胞代謝作用,可使PaO2降低,PaCO2升高,感染、白血病等白細胞增加情況下,PaO2降低速度增加,血標本應儲存在冰水或冰箱中,低温可抑制白細胞代謝率。
但如血標本發生凍結,可引起溶血而影響測定結果。
(2)血標本採取後,應記錄採血時間、病人體温、吸氧條件、潮氣量及呼吸頻率、形式,做為參照指標,以便於正確臨牀分析。
考慮吸入氧條件而做血氣分析診斷是沒有意義。
實際工作中,有時希望能觀察到病人呼吸生理動態變化及其演變規律進行血液氣體測定,實用方法是應用質譜儀血液分離出氣體,導出體外進行分析。
pH氫離子濃度負對數,表示體液酸鹼度,細胞外液正常值為:7.35~7.45,7.40。
靜脈血比動脈血0.03~0.05。
pH>7.45鹼血癥(Alkalemia);pH<7.35酸血癥(Acidemia)。
血漿pH值變化取決於血漿中碳酸氫根(HCO3-)與碳酸(H2CO3)比值,情況下,HCO3-/H2CO3=20/1。
血漿H2CO3原發性上升,致pH下降,pH<7.35時失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而當HCO3-原發性降低,致pH<7.35時失代償性代謝性酸中毒;血漿H2CO3原發性降低,致pH上升,pH>7.45時失代償性呼吸性鹼中毒;當HCO3-原發性增高,pH>7.45時失償性代謝中毒。
HCO3-和H2CO3原發性改變是區分代謝性或呼吸性酸鹼標準。
但pH時不能排除體內是否存在着酸鹼,這是因為酸鹼時,雖然體內緩衝HCO3-H2CO3絕對值發生改變,但通過機體調節作用,可維持其20:1比例,使pH值保持範圍,這種情況稱為代償性酸或鹼中毒。
另外,某些混合型酸鹼時pH值可範圍。
pH 7.30~7.35及pH 7.45~7.50治療滿意範圍。
pH 7.10~7.30及pH 7.50~7.64機體內酶系統活動受損範圍。
人可生存酸度pH6.9,人可生存鹼度pH7.7。
pH值超出範圍情況下(既治療滿意範圍),影響酶系統活動,急需治療。
糾正酸鹼中毒時達到範圍之內,只要達到治療滿意範圍。
pHNR是PCO2標定40mmHg時血液pH值,即排除了呼吸影響,反映代謝性酸鹼狀態。
故可用pHNRpH差異來反映酸鹼受呼吸影響程度。
pHNR<pH提示呼吸性鹼中毒,pHNR>pH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H+]pH關係:pH7.4左右(7.28~7.45)範圍內,兩者呈直線關係;pH每降低或升高0.01[H+]升高或降低1nmol/L(摩爾/升)。
但這個範圍之外呈曲線關係。
pH7.4時,[H+]40nmol/L。
為起見,pH每變化0.1時[H+]換算係數:pH>7.4,40nmol/L×0.8;pH<7.4,40nmol/L×1.2,即所謂“0.8/1.2法”。
近年有人提倡氫離子濃度來代替pH。
因為pH是一個沒有確實單位指標,它只是間接地代表氫離子濃度,[H+]能直接而地反映氫離子。
[HCO3-]降低是代謝性酸中毒原發反應,可以是呼吸性鹼中毒代償反應。


延伸閱讀…
正常值為:4.40~6.27kPa(33~47mmHg),靜脈血動脈血0.67~0.93kPa(5~7mmHg)。
情況下PaCO2PACO2(肺泡二氧化碳分壓)相等。
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氣量可靠指標,是判斷酸鹼一個指標。
表淺呼吸時,潮氣量下降,肺泡通氣量減少,使PaCO2上升,當PaCO2<4.40kPa(33mmHg)時示通氣過度,稱低CO2血癥或碳酸血癥。
義:通氣過度,呼吸性鹼中毒原發反應,或代謝性酸中毒代償反應。
反之,當PaCO2>6.27kPa(47mmHg)時示通氣,二氧化碳瀦留,稱高CO2血癥或碳酸血癥。
義:通氣;呼吸性酸中毒原發反應,或代謝性鹼中毒代償反應。
PaCO2改變機體影響:升高PaCO2直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加強了心肌收縮力,動靜脈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
