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老人居住空間要注意哪些重點?台灣於2019年3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14%的人口年齡超過65歲,此為令人關注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於2013年的調查,老人跌倒率高達16.5%,平均每6位長者就有1位可能跌倒。其中,56.3%的跌倒發生在家中,23.7%發生在椅子、牀、沙發旁邊,12.3%發生在浴室、淋浴間或廁所。主要原因為地板滑、未乾濕分離以及缺乏安全扶手。因此,在規劃老人居住空間時,必須裝設緊急呼叫鈴、扶手和防滑墊,以確保他們能夠居住在安全的環境中。
高齡社會的長者住宅安全
台灣社會迎來「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4%,長者住宅問題成為關注焦點。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的調查,65歲以上老人跌倒率高達16.5%,大多在家中發生,原因包括地板滑、未乾濕分離、缺乏安全扶手等。建議在長者住宅中裝設緊急呼叫鈴,並在浴室、廁所安裝扶手和防滑墊,以提供安全居住環境。此外,需考慮長者的活動空間和安全移動動線,確保無障礙設計。


高齡友善住宅的設計
高齡住宅的規劃須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的無障礙規定,起居室宜設在一樓,若否,則需設置無障礙電梯或樓梯升降椅等。《老人福利法》要求以小規模、融入社區及多機能的原則規劃,並符合相關法令規定。老年人的身心狀況和生活能力差異大,適合不同類型的住宅。健康期老人適合住一般住宅,卧牀期老人則適合轉介到長照機構或醫院,而障礙期老人適合住老人住宅,分為附服務住宅和照顧住宅。
高齡住宅法規
國內高齡住宅建築相關法規分為三大類:1. 建築法規,如《建築法》等;2. 消防安規,如《消防法》等;和3. 實質空間與環境設計,如《建築技術規則》中的老人住宅專章和《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等。長照機構的消防安全也是建築設計的重點,包括火災警報器、自動灑水系統、滅火器等報警和滅火設備,以及完善的安全疏散設施和定期公共安全檢查等。
規劃老人居住空間要注意哪些重點
規劃老人居住空間時,有幾個重點需要特別注意。首先是舒適性。老年人的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因此舒適和安全是很重要的因素。要確保房間的照明充足,並且適應老年人的視力需求。使用柔和的照明可以減少眩光,並營造出放鬆的氛圍。
其次是安全性。老年人的平衡和協調能力較差,容易跌倒受傷。因此,地板表面應該保持平坦,並且不要有明顯的凹凸不平。同時,需要安裝扶手和護欄,方便老年人行走時借力。浴室和廁所的地面需要防滑處理,以減少滑倒的風險。
另一個重點是便利性。老年人可能有行動不便的問題,因此需要設計方便易用的居住空間。門應該寬敞,可以容納輪椅通行。廚房和洗衣房的家電設備也應該低於常規高度,以方便操作。浴室裡應該安裝有坐浴設備,讓老年人可以輕鬆地沐浴。
還有一個重點是社交性。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獨和社交隔離,因此規劃老人居住空間需要考慮到社交互動的需求。可以設置一個共用的休息室或客廳,供居民聚會和交流。同時,也應該提供一些社交活動的場所,例如園藝區、閲讀室或健身房等。這樣老年人可以和其他居民共同參與活動,減輕孤獨感。
總結來説,規劃老人居住空間要注意舒適性、安全性、便利性和社交性這幾個重點。只有考慮到這些因素,才能創造一個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環境。
規劃老人居住空間要注意哪些重點,非常重要。舒適性和安全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點。舒適和安全的環境是老年人健康居住的基礎,需要特別重視。
延伸閲讀…
居家安全面面俱到給年長者最好的晚年生活
銀髮宅居家改造:卧室高齡友善指南 – 老伴兒熟齡誌