二氧化碳使血漿內HCO3-增加,腦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加之腦血管擴張,毛細血管內壓增高,顱內壓增加。
如PaCO2病人,其值24時內迅速超過 13.3kPa(100mmHg),可致二氧化碳麻醉,病人可嗜睡轉入昏迷狀態。
降低PaCO2而致碳酸血癥機體生理活動有影響,其作用是使心輸出量減少,氧運輸障礙,氧離曲線左移,腦血流量減少,抽搐及顱內壓下降。
5.二氧化碳含量(T- CO2,ctCO2)
二氧化碳含量是指末接觸空氣全血(或血漿)37℃~38℃條件下,經酸化後放出CO2總量。
包括HCO3-和物理溶解CO2。
其正常值為:23~27 mmol/l。
6.[HCO3-](實際碳酸氫鹽,AB)
指隔絕空氣血標本,實際條件下測得[HCO3-]含量。
正常值:21.4~27.3mmol/L。
均值24mmol/L。
[HCO3-]受代謝因素影響,受呼吸因素影響。
AB>SB(標準碳酸氫根),提示有二氧化碳蓄積,為呼吸性酸中毒;AB<SB,提示二氧化碳呼出過多,為呼吸性鹼中毒;ABSB值,提示代謝性酸中毒,反之有代謝性鹼中毒。
[HCO3-]降低是代謝性酸中毒原發反應,可以是呼吸性鹼中毒代償反應。
延伸閱讀…
[HCO3-]升高是代謝性鹼中毒原發應,可以呼吸性酸中毒代償反應。
SB是指隔絕空氣血標本,T 37℃,SaO2100%,PCO2 5.3 2kPa(40mmHg)標準條件下測得HCO3-含量。
SB是排除呼吸影響HCO3-含量。
但是體外測得SB值不能完全代表體內狀況,不能測出紅細胞內緩衝作用,所以不能反映出全部非呼吸性酸鹼程度。
正常值:21.5~26.9mmol/L,平均值:24mmol/L。
[HCO3-]=SB,兩者提示酸鹼;
[HCO3-]>SB,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HCO3-]<SB,提示呼吸性鹼中毒;
[HCO3-]=SB,於正常值提示代謝性酸中毒,代償期;
[HCO3-]=SB,於正常值提示代謝性鹼中毒,代償期。
正常值45~55mmol/L。
BB是反映代謝性因素指標,BB<45mmol/L,提示代謝性酸中毒;BB>55mmol/L,提示代謝性鹼中毒。
BB係指血液中具有一切緩衝作用鹼(負離子)總和,即生理pH情況下,能H+結合鹼總量,包括細胞內和血漿內緩衝物質,其主要組成HCO3-、血紅蛋白、蛋白質及磷酸,正常值45~55mmol/L。
NBB係指T37℃,SaO2100%,pH7.4,PCO240mmHg標準條件下所測緩衝鹼。
狀態下,NBBBB相等。
BB>NBB提示代謝性鹼中毒;BB<NBB提示代謝性酸中毒。
BE指T 37℃,PCO2 40mmHg,SaO2100%標準條件下,血漿或全血pH滴定7.4時所需要酸或鹼的量。
BE表示血漿鹼儲備增加或減少情況,需要酸時,BE正值;需要用鹼時,BE負值。
BE排除了呼吸因素,是代謝性酸鹼指標。
正值增加提示代謝性鹼中毒,負值增加代謝性酸中毒。
但是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時,BE可以負值。
正常值為±3mmol/L,平均值0。
BE可分為BEb和BEecf兩種。
BEb指全血BE,即實際測得BE,它反映全血剩餘鹼。
BEecf指組織間液剩餘鹼,稱標準剩餘鹼(SBE),它是糾正BE。
組織間液是機體細胞處內環境,而且血液Hb發生變化時,BEecf影響小。
因而使用BEecf理想。
PaO2指血漿中物理溶解氧產生壓力。
動脈血中2%氧是物理溶解氧,其餘氧血紅蛋白結合。
正常值12.6kPa~13.3kPa(95~100mmHg)。
SaO2 取決於血蛋白質與量,Pa O2值和氧解離曲線特點。
11.血氧含量(CaO2,ctO2)
血氧含量是指動脈血內化學結合氧量與物理溶解氧量和。
正常值15~23ml/dl,均值20 m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